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范文

    王跃萍

    [摘 要]在高等院校中,职业院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向社会输送综合性技能性人才的重要使命。教学定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中,社会培训对于毕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至关重要。本文研究、分析了当前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社会培训;培养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2.100

    [中圖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22-0-02

    0? ? ?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于应用型、复合型、综合性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各个高职院校承担着满足这种人才输送需求的重要使命。因此,社会各界非常关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高职院校至关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就是社会培训模式。这一模式非常关注将理论结合实际,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从办学目标层面来看,高职院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实操技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或者校外社会实训基地非常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如果要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就需对社会培训模式引起高度关注。当前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党中央也非常关注。在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社会培训模式,从中可以发现,对于职业教育,国家从政策、资金等层面给予了大力扶持。

    从当前从整个宏观就业环境层面来看,中国面临着并不乐观的态势。每年高校毕业生呈井喷状态,大学生面临着非常大的就业压力。但是尽管如此,我国整体就业局面呈现出结构性失衡状态。一些中高级技工用工荒现象已经司空见惯,这意味着我国传统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期间,一方面可以接受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领导实习等社会培训模式,积累实践经验,可以大幅度缩减毕业生在岗位的培训时间以及工作环境的适应期。社会培养模式,顾名思义,是学校课堂理论学习之外的以实践性以及学生动手能力实操能力为导向的一种学生能力的培养模式,形式包括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社会培养模式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职业院校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学校和社会企业之间缺乏深度合作等。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对于相关理论研究起到一定的丰富和补充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当前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模式质量以及整个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1? ? ?我国高职院校当前社会培训模式概况

    1.1? ?校企合作发展概况

    我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发展,与国外相比,不论是发展时间还是发展水平,都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复合型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社会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以及学校整体教育实力,推动学校进一步发展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而且通过上文分析也可以看出,职业院校社会培养模式是获得国家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在设备、师资等软硬件设施及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国家给予了很大支持。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社会培训形式呈现出日益多元化、丰富化的发展态势,合作领域日益扩大。

    1.2? ?职业院校培训模式的类型

    1.2.1? ?订单式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校企在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模式中,最常见且运用最普遍的模式之一便是订单式的模式。顾名思义,订单式培养模式是在社会企业用人需求的基础上,企业向职业院校提出人才培养数量以及标准,双方就人才培养达成一定的方案和计划、签订协议。当然在这一模式中,企业要参与到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教学中,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学生经过一系列培养教育,在毕业时期,如果要进入企业就业,需要接受考核验收,合格之后,会被企业录用,正式上岗。可以说这种模式在学生和企业岗位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提高了双方的凝聚力,人才培养也真正做到了适销对路,培养的针对性更强。对于学校而言,订单式培养模式有助于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对企业而言,这种模式能够使人力资源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可提升生产效率;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该模式可降低就业压力,毕业之后就能够对接一定的就业岗位。

    1.2.2? ?“2+1”培养模式

    “2+1”模式指职业院校学生在新生报到之后,首先进行一定期限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一期间基本上为两年,而在学习的最后一年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期间专业是对口的,而且是带薪实习。学生在具体实际生产工作环境中,将前两年所学到的理论专业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工作环境中,选定自身具有倾向性的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在学校导师以及企业双方共同适应下完成。通过这种培训模式,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很好地夯实。同时,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实践技能也能够得到锻炼。可以说,该模式充分地实现资源和优势共享以及互补。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这一培训模式,在没有正式进入企业工作的情况下,就能够对具体的企业和生产情况有所接触和了解,再结合自身所学到的理论专业知识,使自身的实操技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对于学校和企业而言,实现了教学和生产的结合。

    1.2.3?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指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由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商讨制订。这一模式中,学生在校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当然该模式并非是课堂教学以及生产实践单纯交错,而是以一定的目标和主线为基础,实现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出具体专业的生产性特征,而在企业生产实践中,要强调实践的教学性,也就是实践要以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和依据,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2.4? ?共建实习基地模式

    共建实习基地模式是校企共同投资或者通过企业单方投资建设相应的实训基地,而相应的场地师资由职业院校一方提供相应的设备人员,由企业提供该实习基地,提供尽可能真实的生产环境。向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和环境实训。基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职业院校通常情况下不具备相应的资金实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依托于企业的力量,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打造实习基地。在具体实践中,一些职业院校在在校内也建立了实习基地,向学生提供更加便捷性的实践平台和机会,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和产学结合。

    2? ? ?高职院校社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和课程设置缺乏市场导向

    目前,一些院校在对相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过程中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为结合学校以及整体就业市场实际情况,一些课程和专业跟风设置,等学生毕业时,大多可能变为冷门专业,学生就业遇到诸多障碍。课程设置偏向于理论实践,课程占比整体上较低,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无法有效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2.2? ?实践教学条件有待改善

    尽管当前国家非常关注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环境,向企业投入了很多的资金等资源,但是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等建设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导致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整体上层次不高。

    2.3?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高职院校扩张步伐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招生人数大幅增加,但是师资力量没有与之相匹配。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量常常是超负荷的,很多教师无暇关注教学质量,“双师型”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更是屈指可数。

    2.4? ?企业参与合作积极性不高

    当前社会培训中,职业院校的积极性高于企业,这是受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驱使使然。如果要建设校企合作基地以及实训基地企业,无形中便会增加支出。实际上这种意识是非常短视化的,企业没有意识到校企合作会给企业带来的长远利益。

    3? ? ?高职院校社会培训的对策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职业院校社会培训需要各方协同努力,将其推入一个更高的阶段。下面将从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出发,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3.1? ?政府方面

    首先,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尽管当前从立法层面,我国已经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地位,但是整体上规定是比较笼统的,缺乏一些细则。在学生社会培训方面更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如具体的培训手段、资金投入等方面,没有做出明确说明。其次,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立社会培训的激励机制。目前,企业缺乏社会培训参与的利益驱动,因此,政府要积极倡导,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搭建沟通平台,建立起健全的监督评价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形成职业院校社会培训的评估机构,定期展开实地考察与产品研发设备资金投入等评估验收工作。

    3.2? ?高职院校方面

    首先,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在地方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高职院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研和技术服务水平会影响每一个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职业院校首先要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原则,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需要将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化,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课程专业设置要建立在具体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防止盲目打造出一批特色优质专业,体现出办学的特色化。最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意教师队伍的更新和流动,多吸纳生产一线的高级技能人才。

    3.3? ?企业方面

    首先,企业要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模式中,树立长远目光意识,实行校企合作等社会培训模式,为长远发展带来利益。其次,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等活动中,企业有的人员具有丰富的实操经验和技能,可定期向高职院校派驻进行讲学以及实地指导。最后,坚持订单班培养模式,积极向各个职业院校推广现代学徒制,通过这种模式帮助学生在高校阶段接触到行业产业前沿信息。

    4? ? ?结 语

    职业院校承担着向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技能型综合型人才的使命。中国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必须通过各个职业院校积极践行社会培训模式,向中国创造源源不断地输送更高水平的毕业生。社会培训模式当前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各方共同携手、共同努力,使我国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之中,尽快实现中国创造以及中国梦。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海宗.高等职业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王文僅,林仙福.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实务[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3]姜蕙.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教育概述[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4]李建奇.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发展战略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