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萨满文化与鞍山城市精神培育 |
范文 | 王海燕 吴振新 赵明明 摘要:萨满文化产生于繁荣的母系氏族时期,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他作为一种在最初的宗教信仰对人们的精神与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萨满文化具有着丰富多彩的形式,它对东北地区人们生活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影响,鞍山作为辽宁省的一部分也深受其影响。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精神,而城市所特有的民俗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精神。萨满文化虽然是一种迷信思想,但是它其中的许多思想和行为却激励着鞍山人民在历史长河之中不断改进创新,使萨满文化与民俗文化逐渐融合培育出更加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城市精浮申。 关键词:萨满文化;鞍山;城市精神 中图分类号:J505;B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7-0243-02 一、结语 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毕满文化起源于东北地区,是一种原始的多神教,那时的人们把奇怪的自然现象和人类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赋予它们以主观的意识并对它敬仰和祈求,形成宗教的原始概念,即万物有灵。古代鞍山人民主要以渔猎经济为主,当时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萨满文化的产生使人们拥有了精神上的支持,让他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不断反思自己的过错,不断改进得以生存。虽然萨满文化的滞后性使得它逐渐被人们所淘汰,但它对鞍山人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始终是根深蒂固的,这也使得萨满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所保留。 二、萨满文化对鞍山人民生活的影响 鞍山很多民俗文化都有萨满文化的痕迹,最为突出的就是剪纸,剪纸是鞍山独特的民俗文化也是萨满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剪纸的颜色主要运用红、白、黑三种颜色,萨满文化认为人是居住在天上的,白色代表着天,黑色代表了地狱,而红色代表喜庆吉祥同时还有辟邪的作用。剪纸根据其用途又分为不同的类型,祭祀剪纸用于不同形式的萨满祭祀活动;窗花剪纸用于节日庆祝渲染欢快的气氛;时令剪纸等丰富多彩的剪纸类型。萨满剪纸与普通剪纸逐渐融合,相得益彰。 海城高跷,又称海城秧歌,也与萨满文化的祭祀舞蹈有所融合逐步演变而来,萨满文化很多祛病辟邪的活动多用舞蹈变现出来,而祭祀活动中人们身穿鲜艳的衣服,衣服上有动物的图案,人们在音乐中模仿动物的姿势跳跃扭动。而扭秧歌与此相似,人们身穿艳丽的衣服在音乐中扭动。而在扭秧歌的队列中会有一个领头人这个领头人一定是他们之中跳的最好的,这与萨满的祭祀舞蹈又相同,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围绕一个神像舞蹈,这之中也有一个领头人是萨满师傅中功力深厚的人。 鞍山的很多人还相信萨满文化的“跳大神”一说,万物皆由灵的思想深入人心,而神会附到人的身上看到人所不能看见的鬼并且将它们赶走,很多农村现在还有“跳神”祛病的说法,这一现象虽是人们的迷信思想,但是在經济不富裕的农村地区这一种方式也拯救了许多人的性命。由于萨满文化起源于的原始社会,当时人们主要以渔猎为主,恶劣的自然环境使人们在面对生存问题十分的消极,正因萨满文化的产生使人们相信“万物皆有灵”,而神灵可以支配和战胜自然,这让人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支持,面对自然灾害时可以不畏自然,反思自己的过错,勇于抗争。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的民俗节日习惯也是受到了萨满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例如:元宵节家家户户门口点灯,会有特定的时间腌酸菜,买了新车要在车胎上系红绳祈求平安等。萨满文化虽然是一种迷信思想,它其中的很多行为和思想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但他也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而且在历史长河之中逐渐演变融合,成为独特的地方文化,代代传承。 三、萨满文化对于鞍山文化自信的积极意义 (一)乐观诙谐的人生态度 萨满文化是从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古老文化,对鞍山的历史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二人转为例。二人转起源于萨满文化,可以追溯到萨满文化中的“跳大神”这一萨满祭祀活动中,“跳大神”也叫做“跳单鼓”。跳大神这一活动需要两个人相互配合完成,一人称为大神,一人称为二神,从此可以看出二人转的雏形。 在二人转演员宋小宝表演的小品《以貌取人》中,由于外貌的原因被安检人员和站内候车人员言语嘲讽,差别对待,多加为难,但宋小宝所扮演的——支毛衣,在看见有人偷窃之前对他言语嘲讽的正在睡觉的女子的手机时,他又多次故意吵醒那名女子,去除了手机被偷的危险。二人转的表演形式是以“说”为主,著名二人转表演者魏三在一次演出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生一世屈指算,难活三万六千天,家有房屋千万座,睡觉只需三尺宽,家有金钱千万贯,走后拿不走半文钱,家有衣物千万件,死后不能件件穿,夜晚脱去鞋和袜,不知明早穿不穿。”二人转说唱演出《我劝大家别赌博》中有一段词:学做厨师有吃喝,学文学武都不错,就是不能学赌博,十赌九输变穷汉,没有一个好体格,耍钱没有好结果,赢得少来输得多……输赢二字都是祸,害尔害女害老婆。还有许多类似的表演节目,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展现出鞍山人民乐观诙谐的人生态度。 (二)自强不息的英雄情怀 受萨满文化的影响,英雄崇拜的信仰赋予了北方民族自强不息的不屈精神。人们从最初的顺应自然,到逐渐的了解,征服、甚至于控制自然。人类对自然征服的欲望越强烈,就越是崇尚英雄。受萨满文化的影响,英雄情结,英雄文化是草原蒙古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蒙古民族正是凭借这种英雄情结。