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职德育课堂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策略
范文

    王晓宁

    [摘? ? ? ? ? ?要]?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延续千年,对整个民族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文化观念等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中职院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中职德育工作落实过程中,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中心,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明,提升德育的层次和内涵。从中职德育功能的意义分析出发,浅谈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想内涵,探索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中职德育课堂的有效对策。

    [关? ? 键? ?詞]? 中职德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7-0018-02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它涵盖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品质、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民族情感及众多优秀民族礼仪,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不断传承发展与丰富。对当前中职生的德育工作开展有很好的助推作用。党的十八大也提出要持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中华民族精神可以生生不息,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因此在中职德育课堂上我们必须有效融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更好地凸显职业教育的时代精神和综合实践特色,提升中职德育的实效性。

    一、中华传统美德对中职德育的重要作用

    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的课程对他们而言内容丰富,综合能力要求也比较高,但是很多学生本身学习基础不是很好,学习的自觉性也不是非常大。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使他们常常出现退缩、畏惧等心理,这就为中华传统美德的融入提供了有效契机。依托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打破中职德育封闭的既定模式,结合一些开放发展的理论,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及正确人生观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融入可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

    增强学生的家国意识,使他们深刻理解党的方针和路线,是中职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中职阶段的很多学生自身没有长远性的发展目标,也不能从自我进行有效的约束以及学习和提升,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中职德育课堂,可以引导中职生从点滴入手增强德育践行意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融入可以拓宽德育知识面

    中职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凑,教师对德育活动设计的指向面也比较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融入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家国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融入可以增进学科融合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传承千年,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它包含道德、思想、身心、发展、社会交往、个人意志等方面的理念,使中职德育课堂的内涵可以极大地丰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与语文、科学、社会等多门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彰显中职德育的旺盛生命力,以更好地达成职业教育人才综合素养的发展目标。

    二、中华传统美德丰富的教育内涵

    中华五千年文明包罗万象,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渊远流长的历史中容纳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蕴含着多种传统美德值得中职生学习和借鉴。

    (一)忠贞的爱国精神

    自古以来忠君爱国都被称为一项美德。所以才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也有了见义勇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大义。自古以来爱国爱家都是中华民族薪火传承的一项核心精神。在情感上,中职生具备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以祖国为荣,拥护祖国的统一和完整,要有基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行动上,更要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而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表现自己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决心,为了祖国的利益要勇于牺牲,挺身而出。

    (二)尊老爱幼的功德精神

    尊老爱幼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关怀弱者是从古至今中国公认的一项传统美德,在今天中职生也要积极发扬。

    (三)明礼诚信的文明精神

    明礼诚信的中华传统美德。礼治与法治相结合,更是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仁爱宽容之心是礼的精髓所在。倡导文明礼仪,才能更好地共建和谐社会。

    (四)诚实守信的信用意识

    诚信为本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有效彰显。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才能更好地守信于人。目前我们也是一个诚信社会,在人与人交往以及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重守承诺,诚信共赢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

    此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还包括忠贞、勤廉、自律、仁爱、勤学、创新、志存高远、不断进取等各种精神。辉煌灿烂的中华传统美德给我们留下了绵延千年的生活智慧,将传统美德不断传承发扬光大,是新时代中职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德育课堂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思想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势态,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德育课堂,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爱国意识和积极进取意识,对学生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有很好的推进作用,但当前中职德育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重视。

    (一)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中职德育课堂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中职传统美德教育融入中职德育课堂中存在严重的课程压缩问题,将过多的基础课程压缩到一个课时完成,这样学生一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大量增多,导致学生对传统美德的学习非常肤浅,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心理共鸣。

    (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一些隐性资源不能有效利用

    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中职德育课堂过程中,对一些显性资源比较重视,但是缺乏实践性,在教学、实验、实训、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实践等多个环节导向性都不强,德育的隐性价值不能有效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中职德育课堂不能有效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融入比较排斥,不能积极引导学生将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不能彰显时代性特征

    目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其中很多传统文化精神需要进行有效的变通,不然就不能够迎合学生的情感需求,也难以彰显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强大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接受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热情。

    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德育课堂的积极对策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融入,不是让学生纯粹接受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践行意识。学校在融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觉悟和生活实践,关注学生的德育理念接受情况,提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融入效果,充分彰显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多元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特征。

    (一)创新教育理念,充分迎合学生的兴趣需求

    中职阶段的学生本身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思潮之下,中职学生很多都出现了追求物质享受较强的个人利己主义思想,因此,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过程中学生的配合意识不强。针对这种情况,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融入过程要避免知行脱节。

    教师要积极创新教育理念,充分迎合学生的兴趣需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融入效果。如借助学生乐于接受的影音视频资源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观摩和学习。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创造力,让他们自主用手机拍摄视频,表达自己对中华传统文明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依托自己的计算机基础自主剪辑一些资源,合成视频,或者用歌曲、美术、定格动画、编程等创新性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迎合学生的兴趣需求,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德育践行意识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提升、积极进步,中职德育课堂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不仅要面向学生当前的校园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着眼于学生未来的长远性发展。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中职德育课堂,面向学生的未来发展,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价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增强学生的自我进步意识。入情入理,循循善诱,对学生开展启发和引导,拉进德育与学生的距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的长远性发展和积极进步。

    传统美德教育是中职德育的一个强力催化剂,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推动意义。除了在课堂上的直接渗透之外,教师可以通过随机渗透的方式引导学生,融合于多个细节,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例,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有效彰显。结合“一带一路”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认知,并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依托中华传统文明不断督导自我,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在专业课教学中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坚持不懈努力。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传统美德教育的创新性延伸

    中职阶段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有效发展,在中华传统美德融入的过程中要凸显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立足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推进过程中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內涵。通过合作创新、参加生产劳动等途径,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道德。还可以利用社团活动拓展传统美德教育的空间。结合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开展一些学习活动、大型文艺活动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艺术人文素养、艺术修养。

    总之,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要能有效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全面融合,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尤其是网络化时代,一些信息传播的渠道被极大拓展,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以多元化渠道对学生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唐雪贞.对中职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J].河南教育:职成教(下),2013(7):96-97.

    [2]叶长云.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4):170,186.

    [3]华明红.中职道德教育中“礼”文化的传授[J].江南论坛,2015,306(11):69-70.

    [4]张素会.浅谈职业学校政治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6):50.

    ◎编辑 冯永霞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