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议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深度思维的培养 |
范文 |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参与的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深刻的思维,能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英语语言结构,深刻理解英语语言的本质,提高学生情景反应理解能力,反应能力,激发学生用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深度思维课堂提问;有效活动;写作训练 【作者简介】朱晓军,江苏省无锡市广勤中学。 深度思维是深入探寻和理解事物的本质的思维,属于高阶思维。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并将其引向深入,激起学生对英语课堂的浓厚兴趣和强烈动机,从而积极地参与学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也要求我们要优化课堂,去除课堂中无效的,不合理的因素,调整原有思路,使新教学活动更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的参与,更科学地引领学生,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一、巧用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度思维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深度思维的艺术,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提问策略运用得当,有助于促进学生表达的流利性,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适当的问题,体现了提问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是有效课堂不可或缺的元素。 1.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把学习者的思维引向深入。布鲁姆认为课堂提问有低级和高级之分,他把提问设置成不同的层级,每个层级都与学生的不同类型或水平的思维活动相联系。课堂初期教师用close questions 来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引出话题。随着课堂深入,提问的级别逐步提高,此时的问题一般可分为四个层级:(1)理解层级 这里的理解水平,是指深度理解水平,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所学知识,把分散或暗含在课文中的内容经过自我加工重新表达。(2)分析层级 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原因,进行合理推论。(3)综合层级 考查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4)评价层级 教师提此类问题,主要是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对不同的观点、价值,问题的解决发表自己的看法。 2.抓住深度思维的“窗口期”,不失时机地“追问”。所谓“追问”,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回答了教师第一次提问中的预设问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有针对性地进行再度提问。(唐燕平 2009)适度的追问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动能,引发学生对内心深处想法的表达,激起学生创造性阐述的灵感。在9年级一堂谈论Teenage problems 的公开课上,教师提问学生: 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有位同学认为自己的问题是“I feel lonely.”教师问:“Dont you have any close friends?”学生答 : “Yes, I have many. ” 此时教师疑惑地追问:Then why do you still feel lonely? 学生迅速回答:Because I dont have any boy classmates to play with.原来这是女子中学的一堂的公开课,她大胆而有创意的回答反映了此类型学校一个普遍而现实的问题,在引起所有在场老师和学生大笑的同时,也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二、开展交际活动,搭建支架,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 以课堂话题为主线,任务为驱动,在语言知识输入和输出的各个环节中,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度思维的教学途径,把每个指向解决特定问题的语言任务设置成阶梯式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层层深入地推进, 启迪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每个活动都要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实际,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则,为其铺设平台,搭建支架,培养学生的逻辑,联想和创新思维能力。活动过程可采取分工合作,小组讨论的组织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及灵活应用知识进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舉办演讲会,辩论赛,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演讲要求学生就某一个话题自我组织观点,梳理要点,并当众阐释。专题辩论中,在某一议题上意见相反的同学自然形成正方和反方,辩论开始后,双方思维和观点激烈对抗,试图在短时间内充分表达自己并击败对方。演讲和辩论对学生思维灵敏度和表达的自信度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为使对方信服,参与活动的学生必须拿出具有说服力的观点,论据和论述,整个过程促进了思维的准确度的提高,并向深度推进。 2.设计读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设计读后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利用单元文本引导学生对主题内容的深入思考,激发灵感和想象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读后教学活动要到达的另一个目的。(王媛 2009)设计此阶段活动的原则是要抓住文本与生活的联系,把现实生活作为所读内容的载体,探寻阅读的价值和作用。教师设计各种练习活动,使学生巩固、内化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使知识得以迁移。 三、开展写作训练,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 写作为输出语言提供了有效渠道,促进学生思维过程的完整性,提高学生对思维成果的整体把握能力。在最近几年的全国中考试卷中书面表达的占分比例也在逐步提高。过程性写作模式,即学生从复习单元话题内容开始,在分析范文的内容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逐步深入的思维过程,最终写成自己的一篇有创造性的文章。这种形式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充分的铺垫的基础上,使文章水到渠成。 四、结束语 深度思维的培养,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积极使用有效手段方法策略,并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有了思维品质的提高,才能说我们培养出了具用英语核心素养的学习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