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Graf法超声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
范文 | 黄增荣 【摘要】 目的 研究Graf法超声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36例疑似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84例同时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作为对照组。所有婴儿均进行Graf法超声检查, 确定患儿髋关节发育异常的分型, 进一步完成X线等临床检查。对比两组α角和β角;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疑似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阳性结果。结果 观察组α角(42.64±4.62)°小于对照组的(66.78±7.41)°, β角(79.64±18.37)°大于对照组的(42.64±6.6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f法超声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阳性检出率为1.54%, 高于X线和临床检查的0.9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af法超声对婴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此检查方法可以多次反复筛查且对身体无辐射刺激, 检测结果的精准度较高,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 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Graf法超声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2.037 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临床上较多见的儿童骨科疾病, 女婴的发病几率大于男婴, 该疾病继续发展会发生残疾, 而在新生儿出生前并没有有效预防的方法, 因此, 婴儿在出生后需及时查体和进行检查, 早发现、早治疗对患儿身体致残率及预后影响较大[1-3]。通常早期临床查体显示为Ortolani征和Barlow征阳性, X线检查作为临床诊断金标准被广泛应用[4], 为探究Graf法超声对先天性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价值, 本研究特与临床常规检查和X线影像学检查进行对比, 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9年 12月收治的1236例疑似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84例同时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女44例, 男40例;平均日龄(48±4.5)d。观察组中女765例, 男471例;平均日龄(48.5±7.5)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日龄≤180 d;②患儿家长在婴儿健康体检或在生活中时发现有异常表现, 包括髋关节活动受限、双腿长不等、双腿活动程度不一致、双臀(腿)纹不对称等。排除标准:①脑瘫、关节挛缩等多种疾病所致的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②化脓性髋关节炎引起的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所有患儿家长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使用Philips EPI Q5 型、HD-15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有婴儿进行检查, 超声频率7~12MHz, 线阵探头, 仪器自带超声髋关节测量软件。进行Graf法超声检查时受检者取侧卧位, 下肢髋关节轻微屈曲, 内旋位, 髋关节的固定由家长配合, 超声探头的长轴与身体长轴平行, 扫描髋关节部位, 调节探头位置, 扫描包括髋臼的冠状切面和横切位, 标准图像上需清晰显示髋臼窝内髂骨最低点、髂骨平面和盂唇。选用Graf法观察, 测量由髋臼盖线和基线相交的α角与软骨髋臼盖线和基线相交的β角, α角反映骨性髋臼的发育情况, β角反映软骨性髋臼的发育情况。超声检查对婴儿的髋臼形态和股骨头等具体结构进行细致观察, 根据骨顶线夹角、软骨顶夹角、受检者月龄及骨顶缘形态采用Graf法对髋关节发育不良具体分型。所有婴儿接受临床Ortol ani征和Barlow征检查, Ortolani征阳性即外展下肢、上抬大粗隆, 在股骨头转回髋臼的复位中有弹响和触有复位感;Barlow征阳性即股骨头在髋关节屈曲、内收位置时被触摸的感受表现为脱出, 以上临床检查至少由两名或以上的主任医师诊断婴儿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则被确诊。与此同时进行X线影像学检查髋关节, 即婴儿的肩与双腿同宽, 腿向内旋20°。 1. 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α角和β角;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疑似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阳性结果。髋关节分型:I型:α≥60°、β≤55°表示髋关节正常;Ⅱ型:43°<α<60°、55°<β<77°表示髋关节发育不良;Ⅲ型:α≤43°、β≥77°表示股骨头半脱位;Ⅳ型:在后上方位置观察到股骨头表示股骨头完全脱位。X线检查显示断续的沈通氏线、升高的髋臼指数、股骨头骨化中心位置未处于Hilgenreiner和Perkins线的下1/4象限中即表示髋关节发育异常, 且当髋臼指数≥24°时表示髋关节脱位[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α角和β角比较 观察组α角(42.64±4.62)°小于对照组的(66.78±7.41)°, β角(79.64±18.37)°大于对照组的(42.64±6.6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不同检查方法对疑似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阳性结果比较 Graf法超声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阳性检出率为1.54%, 高于X线和临床检查的0.9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X线和临床检查比较, aP<0.05 3 討论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严重时会出现关节脱位, 即由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致使髋臼变浅, 股骨头容易脱出髋臼, 严重影响日后正常行走[6]。所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治疗原则为早发现、早治疗, 尽早治疗能够最大程度降低疾病对婴儿的影响。有研究发现, 及时治疗能够恢复正常状态且无后续并发症, 若未及时干预病情持续发展则会导致婴儿的髋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 并且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的身体行走和运动均会受限, 造成运动障碍, 更有严重者会发生股骨头的缺血性坏死, 最终影响婴儿生活质量, 因此在婴幼儿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筛选检查方法以此来作为正向改善患儿预后的干预手段。对于此疾现的筛选检查需要安全、准确, 同时可以作为治疗观察依据达到直接或间接修改治疗措施的目的, 促使治疗安全、有效。相关研究显示[7], 婴儿检查发现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几率为3.6%~11.5%, 此数据足以引起大众的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上判断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金标准为X线影像学检查和临床检查, 但临床检查只能对髋关节是否完全脱位进行准确判断, 对髋关节的半脱位以及发育不良并不能作有效诊断, X线只能有效检测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 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其软骨的比重较高, 骨密度成像的X线检查并不能有效检测出骨胳的异常, 且因其具有辐射性的缘由, 婴幼儿不能重复多次复查, 以免增加致癌的风险。而随着Graf法超声在临床的逐渐应用发现该种检查方式更加安全, 对疾病的具体反映更加清晰, 对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筛查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主要特点包括:无放射性辐射、无创、骨胳和肌肉的清晰显示等。Graf法超声的筛查工作需要临床专业人员精确的测量计算, 本研究超声仪虽自带髋关节测量软件, 但为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影响诊断结果, 临床需要强化此项检查操作。 本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α角显著小于对照组, β角显著大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疑似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实施 Graf法超声、X线和临床查体检查发现, Graf法超声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阳性检出率为1.54%, 高于X线和临床检查的0.9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Graf法超声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因其在临床检查中具有快速、操作简单、便捷、无辐射、准确率高等特点, 可在临床治疗的复查以及后期效果观察中积极应用, 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甘婉玲, 伦翠婵. 超声与核磁共振诊断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对比研究.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1):74-75. [2] 邢艳芳.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肾发育不良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 27(3):880-881. [3] 李功祥, 程幸. 超声评价异常体征合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因素婴儿的髋关节发育状况.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 14(5):540-542. [4] 王娜, 关步云, 张遇乐, 等. 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 40(2): 133-136. [5] 范丽媛. 高频超声对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7, 33(4):53-54. [6] 谢燕. 超声 Graf 法对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研究. 西南国防医药, 2018, 28(10):940-943. [7] 吕华超, 田晓先, 赖梦云, 等. 高频超声 Graf 法在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16):2243-2244. [收稿日期:2020-04-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