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安徽民歌钢琴伴奏织体写作探究
范文

    【摘要】安徽民歌是“徽文化”发展和演变的文化艺术结晶,经过艺术家的整理、改编和编配等形式,逐渐演化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为了实现安徽民歌的传承并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对现有的安徽民歌配以艺术性的钢琴伴奏具有重要的进步和发展意义。钢琴伴奏以作品的内容作为基础,同时结合作品的布局和结构进行精巧的艺术构思,对于民歌的发展来说,这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处理,更不是为了配合歌曲旋律方面,只有达到完美融合才能实现突破式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安徽民歌;钢琴伴奏;织体

    【中图分类号】J624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1-0013-02

    【本文著录格式】陈垚.安徽民歌钢琴伴奏织体写作探究[J].北方音乐,2020,01(02):13-14.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徽民歌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音乐形式,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才能获得进步和传承。伴奏作为音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和歌唱的部分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实现对音乐作品的有效表现,特别是在安徽民族的情感表现中,随着钢琴伴奏的艺术形式融入,更能在音乐作品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质和鲜明的时代精神。作为钢琴伴奏织体艺术性的发展,就是将原有安徽民歌音乐中的多声部根据内容的变化需要进行有机的组织和完善,相辅相成,实现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

    一、安徽民歌词曲和伴奏织体写作的关系

    安徽民族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性,在多年的发展中留下了众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为钢琴伴奏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在《安徽民歌精选》中,随处可见一些曲达词意的作品和表现生活方面的作品,对生活场景给予了很好的描述,给了钢琴伴奏方面很多的创作灵感,例如民歌《摘石榴》中,词曲方面极富生活场景的表现,钢琴伴奏织体的加入极大地加强了生活情调。在安徽民歌中,钢琴伴奏织体的加入既要表现得具有形象性,还要充分表现出作品想要表达出的生活场景和具体内容。

    不同的民歌词曲表现场景也给钢琴伴奏织体写作带来了不同的启示,有比较欢快的伴奏织体,也有抒情性比较强的伴奏织体。例如,民歌作品《蓝桥汲水》的词曲作品中,描绘了一幅多彩的生活场景,非常富有戏剧内涵性。在对这首作品创作时,作者的钢琴伴奏中时而跟随着主旋律不断变化,时而又用到了多个十六分音符,对于节奏的把握和场景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对于安徽民歌的发展来说,给钢琴伴奏织体的写作提供了创作源泉和动力,也促进了安徽民歌更好的发展。

    二、钢琴伴奏中民歌曲调的运用和表现

    (一)抒情歌曲中钢琴伴奏织体的运用

    抒情歌曲是安徽民歌中的一种重要音乐体裁,表现形式多样,特别是在结构、旋律和力度等方面的表现都比较自由。同时,词曲的结合相对比较紧密,感情的表现方面也相对内在化和细腻,词曲的结构方面比较方整,在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方便有很大的优势。在这些抒情性的歌曲中,旋律的起伏也相对较大,常常会使用一些跳音、装饰音等,在充分抒发情感的同时,词曲的速度一般比较缓慢,能够充分表现出内在的激情。

    钢琴伴奏织体在抒情词曲运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比较丰富,常常会从一种安静的情绪逐渐转变到一种激昂的情调,同时也会从抒情感性演变成为激烈的戏剧性。另外,在多段抒情性的词曲中,钢琴伴奏织体常用于不同段落间的变拍子,增强之间的对比或者是改变词曲的速度。总之,钢琴伴奏织体在安徽民歌的运用中,抒情性歌曲的表现比较多样。

    (二)进行歌曲中钢琴伴奏织体的运用

    在安徽民歌的表现形式中,进行曲也是一种常见的音乐体裁,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在节奏的变换中。具体的表现在每个小节中的强弱拍都会很有节奏的交替出现,在结构方面表现比较方整,词曲的速度方面也相对较缓和,表现出不快不慢的特点。进行曲的词曲中,一些步伐节奏表现的铿锵有力,充分地表现出了一种激昂的情绪。

