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思考
范文

    贠艳培

    摘 要:在21世纪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加快,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应时而生,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得比重逐步加大。本文从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的两大主体目前现状及问题展开分析,从而对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2-0259-02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不断冲击着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第41号令的施行,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辅导员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前线,集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和协调者等角色于一身,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上、生活上的引路人。

    (一)辅导员工作繁琐量大,缺乏创新意识

    民办高校辅导员要做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工作琐碎且辛苦,责任重大。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学生工作大都停留在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上,疏忽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要学生安全不出问题就一切“OK”,学生管理模式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二)辅导员队伍年轻化、流动性大、稳定性差

    民办高校辅导员年龄结构偏年轻化,大都是刚毕业的学生,虽然在与学生建立关系和沟通上有优势,但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灵活的处事能力。加上辅导员工资待遇低、工作繁重且承担的责任重大,付出与待遇极不平衡,导致辅导员“军心”不稳,这就决定了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差、流动性大。辅导员频繁更换导致学生好像是被遗弃的孩子,没有归属感,学生管理工作也更加难做。

    (三)辅导员队伍缺乏专业理论研究,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民办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大都忙于事务,流于形式,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学习与研究。辅导员工作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需要抱有终身学习的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善于总结经验和工作规律、分析工作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特点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应时而生,招生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争抢生源,分数逐年下降,以致出现“重招生、轻教学”,“重规模、轻内涵”的现象,这些都是民办高校学生鲜明特点的根源所在。

    (一)学生基础差,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

    民办高校的学生基础较差,素质较低,行为懒散,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因为上课听不懂,又碍于面子不愿向老师、同学虚心请教,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信心,旷课、补考、挂科、重修现象成为常态,有些甚至无法毕业。

    (二)学生自控能力差,缺乏自我管理意识

    民办高校的学生自控能力差,沉迷网络游戏,是典型的“低头族”。上课打瞌睡,晚上玩游戏,生物钟黑白颠倒,经常出现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等违纪现象。学习上敷衍应付,只求及格,上课请人代课、论文请人替写、考试找枪手等恶劣现象时有发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民办高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是后进生,自由散漫、自律性差,缺乏自我管理意识。

    (三)学生自主意识强,责任意识弱,道德颓废

    民办高校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好且独生子女居多,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观念和奉献服务意识;“价值观扭曲,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盲目效仿,道德虚无至上,金钱至上,生活上攀比,追求物质享受等社会上不良风气正在潜移默化地渗入到民办高校的每个角落。由于大学生的心智不成熟,他们缺乏明确的判断力,许多人盲目追逐新潮文化,以致于中国传统美德缺失。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樹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就是做学生工作时,辅导员要有“五心”,要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维护学生的利益。以学生发展为本,想学生之所想,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从而达到个性化教育,实现学生自身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坚持“立德树人”,在思想上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直接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德”,因此,辅导员要有使命感、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渊博的学识。以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引导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稳定的学生工作管理团队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最直接、最基层的践行者是辅导员,辅导员队伍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基础。首先,多钻研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其次,要广纳贤才,严把“入口关”,保证新进辅导员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职业道德和较高的学历层次。再次,提高辅导员工资待遇,完善辅导员职业晋升制度,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加强辅导员老师的职业规划,多提供外出交流、再学习的机会。

    (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优化激励机制,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

    “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的约束大学生行为规范,控制违纪现象发生的频率,使学生行为习惯由他律向自律转换。因此,通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奖惩制度,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督促检查、考核评价,依“法”管理学生,来营造“法制”校园,帮助大学生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自律。如制定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实施大学生德育学分评定办法、团员推优入党制度、奖助学金评定办法等。科学地运用各项规章制度及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上的作用

    学生管理工作繁琐复杂,依靠辅导员一个人的力量做好学生工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辅导员要选拔、培养出一批执行力、责任心较强的学生干部,协助自己开展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将会事半功倍。辅导员教育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得到同学的信任与支持;定期对他们的工作方式方法和为人处事方法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发挥他们在学生管理中的桥梁作用。

    (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管理效果

    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的智能化,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困难。新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是大势所趨,辅导员应利用网络平台,例如学校贴吧、QQ群、校园微薄、微信公众号等,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热点问题,扩大学生信息搜集渠道,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工作,增强管理效果。

    (七)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伴随着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社会的激烈竞争,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鉴于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再有,民办高校辅导员还应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自主择业和竞争意识,端正就业态度,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扬长避短,找准定位,为更好的踏入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结语

    新时期、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将是一条业已宽广但又不十分平坦的路,它需要我们能够坚定信念,排除干扰,脚踏实地的走下去。

    参考文献:

    [1]高治军.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林青兰.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探讨[J].新校园·上旬刊,2013(08).

    [3]耿乃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杨振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指导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刘景昱.坚持以人为本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创新[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9(01).

    [6]刘伟.高校大学生激励机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