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手风琴作品《编花篮》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 |
范文 | 金文娜 【摘 要】《编花篮》是河南地方民歌,流传至今,家喻户晓,笔者通过自身的演奏实践,对该部手风琴作品《编花篮》有着更深的切身体会与认知,因此,就如何能够更好地演奏好该曲做了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 【关键词】背景;特点;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3?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2-0052-01 一、手风琴曲《编花篮》简介 《编花篮》是一首著名的河南民歌,由作曲家张景平改编为手风琴曲,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作品充分运用民族音乐创作的手段,体现了手风琴作品的民族特色。从这首歌谣的歌词“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是积极、乐观向上的,曲调也比较活泼有趣,因此这首歌曲是河南省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广为流传。 二、手风琴曲《编花篮》的创作特点 该作品以民歌《编花篮》为基础,采用变奏的表现手法,使主题可以多次呈示,塑造出浓郁的民族特色。该曲是一首七声音阶构成的小调作品,多运用了清角及变徵,加上变奏的手法,使得旋律活泼、流畅,构造出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景象。 在乐曲结构的设计上,张景平先生显得更加用心,通过明显的强弱对比,以及节奏的多样化,使得乐曲情感更加的饱满,有张力。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应注意对于细节的处理,每一次的主题变化,都应当深刻体会该作品的地方色彩,表达出浓郁的情感特点。 三、手风琴曲《编花篮》的演奏分析 (一)技術的表现 引子部分由小字一组C至小字三组C,由三十二分音符到二分音符,由连贯快速的渐强,到弹奏跳音的减弱,为进入到主题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使人进入到了一种充满希望的意境之中,但节拍较自由,演奏者在弹奏过程中要注意旋律的连贯与流畅性。 紧接着,进入到了主旋律,采用了前倚音的装饰,对应民歌歌词中“编,编”,表现出活泼、欢快的情绪。接下来,也多采用十六分音符以及附点音符,较为突出强拍,结构也比较规整,整体清晰流畅,像歌词一样朗朗上口。之后,多次对主题进行了变奏的处理方式,通过形式的多样化,展现出不同的情绪变化。 (二)演奏方法及要求 引子部分自由拍的速度,以及三十二分音符由慢到快的手指跑动、渐强的变化,是比较难处理以及掌控的。即将进入主题时,要给人抛出一种神秘感,当主旋律出现时,又要活泼、轻巧些,突出强拍点,才能带动观众的情绪,再接下来的主题再现时,又要注意每次主题变化的对比,是对演奏者自身技巧以及情感表达的一种较高的要求。练习方法可参考以下几种。 1.慢练。慢练有助于我们熟悉整首作品的风格,更有助于我们对于细节的处理,比如三十二分音符弹奏的清晰度,以及节奏掌握等。 2.保持音的练习。在乐曲第89小节开始,有长达20个小节的保持音,此处的主旋律有浓郁的曲艺特色,而除了保持音之外,弹奏的部分多为音程。在练习过程中,应当先熟悉主旋律,结合除了保持音还需弹奏的部分,合理安排保持音与其他音的指法;再在慢练的基础上,使其他弹奏的部分的手指与弹奏保持音的手指相对立,互相分工,既联系又互不影响。保持音的连贯性是突出旋律的重点,而音程的弹奏也需要弹奏清晰,并相对突出保持音而应当轻触键,减低音量去练习。 3.三连音与跳音的练习。在乐曲第109小节开始,有长达23个小节的三连音的跳音。关于三连音的节奏,一定是均匀的,要与前八后十六及前十六后八区分开来,而跳音的演奏,对指尖的力度要求较高,在演奏过程中,运用手腕的力量,带动手指尖弹跳,触键要快,因此,跳音的时值也比较短。弹奏这部分时,要耐住性子,不可急躁,清晰地活泼地弹奏出愉悦的感觉。 4.八度及轮指的练习。在乐曲第162小节至197小节,有八度及轮指的演奏。对于八度的演奏,需注意的是手指要打开,手腕要放平,不可以过高或压低,在弹奏过程中快速的平行移动即可;而轮指需注意的是,指法的设计要变换,虽然弹奏同一个音,但不能不换指,否则会显得非常生硬,常用的指法有“121”或“321”。 四、情感的掌握 通过对《编花篮》整首作品的分析可见,演奏者对于本身作品的理解要求很高,只有了解了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特点,才能够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是怎样的。开头的引子部分,演奏时尽量使手指贴键,渐强的去表达出延绵不绝、充满希望的感觉。紧接着,进入主题后,欢快地、美好地景象仿佛呈现在人的眼前,装饰音及附点的使用也增加了活力,而之后高潮部分,八度弹奏以及连续的三连音,都大大增强了感情色彩,同时,给观众带来了激情,甚至在乐曲结束时,作者仍内心澎湃,逐渐将感情推向高潮,而又在结尾四个小节再现了主旋律,幽默风趣,使人不仅感叹万千。 五、结语 该作品目前较少公开,而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听流行音乐,具有地方特色的京剧、粤剧、民歌等越来越少人接触,希望通过我的研究,让越来越多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作品,让中国的作品能够走得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孙皓月,赵梓媛.浅析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以《编花篮》《对花》《九莲灯》为例[J].大众文艺,2017(11). [2]舒颖.浅谈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J].戏剧之家,2017(08). [3]李鑫.河南地方民歌的历史现状及其传播[J].北方音乐,2018(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