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秘域苴却砚 |
范文 | 俞飞鹏
苴却石,石眼青如碧玉,红似金瞳,有紫石青花,隐隐绰绰,绿膘黄膘,叠叠映映,绿萝红萝,如梦如幻。 苴却砚,始于何时? 一、出生 砚类,有的出生古早。 看那歙砚,沉睡清幽的龙尾山中,早早地在唐开元年间被一逐兽猎人发现,于是从此石冠群山,名传天下,成为砚国一颗璀璨的明珠。 苴却砚,想也可以出生得古古老老,比如出生北魏。北魏,曾出有过一方名垂砚史的石砚,那砚砚形正方,立体造型,四足皆方形,砚的正面及四周雕有纹饰,是一方早期出现的石质名砚。又比如出生在晋代。晋代的砚制普遍带足,瓷砚居多,且出产有大量青瓷砚。还比如出生在古南昭国。古南昭国,诞生于古滇,兴起于与唐朝相对应之时,苴却石产地,就出在南昭国的统辖区域内。唐代,中国制砚史上的重要时期,是中国石质制砚的发端。伴随南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及笔墨纸砚的需求增加,古苴却一带村民就地取材,开采苴却石用以制砚,出生在那时,想想应也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2002年,央视播出苴却砚专题片,专题片里说,苴却砚宋代既有了,宋代的泸石砚就是苴却砚。 宋代是中国制砚史上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代,是众多名砚都要感谢的时代。砚的形制式样在宋代得到确立,制砚工艺在宋代趋于成熟,堪称典范的抄手砚发端于宋代。米芾的《砚史》、高似孙的《砚笺》、唐积的《歙州砚谱》、曹继善的《歙砚说》、李之彦的《砚谱》、苏易简的《文房四谱》、叶樾的《端溪砚谱》、蔡襄的《砚记》等皆出现于这一时代。 苴却砚,宋代就有吗? 翻开宋人高似孙的《砚笺》,上有相关泸石砚的一段文字:“山谷曰,泸川石砚黯黑受墨,视万崖中正砦白眉。”泸石砚,又见《砚林脞录》载:山谷铭“泸川石砚黯黑受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的《中国名砚纵横谈》一书,也谈到过泸石砚,书中说,“泸石砚产于泸州桂林,因石色乌黑发亮,所以又叫泸州乌石砚”。 泸石砚或泸州乌石砚,石色黯黑,乌黑。 苴却砚,紫黑、明丽。它们是一类砚么? 苴却砚有眼有膘,近似端砚。如此有特色的砚,若是古古远远便已见出,那么,宋元明清的古砚籍、古砚谱中多少得有涉及吧?可是,从我们查阅过的古方志史料、古文献砚籍中,我们看不到相关文字记载,从已发掘出土或收藏于国内各博物院、馆、私人手中的砚雕实物看,我们没见到清以前雕刻的苴却砚。 云南,有一古砚收藏者,家中藏有数百方古砚。一次,他在电话里对我说,他收藏到一方明代苴却砚。这方砚,出自祖上当过大官的人家,古砚贵在有铭,他收藏的这方古苴却砚上就刻有砚铭。 苴却砚,明代出的,为了看个究竟,我去了云南。在云南,终于见到收藏人说的明代苴却砚时,那一瞬,我哑然无语。他拿出的砚,不过是一方雕刻、做工、构图、题材和我们平常所见几无二致的舊苴却砚。稍有不同的,是这方旧苴却砚的砚背,歪歪斜斜琢刻有“明代万历年间”的伪铭。 还是云南,还是关乎苴却砚出生。 云南地方志载,宣统元年的1909年,苴却砚曾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但是1909年时,国际上从没有过这样一个博览会。