    进行曲的表现中旋律相对平稳,创作中也经常会使用一些附点音符来增强旋律的紧张度,对于歌曲的情感表现形成一定的推动力。进行曲也经常来用作表现和描绘一些人物的满怀豪情、奋勇向前的英雄气概,或者朝气蓬勃的一面,同时,也能够充分描绘人们内心情绪的起伏和变化。另外,在安徽民歌进行曲的表现中,主要参考的是歌曲所表现的不同对象以及不同的生活内容来创作,具有较强的称颂性、战斗性和活泼跳动性。

    (三)舞蹈性歌曲中钢琴伴奏织体的运用

    这一方面的运用中,我们应先了解安徽民歌中舞蹈性歌曲的特点,舞蹈性歌曲在表现中对节奏性的要求比较强烈,特别是在节奏中始终贯穿着富有极强节奏性的音符和音型。词曲的表现中,每个强拍或者弱拍都有一定规律性,这些强拍和弱拍交替出现,比较强调节拍的重音,具体的表现在2/4、4/4拍。在一些圆舞曲的风格中还有3/4、3/8、6/8拍,这些拍子的旋律跳动比较大,特别适合一些比较活泼和欢快的情绪。

    舞蹈性的歌曲在结构上表现得比较方整,情绪方面相对热烈,速度比较轻快。舞蹈性的歌曲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表现风格,因此,在进行钢琴伴奏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抓住这些特点和规律,进行钢琴伴奏织體的写作和应用。

    三、钢琴伴奏中和声织体语汇的运用

    在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音乐史中,传统的和声形式经常出现在音乐作品中,经过众多艺术家的努力和改造,和声这种艺术形式开始和民歌进行融合发展。最早的和声结构主要来自于欧洲,主要以三度为基础,和声织体通过和中国歌曲旋律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声语汇,其中包括后来的空四度、五度的和声结构。在多年的发展中,艺术家通过在安徽民歌的编配,运用了空四度、五度以及附近音等民族化的和声语汇,促进了安徽民歌的极大发展,为安徽民歌融入了新的时代特色。

    (一)钢琴伴奏中空四度、五度和弦的运用

    安徽民歌钢琴伴奏中空四度、五度和弦的应用,抽掉了之间的调式特征音,留下了仅有的低音和高音之间的两个声部音,所以相对弱化了和弦的功能性特点,因此也显现出了一定的色彩性。在这一方面的表现中,色彩的和弦配置更加体现出了安徽民歌有别于西方歌曲的不同之处,形成了一种主旋律。例如,安徽民歌作品中的《凤阳花鼓》,钢琴伴奏中充分运用了空五度的艺术手法,将“空五度”这种关系进行了连续的级进,表现出花鼓的节奏和音色。

    (二)安徽民歌中对琶音和弦的运用

    在比较经典的民歌《蓝桥汲水》中,钢琴伴奏进行了极力的渲染,使用了大量的琶音和弦,对民歌中的地方特色旋律进行了完美表现。在歌曲的中间部分,出现了多个小节的“五连音”与琶音和弦的节奏相结合,不断出现在低声部、中声部或者高声部,在这种高频率的使用中, 使得民歌表现形式多样、情感丰富,极具感染力。

    四、小结

    在当前的安徽民歌发展中也有了很多的创新之处,重点在与运用好钢琴伴奏织体,只有将钢琴伴奏织体和安徽民歌部分的旋律充分融为一体,作品的音乐性才能够得以完美体现。当然,钢琴伴奏织体的写作和应用不只是技术上的表现,而是要从作品的内容出发,把握整理结构,进行精心的艺术构思才能充分运用。同时,对与钢琴伴奏织体的写作者来说,要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深刻理解作品和发现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地理情感,积极地向人民群众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音乐修养,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和灵魂,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使钢琴伴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赋予安徽民歌一种深刻的人文情感和时代感,促进安徽民歌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成为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参考文献

    [1]彭強.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织体写作[J].音乐创作, 2016(8):177-180.

    [2]纪恺.艺术歌曲核心主题与钢琴伴奏织体融合关系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7,28(1):137-140.

    [3]苗淼.安徽民歌钢琴伴奏织体写作探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5(3):95-96.

    作者简介:陈垚(1983—),女,汉族,安徽合肥人,讲师,研究方向:钢琴专业教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4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