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20世纪20年代上海电影女明星现象
范文

    摘 要: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是一个传统与近代化并存的都市,多种文化在这里汇聚,商品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传统的思维方式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艺术创作也进入一个特殊的时期。电影作为一种相对直接的艺术表达形式,从西方引入到这一时期也经历了从初兴到繁荣的跨越,其繁荣的一大表现便是曾被认为是“迹近诲淫,有伤风化”的电影女演员逐渐为社会所关注,甚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成为衣着华丽、引领时尚的“明星”。

    关键词:民国初期;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女明星;女性形象

    作为中国最早与西方产生交流与联系的城市,上海率先受到了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西方很多新鲜的事物也最早传入上海,电影便是其中之一。而早期的上海电影业,主要是以西方电影为主导,直到1905年,中国国产电影的拍摄才正式开始。到了20世纪20年代,国产电影才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上海社会经历了政治、文化、经济上的急剧变迁,传统与西方的文化在这里碰撞,娱乐性的文化需求在这里兴起,大众审美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以往的很多艺术形式、娱乐休闲方式,对于上海这一新兴的国际大都市来说,已经过时了,新的改变正在萌芽,都市人新的需求等待被满足。电影作为新的事物,也需要新的改变,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这一个新的改变便是女演员的出现。

    在传统时代,中国女性是不允许登台表演的,而且即使在思想相对开放的上海,其摄制影像也被认为是不详的。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便纯粹是一部男性电影。很多早期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也都是由男性反串扮演的,正如京剧中的做法。在以往旧的观念看来,男女同台也被视为不雅,于是从清末开始在浙东一带还出现了全部由男性扮演的越剧。[1]然而,无论是对于电影作品的艺术性,还是对于适应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来说,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已经落后了的。

    终于,1913年第一个女演员出现在了电影之中,她叫作严珊珊,是香港导演黎伟民的妻子,她参演的这部电影叫《庄子试妻》。严珊珊在其中仅仅扮演了一个小角色,而庄子的妻子这一女主角则由黎伟民亲自反串扮演。即使是这样,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也是一个大突破,即在大银幕上第一次有了女性的身影。9年后由上海影戏公司拍摄的故事片《海誓》上映,女演员殷明珠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在电影中扮演女主角的女性。她有美妙的风姿、优雅的谈吐并且多才多艺、善于交际,被赞誉为有着西方美人的风味,在当时被称为FOREIGN FASHON(缩写为FF),尤其是她在电影中的完美表现,使观众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女性在荧屏上的魅力,也极大增加了观众对于男性反串女角的审美疲劳。

    此后,真正把演员作为一份职业,真正成为一名电影女明星的是王汉伦。她在1923年郑正秋导演的《孤儿救祖记》中扮演寡妇余蔚如,该电影让女性担当重要角色的创新之举,加之王汉伦的优秀演出,使她自己收获了大批影迷,也为明星公司带来了巨额的票房收益。至此,所谓的女明星现象渐渐萌发,当时的状况是:

    “无论是在十里洋场的高等戏院,还是酒楼茶肆,甚或窄巷棚户,人们都在谈论着这位将悲情戏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女演员。”[2]

    随着王汉伦的成功,电影公司们看到了女性在电影中的作用及巨大票房号召力,于是都积极地招募女演员,女演员开始作为一个职业、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演员还有宣景琳、张织云、杨耐梅等,她们三人同王汉伦一起并称为“四大名旦”,风光一时。当时,一批由女性担当重要角色的电影轮番上演,著名的有《玉洁冰清》《天涯歌女》《真假千金》等。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女电影明星现象在上海发展到最高峰,可以用群星闪耀来形容。蝴蝶、阮玲玉、王人美、陈云棠等后起之秀,使得女电影明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极力追捧。她们的一举一动都为社会所关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现象,并在以《良友》画报为代表的媒体刊物的宣传下,女明星角色之外的生活也受到了社会大众极大的关注。“电影明星”这一新名词成为当时社会的时髦,报纸上几乎每天都有报道电影明星的文字。[3]不仅如此,女电影明星还成了时尚潮流的代表。随着她们曝光率的增加,她们对大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表现不仅只是着装打扮的前卫时尚,还表现在女演员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她们的生活不再依附于家庭。通过电影,她们也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甚至可以像男人一样有自己的事业,独当一面。女明星作为一个群体,成为社会大众茶余饭后不可缺少的谈资,成为电影事业中不可缺少且最为光鲜的一部分,被大众争相追捧和模仿,引领了时尚的风潮。虽然公众话语对于这一群体的评论褒贬不一,但这种现象却是已经形成,并且成为当时社会的一大热点。

    怎样的原因使这样的现象得以出现,并且成为一大社会热点呢?这首先基于电影本身发展的需要。电影作为一种西方传来的艺术形式,虽然对于上海的大众来说是新鲜的、是具有吸引力的,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也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况,最大的问题在于国产电影本身的质量,此时的国产电影无法吸引更多观众,原因之一是男扮女装的演出形式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甚至反感。于是,变革成为上海电影面临的一大问题,而这正是上海在20世纪20年代女明星现象萌芽的直接原因。同时,那时候的上海,商品经济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下早就发生了改变,并且一大批资本家由于形势所迫,都转而投资电影业。因此,与以往的道德观念不同,人们评判是非、权衡厉害开始以利益为准则。传统思想仍旧认为女性不能登台演出,但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下,这样的反对声音已被渐渐压制,还出现了通过挖掘、包装、宣传演员获利的公司(当时称为明星公司)。一个新的模式开始出现,即明星机制。此后成立的电影公司,积极招募女演员,不惜花重金宣传、包装和炒作,公司把她们包装成明星,将她们作为电影市场化的商品,为公司创造收益。同时,女演员也必须依附于电影公司,这样她们才能获得高额的报酬,享有社会大众的追捧。明星们和电影公司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很大程度上是对女明星现象的推波助澜,女明星现象也因此产生,且因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愈演愈烈。

    总之,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都市人的审美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且逐渐与国际时尚接轨。电影作为一种娱乐休闲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有钱的人自然可以坐着汽车到卡尔登或南京大戏院里面,吸了雪茄或吃着冰激凌去瞧电影。中等的人也可以坐着电车或黄包车去到中等的戏院来瞧戏,下等的人物那只得跑着两腿一股脑儿跑到下等的戏院去看戏了。”

    因此,可以说电影对于当时人们娱乐生活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电影承载了太多都市人对现代都市生活的想象,当然也包括了都市男性对于女性的想象。男观众厌倦了之前电影中男扮女装的形象,呼吁和渴望女性演员的出现。而观众的需求和欲望才是电影首先需要考虑的,于是女演员应运而生。最后,女电影明星现象从产生到繁荣,都一直离不开媒体的宣传和关注。这里面有电影公司的有意炒作,但更多是报刊为了增加阅读量而必然为之。这时期一批电影杂志也纷纷推出,其内容不仅宣传介紹电影,还对明星的事业生活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既然窥探女星戏上戏下的生活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对此进行报道和宣传便是理所当然的。

    参考文献:

    [1] 刘宏球.女明星:身体解放、都市景观与观众欲望——论中国早期电影女明星现象[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2):39-43.

    [2] 李道新.民国都市的戏曲演出与电影放映[A].现代中国都市大众文化与社会变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7.

    [3] 论电影明星[N].申报,1925-01-29.

    [4] 天籁.男女合演[J].戏剧周报,1936,1(12).

    [5] 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王浩(1990—),男,贵州大学研究生(三年级)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