有的只是1909年后的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赛会,这是美国政府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举办的一次国际性展赛活动。中国政府收到美国发出的博览会邀请函,时间是在1912年。据相关文献,中国参加这次博览会,曾得到时任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亲自批示。云南地方志记载的、1909年苴却砚参加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若属事实,应当就是这次博览会,其准确年份是民国1915年。 苴却砚,以现有的已发现的留存下来的老旧苴却砚看,比较确定的出生年代应是在清代,且是清代的末期。 二、老苴却砚及其雕刻 老苴却砚,散见于云南永仁、大姚一带。与之毗邻的攀枝花市、西昌市,偶尔也见出现。这批砚在形态样式、雕刻做工、题材面貌上和中国其他地方出产的砚多有不同,是自成一脉的一批老砚。 1.老苴却砚的雕刻手法 老苴却砚,砚雕以粗浅的平刻居多。平刻,是用刻刀平浅凸凹出图饰的一种雕刻形式。老苴却砚的平刻,多习于在裁切、磨削好的砚石上进行。常见的手法,一是在砚额处减地,平浅凸出图案,之后浅刻图案。一是留出图形,将图形置于砚池中、平整凹下切削出图形,然后在图形上施以雕刻。除去这两类而外,还有就是在整个砚面布列出图形,之后凹切出图形,然后将图形进行小范围的凹凸区分,最后平浅刻出图案。比如,老苴却砚中的类荷叶形双龙砚。 老苴却砚的平刻,用刀主要是平刀,有的雕刻,直接采用平刀刀角进行,有的配合有斜口刀。这些雕刻,具有砚雕的大效果,比较缺乏的是细节处理。总体看,用刀主要是单刀,雕刻平浅、单调,有的砚上可以看出直切与直刻,用刀不见圆融与韵味,缺少细腻的表现与过渡。 中国砚雕行到清代,从主流名砚看,做工已趋向细腻、精美。比如端砚的龙,龙头、龙角已可见细微的深浅凹凸与雕刻表达。龙的眉眼,眉毛绵细而修长,眼睛的用刀,已见精深的凹入,以立体出眼形,凹凸出龙眼。龙的须纹,不仅有见层次的粗细不同的细致变化,而且在须纹上已见韵味。这一时期的歙砚,有一方砚,仅有成人的巴掌大小。砚上刻的什么呢?刻了两只鹭鸶,一只在天上飞,一只站在水里。鹭鸶,雕刻用刀的精细程度我就不说了。说水纹吧,那砚上刻有十多条水纹,波浪形的水纹,每一条刻得细如毫发,丝丝不乱,粗细一样。 2.老苴却砚的池、堂、边 做砚,池、堂,边做得怎样,基本能反映出一个砚种的大体风貌。以砚边为例:宽、粗的砚边比照秀细的砚边,又宽又粗的砚边相对简单,好做,易做。一是因为边宽,刻、打的时候不易出现崩边。二是宽、粗的砚边,即便出现缺边,要进行补救,相对也容易。 从砚池看,开砚池,第一步是要深挖,第二步是要挖圆,第三步是要见深浅的微妙过渡,第四步是要见总体呈现出的长、宽、深度的恰好。 开砚堂,当然先要求平。在平的基础上,看一方砚的砚堂,看开的深浅是否适度,开的面积是否恰好。 老苴却砚,砚边多做得宽、平、直。砚边和砚堂间有很多九十度直角。这样做的原因,有可能是没办法做成圆融,也有可能工具落后,还有可能只知道这一手法。 老苴却砚的砚池,总体也以平直为多。平,是池底多开成平平的模样。直,是砚池的四周多呈现直角。 3.老苴却砚的题材 老苴却砚的题材,有龙,但是,雕的多是平浅的图案化的龙,与龙同时雕出的云纹,多不出现朵云。老苴却砚雕有花卉、翎毛,是平面凹下的切料浅刻。龟、鱼,有的因为切削深入,初具有立体感觉。竹石、松鼠、葡萄以及少量人物,雕刻手段仍是平刻。 有些入砚题材,如老鼠、松鼠、葡萄等,刻得鲜活生动,有较鲜明的地域特性。像喜从天降、寿山福海、景星庆云、太平有象、福自天来、百事如意等端砚和歙砚中出现的题材,在老苴却砚中则很少看见。