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北美跨文化交际教育的现状及启示 |
范文 | 徐宁骏 摘 要:跨文化交流活动发生在远古时期的人类文明活动。但是,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研究学科,跨文化交际学起始与上个世纪的美国。当前,跨文化活动的日益频繁对我国高校培养现代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对北美54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北美高校近三十年的跨文化交际教育所涵盖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式、评价体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为大专院校开设相关课程提供翔实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课程设计;北美;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5-0074-02 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可以说,跨文化交际活动已经成为现代人类活动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整个世界的相互依存性与联系性日益增强,唯有培养乘浪而行的能力,以一种崭新的思考与跨时代的生活方式来与跨时代的生活方式来与这股新浪潮并行前进,我们才能开拓探索成功的人生。而这种能力不经由跨文化交际学的学习,是无法达到的①。 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跨文化交际学刚在美国兴起的之时,跨文化训练主要是针对外交人士和驻外军人,承担培养任务的单位集中于少数几个征服培训机构②。而目前由于时代的迫切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扩大到更大范围。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使命。学校的课程设置则体现了高校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的定位、理解以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思路。而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规律,课程定位是否准确,课程内容能否体现当代社会价值,都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均有重要影响。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此问题。由于外语教师的语言优势,跨文化交际学主要集中于外语研究和外语教学领域③。在很大程度上,我国高校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是作为外语类课程的附属品或者衍生品存在,而这样的课程定位,无法适应当前全球化社会背景对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④。美国高校是最早系统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研究机构,其开课历史已经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对美国高校跨文化课程开设情况和教学内容做系统分析,有助于指导我国高等院校相关课程的设立,为培养跨文化人才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⑤。其相关问题设计《跨文化交际》课程设计的主体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主要理论框架、课程教学设计理念、评价体系⑥等等。通过对代表美国高校跨文化交际教育的54所高校的调查,结合跨文化和比较教育学的研究,了解北美地区跨文化教育的发展,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授课方法、评价方式、课程资源等六个维度为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提供思路。 一、资料与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手段,调查对象来自美国高校。高校的选择标准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⑦:(1)开课历史;(2)开课层次;(3)社会影响力;(4)课程完善程度;(5)信息公开程度。初步参考美国国家传播学会发布的开设跨文化交际传播学课程的高校信誉度排名。以此为基础,考察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南加州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宾州州立大学、华盛顿大学、新墨西哥大学等在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和研究处于北美领先地位的学校。调查方式通过网络电邮进行。共收回有效问卷54份。 二、数据及讨论 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归类,从六大方面对北美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的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探讨,具体如下。 (一)课程设置基本数据 调查表明,最早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年份为1968年,距今已经有将近40年历史了。大多数院校均从上个世界八十年代开始,也有三十来年历程。班级规模从大小不一,从不到20人到多达100多学生。平均保持在40人左右。最常见的开设频率是每学期1门。学时从最少的10课时到最多的将近50课时。大多数学校是必修课,要求大一新生均需选读。部分院校是作为博雅教育的选修课。选课的最主要原因是未来需要赴海外求学或旅游。其他因素包括国际意识、增长见识、授课老师的魅力等。北美高等教育一直引领世界,众多院校是全球学子求学的圣殿,国际学生在北美高校中占着一定的比例。如何帮助来自全球各地的国际学生适应北美文化是美国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之一。跨文化交际类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助于培养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同时也拓展了本土学生的视野,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做了准备。 (二)课程目标内容 总体来说,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的目标是“意识+态度+技能”三合一的灌输。但并不是所有学校对此三大目标做均衡对待。具体来讲,各大高校着重关注如下目标: 1.跨文化交际学科相关术语的讨论,包括“文化”、“跨文化交际”、“世界观及其对交流的影响”、“交流与沟通”模式以及相关技巧等 2.跨文化交际场合的实际运用,如识别和运用跨文化交际模式、加强跨文化交际关系、如何解决跨文化冲突、文化调整等。 3.自我意识方面的目标,如了解自己和母国文化,如何应对偏见和刻板印象等。 4.其他技巧,如外语能力的提高、研究能力的加强、写作技巧的灌输等。 目标的拟定是课程设置的灵魂⑥,需要体现学科的整体性、社会的需求性、和学习者的需要三大要素。北美高校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目标的设置明确了学科的基本要求,强调了实际运用和个人素质的提高,以及整合了个人的需求。 (三)课程设计内容 大多数被采访对象认为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基于教育为理念,少部分提到了训练,个别提到了研究为主要开设动因。各大高校总体上还是以应用为主线。课程内容纷繁复杂,主线涉及10大领域,具体如下。 (1)跨文化研究领域,涉及历史与发展和研究现状 (2)文化,涉及定义、构成、文化比较、强弱语境文化、目标文化讲解、传统文化介绍 (3)世界价值观,包括文化相对论和决定论;超越自我文化范;世界观的定义;语言相对论和语言决定论;语言 (4)跨文化交际能力,涵盖定义界定;特征;组成结构;训练方式;评价体系等 (5)沟通能力,含非语言交际;定义界定;空间交际学;沟通模式 (6)人际交流过程,包括冲突管理;发现自我;交互关系 (7)跨文化交际过程,涵盖文化休克;刻板印象;跨文化假设;调整策略;文化交流过程 (8)语言学习,如语言变体;语言习得和学习的关系;母语和二语习得 (9)多元文化灌输,涵盖多元文化界定;语码转换;语言干扰 (10)伦理道德探讨,包括研究种族歧视和伦理目的 课程目标确定之后,具体课程内容便可详细展开。由于“跨文化交际”涉及众多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不可能也没必要做知识的罗列,更为关键的是灌输“跨文化意识”。北美高校的课程内容的重心还是放在意识的培养以及实际能力的提高上。与其他人际交流类课程相比,本课程的最大特色是“文化”的界定和“跨文化能力”的强化。 (四)课程实施方式 调查数据显示跨文化交际课程或多或少涉及理论以及应用。因此,教师为中心以及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均有所使用。具体方式有讨论、讲课、文献回顾、课堂练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演练、观察法、合作学习、辩论、学生讲解等等。由于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注重实践的人际交流课程,学生参与式教学占据主导地位,较好的体现了“做中学”的原则。 (五)教材使用 目前,北美高校采用了众多的跨文化交际教材。有的注重理论建构,有的注重人际交流,有的侧重商务谈判,有的涉及旅游和健康管理等等。问卷得知,最为盛行的是由Samovar和Porter教授主编的《跨文化交际读本》。该书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行,到现在已经是第十四版了。并被翻译改编成其他语言在全球使用,受众极广。其它曾被多次提到的教材有Gudykunst和Kim教授主编的《与陌生人交往》,Hall教授的专著《超越文化》等。还有的教员补充了视频和音频教材。与此同时,所有高校均采用了多本教材和自编材料相互补充借鉴。从这点来看,没有一本教材能满足本校师生的需求。除了选择权威教材之外,相关老师还要考虑到自身的兴趣爱好,学生的需要和接受情况,以及教材内容的新鲜度进行及时的补充和更换。 (六)评价方式 所有参与调查问卷的老师均认为学生是基于课程大纲最初的目标进行测试。测试方式涉及书面考试和小测验、学期论文、面试反馈。其他测试方式还有学生口头报告、实地考察、日记撰写等等。同时,档案袋式的形成性评价方式为众多高校使用。书面测试是为了检验学生对于本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同时也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模拟面试则是考察学生能否在在掌握了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具备一定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前提上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此种多元的评价体系很好的体现了本学科既注重理论又关注实践的性质。 三、总结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促使跨文化活动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各大高校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需求日期增高。许多高校教师参与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影响着该课程的走向。同时,开设课程所在的学院或者高校由于各自不同的目标和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和定位。本调查研究基于数据分析为美国各大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做了翔实的分析,详细概括了各大高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对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等相关课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6。 ②Hall, E. T. The Silent Language[M]. Garden City: Doubleday,1959. ③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03. ④邬姝丽,周英莉.“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0(02):63.、 ⑤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之探讨”[J].中国外语,2006(06):04. ⑥顾建民.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45. ⑦ Lederman,L. C. Communication Pedagogy:Approaches to Teaching Undergraduate Courses in Communication[M].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199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