以成吉思汗为代表人物,先是统一蒙古各部,随后攻入中原,征服华夏地区,到最后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时期。惬咋为共和国的“长子”,全国家喻户晓的老工业基地,为共和国的发展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共和国的第一架战斗机,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台组合机床等等。 (三)豁达果敢的行事作风 在闯关东期间,移民大潮来临东北地区汇集了各路英雄好汉,这个时候的人们需要主动联系他人,认识他人,结交他人,以换来一些帮助,通常这个时候大家都是通过食物这一便捷渠道,我有的分你一些,你有的分我一些”资源共享,大家互相照顾,互相安慰,形成了现在豁达,果敢、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行事作风。在日军占领东北地区之后,领军的将领事先下令撤退,但还是有东北地区人民和部分东北军凭借着炽热的爱国心和身为军人的本性,向着侵入东北的日军开火,东北虽然是最早沦陷的国土,但这也是东北人打响了世界历史上的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四、通过萨满民俗择优培育构建鞍山特有城市精神的策略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的形态格局以及城市市民的综合素质、文明程度、价值取向、思想情操和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是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在精神领域的集中体现。马笋满文化虽是一种迷信思想,里面也包含許多消极的因素,但任何文化都有其双面性,这不是文化的问题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问题,我们在面对萨满文化这一传承久远的宗教文化时应该多发扬积极因素,让萨满文化再未来的生活中更好的融入我们的现实生活,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鞍山文化与城市面貌。为更好的结合萨满文化构建出鞍山特有的城市精神,制定以下几个策略: 一是明确文化特点,彰显城市个性。对鞍山地区萨满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从中提取出最能体现当地人文精神的文化元素和符号,并将其加入到城市的建设中去,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在新建建筑的建造中,在城市的建设中融入萨满文化的元素,而且要逐步的加入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还要注重保护已有的文化建筑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街区。萨满教对鞍山文化影响巨大,在各民俗文化共同传承的基础上,萨满文化择优培育显得尤为重要。鞍山地区萨满文化种类众多,较为突出的是剪纸文化、海城高跷、鞍山腰鼓、岫岩玉雕、二人转等。这些文化在当地有很大的知名度,在培育过程中可以加大宣传力度,着重体现宣传的方式,例如,可以与当地的旅游文化相结合,创办民俗文化展示馆、文化展示体验区,以旅游的方式带动当地萨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萨满文化成为鞍山地区的特色文化。 二是推进文化创新,加强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学术研究的发展是城市文化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学术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城市进步的载体。因此,我们要针对萨满文化作深层次的研究,研究萨满文化中具有积极作用的文化,例如剪纸、特有的萨满舞蹈、音乐与服饰,还有一些婚丧娶嫁的礼仪习俗,研究萨满文化对人们精神方面的影响,保留具有积极影响的萨满文化并与鞍山民俗文化结合,进行文化创新,打造特色文化。将学术研究同文化地域特色联系起来、紧跟时代前沿。在学术研究中加大创新力度,使特色文化与城市精神相辅相成,彰显鞍山独特的城市精神。 三是打造文化亮点,树立城市形象。城市形象要以其精神背景,立足鞍山已有的文化,创造出新的可以展示城市面貌的文化亮点,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精心谋划,使其成为鞍山的城市名片,从而提高鞍山的知名度。 四是增加文化活动,发动市民参与。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的更美好。”培育构建鞍山特有的城市精神,是市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践活动,是市民文明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而文化是城市精神的载体。培育构建鞍山特有城市精神这就需要人们去参与其中,传承与发展城市精神,弘扬城市优良的文化,让传统文化为城市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培育新的城市精神。 培育城市精神离不开城市的社会自然条件,离不开城市的历史传统和城市的文化环境,离不开城市各个社会群体的人生理念和生活习俗,传承优良民俗文化应当成为培育城市精神的重要任务。鞍山民俗文化在未来发展中应加强它的影响力与凝聚作用,萨满文化作为鞍山的主导文化,应与其它文化共同发展相互融合,在城市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保留优良的文化特色,摒弃消极文化,打造出鞍山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鞍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项目编号:as20192025;2019年辽宁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阶段研究成果。 注释: ①刘毅.民族民俗文化对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03). ②李珂玮.论新时代以来“寻根”主题文学中萨满文化对中华民族的积极影响[J].大连大学学报,2017(02):78-83. ③肖红缨.试论城市精神[J]江汉论坛,2004(08). 作者简介:王海燕(1998-),女,大学本科;吴振新(1997-),男,大学本科;赵明明(1997-),女,大学本科。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