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训基地”平台的专业教学实践
范文

     陈超

    摘要: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级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单位,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精神,学校积极打造“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训基地”,认真探索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国家高职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训基地平台

    中图分类号:G7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237-01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于2011年组建“旅游品产学研联盟”。借助“联盟”汇集企业行业专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资源,以创意设计大赛项目为载体,将生产一线的产品研发项目纳入专业课项目教学中,同时创建“大师工作室”、“国家级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及企业专家工作坊等实训场地,已逐渐形成集专业教学实训、传统技艺传承、职业技能鉴定、文创产品研发等功能为一体的产学研型“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训基地',平台。平台担负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接之重任,通过加速传统文化成果转化,提高师资科研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了艺术类专业职业教育、技术服务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双向互动、协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承、传播与创新之目标。

    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训基地”平台的创建历程

    (一)组建文化创意研发政校企行联动平台

    学校依托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建设项目,面向首都文化创意产业,整合北京艺术行业专家、大师及行业协会等相关资源,组建了“旅游品产学研联盟”。联盟由从事旅游商品设计教育、旅游商品设计、旅游商品生产与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组成,是一个集产学研为一体,设计创意与旅游商品制作上下游产业链资源的利益共同体。以“北京礼物”和全国创意大赛项目为载体,专题研讨高职艺术相关专业的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旅游品市场研发,推介引进相关行业大师资源,完善职业师资队伍建设;将生产一线的产品研发项目纳入专业项目教学和毕业设计选题。

    (二)创建“工美大师工作室”将景泰蓝“非遗”技艺引进校园

    借助“旅游商品产学研联盟”,学院聚合了北京及周边旅游品产业、文创产业等相关行业、企业资源,创建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从众多“非遗”项目中遴选了国家非遗“景泰蓝”技艺等项目,聘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珐琅厂总设计师钟连盛及工艺大师入驻校园,让学生与工艺大师及技师们一道学习并掌握整套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技艺与流程,学生作品以旅游品或工艺品形式呈现,将工作过程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做中学,学中做,真正把工艺大师指导实践教学,传承创新传统文化落到实处。学生在真实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制作学习中,了解工艺,领悟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和当代价值,学会将传统元素应用于产品创意和设计中。

    (三)完善专业教学实践平台,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装饰艺术设计实训基地

    2013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获批由央财支持的职业教育装饰艺术设计实训基地项目,装饰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分为两大部分:现代部,从设计到量产全程数字化服务于教学及商业客户,精确评估每个设计专案;传统部,传统手工艺与数字技术结合,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扩展与深化文化内涵,涵盖金属、木艺、陶艺、传统印刷、纤维皮革、包装等工艺。

    装饰艺术设计实训基地的建成,标志着我校已经具有集教学实训、传统技艺传承、职业技能鉴定、文创产品研发等功能为一体的教学研发型中心。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加速传统文化成果转化,提高教师科研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在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双向互动、协同发展,保存、传承、传播和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四)创建传承技艺工作平台——传统金属工艺工作坊

    2015年学校在“政校企行”联动机制下,以“融合、发展”为建设思路,在现有建设的“金属工艺工作室”、“景泰蓝大师工作室”、“国家级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群)实训基地”基础上,建立健全“校外兼职教师——传统金属工艺工作坊”。

    “传统金属工艺工作坊”带头人是国家非遗景泰蓝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同时,与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大厂县京锐珐琅厂等企业开展合作。整合了北京及周边传统金属工艺产品制作产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资源,建立了产品研发与技术服务长效机制,以品牌推廣带动专业建设。

    “工作坊”实现了“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涵盖了传统金属工艺产品创意设计、研发生产、展示销售全过程,为培养有创意、能设计、会研发、懂市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发挥了学校院创意设计优势,设计制作出了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景泰蓝产品或工艺品。教师在专业技术水平上有了显著的提高,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也得到了加强。

    传统金属工艺工作坊服务于我校艺术设计学院所有专业,尤其对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品及景泰蓝传承技艺方向)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培养创意设计人才,继承发扬传统手工技艺,通过设计竞赛,设计研发与制作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作品,其中部分作品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己开始投入生产,成为产品并最终走向市场,真正实现了学、研、产一体,学生的职业能力显著提高,促进了学生零距离就业。

    随着传统金属工艺工作坊的建成,标志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训基地”平台的建立。将积极推动传统工艺美术研究与发展,为北京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训基地”平台的应用与推广

    (一)为师生服务推广

    “实训基地”平台每学期为艺术设计专业及高精尖贯通培养项目近400名学生提供实践场地服务。4年来,开设了《传统装饰艺术》、《产品设计(景泰蓝制作工艺》等专业课及专业实训课教学,计2000余课时。引进或聘请行业大师将“非遗”项目带入课堂教学中,与师生一起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工艺,学生们也学习到了技艺和流程,将原来只停留在创意设计理念的创意图纸,转化成制作创意设计产品实物。将原来的课堂作业,发展到参赛、参展的获奖作品,再到成为企业认可的产品乃至推向市场销售的商品,实现量到质的锐变。

    教师们通过“实训基地”平台建设,为满足技能教学的需要,申报了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应用相关的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北京市面上科研课题2项,横向课题7项、校级重点科研课题6项及多项校级一般课题。开发景泰蓝非遗项目微课程及景泰蓝制作技艺培训课程,建设了传统金属工艺创新设计专业课程,出版《传统金属工艺创新设计》教材1本,《景泰蓝制作技艺》非遗丛书1本,教学案例、企业案例50余个。 (二)为企业服务推广 “实训基地”平台不仅满足在校师生对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制作场地的需求;同时,还能满足服务企业员工、社会学习者职业提升和继续培训需要;利用“实训基地”平台,为企业人员提供先进的技术、高端项目、国家级传承人、学术专家、教授等资源。目前学院“实训基地”一与包括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大厂京锐釉料厂在内的10余家企业进行密切的校企合作。

    如師生与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设计的景泰蓝产品、为河北大厂京锐釉料厂提供以“鸡年生肖”为主题的景泰蓝产品设计方案,均得到了企业的认可,部分设计己开始投入生产。 (三)为社会服务推广 近年来,从“实训基地”平台推出的创新产品,参加了义乌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职业教育展示周等大型展览展示,面向社会展示师生设计创意成果及传统技艺。利用“实训基地”平台资源还举办了诸如《北京景泰蓝和日本七宝烧对话》等多个专业讲座及国际学术研讨。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根据非遗保护与传承对文化创意设计职业人的需求,在探索创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训基地”平台在艺术专业教育领域的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根据首都功能定位,满足社会、企业对高职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继续深入挖掘与完善“实训基地”平台功能。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