传统名砚中常见的回纹、云雷纹、缠枝纹、凤纹、夔纹等等,老苴却砚中鲜见涉及。 4.老苴却砚的大小、样式 老苴却砚,大小多在二十至二十五公分。和它砚相比,老苴却砚整体做得比较薄,偏于薄。做得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为减轻砚的分量,而减轻砚的分量,又和苴却砚取石难、搬运难大有关系。 苴却石,出砚石的地方山路狭小,山陡,石峭,水深,路险。在这样的地方,一次要想多背几块砚石出来,要在陡崖间爬上爬下经由多次的来回往复。况且,砚石不是随便捡一块就可以入砚,还要视有无石病、暗伤、裂缝、起层等情形决定,要求高的,还要看砚石的色彩如何,石品、花纹怎样。 将做好的砚搬运出去,这是另一个大困难。 旧时,苴却砚主要在云南永仁及邻近一带集散。将砚或砚石带到云南永仁或其它地方,要一路跋山涉水,不断翻越很多细瘦的羊肠小道,方能带得出去。 老苴却砚,做得最多的是长方形样,正方形样和正圆形样,间有少量的天然形样。老苴却砚雕刻的龙,砚的外形是类荷叶形,有凹凸,有起伏,是对称的接近圆形的一个形态。因为砚形别致,雕的是龙,且多是一左一右的对称式双龙,可能较受当地人喜爱,这一类砚总体出现较多。 或是地理位置偏僻,或是这一带没来过有经验的制砚工匠,亦或是做砚工具太过落后,这一带做出的砚,整体样式单一。传统名砚中的抄手砚、蝉形砚、玉堂砚、圭样砚、瓜样砚、葫芦砚、八角辟雍砚、蝌蚪砚、莲叶砚、宝饼砚、风字砚、古钱砚等,在存世的老苴却砚中难得一见。 总体地看,老苴却砚的砚形、砚样趋于粗放,老苴却砚的雕刻,看不到传承的脉络与厚度,应属于原生、封闭的地域性砚雕,它的初创时间应比较晚,持续的年份应不太长。 三、新苴却砚的缘起 新苴却砚的缘起,有三个关键人物。 1.高联新,目前已知的攀枝花市唯一一位雕过老式苴却砚的民间艺人。 1983年,攀枝花市政府、民间都在寻找的苴却砚终于有了消息。这一年新春,供职于市文化馆的瞿迎祥、肖泽金,在大龙潭乡遇见了高联新。 高联新〈已故〉,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人,是目前已知的攀枝花市唯一一位雕过老式苴却砚的民间艺人。据1983年春遇见砚雕老艺人高联新的瞿迎祥、肖泽金回忆,他们亲临高联新的家中,见过高联新雕刻的老样式的苴却砚,更重要的是通过高联新的介绍,知道了攀枝花市苴却砚的砚石所在地。 2.俞文香,第一方新苴却砚的制作者。 通过瞿迎祥、肖泽金等人的介绍,俞文香得知苴却砚石的确切产地,用车拉出来第一车砚石。1985年3月,俞文香在市内雕出第一方新苴却砚。这方诞生于攀枝花市经济文化中心的新苴却砚问世不久,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苴却砚开发的新序幕由此拉开。 3.杨天龙,攀枝花市第一家专业砚厂、攀枝花市苴却砚厂的创办人。 1989年,杨天龙带上自筹资金开发出的一批新砚,在中国美术馆办起了中国苴却砚专展。办展后的杨天龙先生,知道苴却砚最急需的是提高硯雕技艺,为了改变苴却砚技术滞后的局面,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杨天龙开苴却砚发展之先河,开始在全国引进制砚人才。 四、新苴却砚制作 来自四川合川的制砚师,为新苴却砚的制作带来了合川的砚雕手法。 合川来的制砚师是父子俩。他们在攀枝花刻出了《猴子捞月砚》。那砚,雕有满满的枝叶,猴子刻得很壮实,整方砚看起来实在、饱满。 从广东来的好几个刻端砚的砚人。他们带来专业的制砚工具,带来端砚的制砚理念。