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自我中的他者,他者中的自我
范文

    刘嘉颖

    【摘 要】在视觉文化研究中,法国心理学家、后弗洛伊德的代表学者雅克。拉康的镜像阶段始终是研究者汲取养分的重要理论,该理论中关于自我与他者、真实与想象、镜像与本体这些二元对立关系的洞见使得我们在分析《无双》这种“二重身”双主角的电影时有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他者;自我;镜像阶段;拉康;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J905?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4-0120-01

    戴锦华曾在其著作《电影批评》一书中对拉康的镜像阶段如此评价:“弗洛伊德与拉康的区别在于,前者上演的剧目是由父、母与子扮演的三人剧,而后者讲述的主角只有一个人与一面镜。从此,电影有了一个新称谓——镜子。”因此,镜像阶段理论所聚焦的便是“人“所代表的主体与“镜”所代表的幻象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微妙关系在《无双》中以李问与画家、阮文与秀清这两对角色关系所内嵌的真与假、善与恶、强与弱的种种张力关系而呈现出来。

    一、自我中的他者:从“崇父”到“弑父”的男性镜像

    拉康将人类的心理结构划分为实在界、想象界、象征界三个层次,其中的想象界是“镜像阶段”的一次同化所产生的结果,象征界是“俄狄浦斯阶段”的二次同化所产生的结果。在镜像阶段,对理想形象的渴求让人们在自恋的维度产生偶像崇拜的需要,将自我认同移植于他人,在想象中与客体达到认同,以此完成自我心理实现。而在“俄狄浦斯阶段”,主体通过“弑父”达到理解父母的关系模型,从而建立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无双》中的画家所代表的便是李问的理想自我之“父”。李问在从“崇父”到“弑父”的叙事曲线中完成了自我的建构,进而从想象界进入象征界。

    影片伊始,李问是以物质贫乏、弱不禁风的落魄画家形象登场亮相的。随着审讯情节的层层铺展,在一问一答中,李问勾勒出一位家财万贯、风流倜傥的伪钞罪犯。据李问的描述,他与画家是出于一个偶然的契机结识,而这个契机却恰好是他面临事业低谷和感情破裂的时刻。当原本的自我遭到现实的否定,镜像阶段的自我认同就必须移植于他人,于是画家出现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画家这个人物更像是李问在成长路上迫切需要的一个内建人格,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是在李问的精神世界里,画家却非常重要,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是画家在拉着李问往前走,给李问选择,也给李问答案。因此我们可以在影片中看到,画家一方面充当着李问理想中的自我,另一方面也担负着“父亲”的职责,既传授他爱情圣经,又屡次救他性命。然而正如画家台词所言:“这世界上,一百万人里只有一个人是主角。”这成为李问最终要杀死画家的深层心理动机。最终,李问在想象界完成了自我理想(画家)的想象性建构,而后又以“弑父”,完成自我主体的确认,从而进入了象征界。

    二、他者中的自我:从“被拯救“到”拯救者“的女性镜像

    拉康对镜像阶段的阐释引申出一个重要概念:凝视。在拉康看来,凝视,不同于简单的观看,而是在被看物中投入人类的欲望,使我们避开象征秩序的监督,进入具有更多可能的想象关系。所以凝视本身只能证明欲望对象的匮乏。纵观中国电影史,女性角色的形象始终是在“他者”的“凝视”下建构而出的。从早期的“贤妻良母”或“放荡女”到1949年解放后“一个不知性别为何物的政治与社会象征”;从“十七年”英雄电影中“被拯救的女性”到谢晋导演的“男性的拯救者”;以及新世纪以来部分电影功利化地展示女性躯体。历史的钩沉显示了在“看与被看”这个电影命题上,女性常常是被看的对象。

    《无双》中两位女性自我形象的建构同样也是来源于“他者”的男性目光。首先,女画家阮文的银幕形象便是由男主角李问的凝视与幻想所建构,她美丽迷人、聪慧大方、对爱忠贞,却在现实中成为一个虚无的存在,这是李问按照自己的男性欲望塑造出的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而后影片将两人的分手原因归咎为阮文为了自己的前途而放弃爱情,并在电影中多次提及“有了钱,什么女人得不到”这样的价值观,将女性价值用金钱来衡量是赤裸裸的物化女性。其次,被作为替身的秀清更是“被塑造”的女性形象。李问与将军的男性争斗使得她失去了当下社会最看重的女性价值——美貌。更具隐喻意义的是,李问作为“拯救者”,给了秀清一张全新的面容,一个全新的身份以及一个全新的职业,秀清从此作为李问的“帮手”而非“主体”存在着。这一点通过影片中反復出现的镜像就能体现出来,从桌面、镜子、窗户等物体反射出秀清的镜像,揭示了秀清“在场的缺席”,昭示了她“主体性的缺失”。最终她以放弃生命宣告自己主体性的极端行为却仍然是一次“逃脱中的落网”,因为她将自我价值负载在李问对她的目光上。

    《无双》无疑给我们带来了一部质量上乘的商业片,让我们看到了久违的港式警匪片。而此片在如今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对于人的“本体性”“主体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存在主义思考或许更有意义,也更值得创作者们思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徐凯.自我中的他者,他者中的自我——论怀特小说中的“二重身”母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2]吴琼.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J].文艺研究,20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