他们刻的苴却砚,题材有松鹤、梅花、竹子、鱼蟹等等。从手法看,主要是切入式的深雕,砚雕得较细腻,砚面上,刻的东西多而丰富,砚池、砚堂开得空阔。 刻歙砚的胡震龙老先生,亲自动手刻过苴却砚。方见尘,先后三次来到苴却砚厂。他带来的题材主要是人物,其中达摩、仕女、嫦娥,出现最多。 1991年,时在江西婺源龙尾砚厂担任设计室主任的我,应邀前来考察苴却砚,并于同年调入攀枝花市。 在苴却砚厂,我先后刻过荷叶、青蛙、蕉牛、人物、瓜果、田螺、竹节、松鹤、山水、青铜器等题材。其中有两砚,印象最深。一是《竹节》砚。该砚砚料自然成形,整方砚,看起来就像自然干裂的一段竹节。正面,我用大小不同的刻刀,刻画有很多细密的、深浅不一的微细纹痕,然后,在这些纹痕中洞开出砚池、砚堂和砚边。砚背,我再次施刀,继续以写实手法作了很多深入细里的刻画。 另一砚,刻的是《五牛》砚。五条牛,一是布列要恰好,是五条牛合聚一起形成画面,还是自然聚散、有聚有散?二是要随材,砚材是怎样的形态,有什么石品,整体色调怎样,我要通盘考虑。三是牛的具体刻画。牛的刻画,要讲结构,讲造型,用刀要深入,绵细、见微、练达。 两方砚,共同的特点是写实。写实,曾经是我当年刻砚的一个主攻方向。这之后,1993年刻的《双蛙》,1994年至1995年刻的《百眼百猴巨砚》,1995年刻的《青铜》,1997年刻的《皇宋元宝》,1998年刻的《残镜》、《叶落归根》,2001年刻的《凝》,2002年刻的《幽》,《江南螺》,2003年至2005年刻的《石头遗记》,《金地核桃花生图》等等,都是这一方向的延续。 五、新苴却砚雕 相比老苴却砚,新苴却砚予人的第一感觉是大。 老苴却砚,砚的式样多是方正式、圆月式,或是严谨的对称式。新苴却砚,一个大的变化是由严谨转向自由、随形。 新苴却砚,每方砚都经由了设计,之所以这样,和苴却石的色彩、石品关联紧密。苴却砚的砚石,一是色彩丰富,此砚石与彼砚石之间,色的差别可能是黄与绿、绿与黑、黑与紫、紫与红的大跨度的反差。二是石品多样,石品处于砚石的方位多有变化。比如黄绿膘,有的膘色长在砚石右上,有的大面积的膘色分布于砚石左下。还比如,苴却石的石眼,有的一块砚石只有一个细小的石眼,另一块同样大小的砚石,上面的石眼可能是五六个甚至于十多个。 以惯例看,一个砚式,图样,重复制作,出一批相同的砚很正常。苴却砚,因为品色太丰富各异,同一形态的砚,砚砚有不同。 新苴却砚,入砚的题材众多,人物,多见的有抚琴图、读书图、竹林七贤图、饮中八仙图、高山流水图、山鬼图、怀素书蕉图等等。山水,砚中常出现的有亭台楼阁型、溪桥野渡型、山涧飞瀑型、板桥人迹型、山居人家型、溪山云雾型等等。 花鸟鱼虫、荷叶,多配刻有翠鸟、青蛙。芭蕉,总量不多,一般喜与人物组合。竹节砚,新苴却中出现较多,大的竹节砚,近一米的都有。竹节的造型,多立体造出半边残竹,见裂,见虫蛀,竹节正面,常加刻有竹叶、细枝,边上配刻蜘蛛、蜥蜴。 新苴却砚的雕刻,兼有浅浮雕、镂空雕、深浮雕、巧色、俏色、圆雕、薄意等多种手法。 透过这样或那样的雕刻手法,新苴却砚雕最具代表性的手法是两类,一类是实雕。实雕重俏色,重色彩的鲜亮,重雕刻物的具体实在的雕。实雕不同于深浮雕,也见别于浅浮雕,实雕,兼具深浮雕、浅浮雕的一些特点,是比较写实的、偏重具象的、注重刻画具体物象的一类雕法。一类是歙雕。苴却砚的歙雕,延续的是歙砚浅浮雕手法,歙雕,砚池砚堂布列圆熟,施线流畅,雕刻虚实相间,普遍讲用色,爱巧色。 歙雕山水,俏色,巧雕,楼阁隐约,云遮雾绕,点到为止。 实雕山水,深刻,实雕,举凡山石,丛林、渔舟、屋宇,均施以实在雕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