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培养
范文

    刘明丽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化素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377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素养培养越发重要,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让中华优良传统教育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是学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开展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关键,是促进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小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让小学生多接触、学习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尊重、孝顺、仁义、宽容、诚信等多种美德,其能教给小学生许多道理,让小学生爱国、守信、善良、尊老爱幼,这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崇尚美德、重视修养、人文素质等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一直秉持的理念,这些理念即使在今天,也对教育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在小学教育中,将中华优良传统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优良传统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小学生优秀思想品质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小学生思想文化水平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开展优良传统文化教学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工具与载体,教师在开展优良传统文化教学时,也应充分利用教材,将语文教材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材在文章选取、结构编排等方面也做了很大改动,教材中有不少关于优良传统的文章,其中许多古诗词中都体现了优良传统文化元素,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应用这些有效元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语文教材,从语文课本中挖掘出有关优良传统的内涵,将其与一些事例、图片、故事等有机结合,在课堂上有意识、有策略地向学生灌输、渗透,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使他们能逐渐了解到优良传统的意义所在。

    (二)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优良传统文化知识

    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古诗词承载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表现力的文化形式,古诗词不仅节奏韵律讲究,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辞藻华美精致,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追求,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诗词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渗透进去,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经典。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时,教师可先带领学生诵读全文,并组织学生了解诗词含义,通过诵读、释义的环节让学生深入體会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让学生感受友情的珍贵,进而能重视友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做到真诚待人,与他人和睦相处。

    (三)从古文学习入手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中的古文材料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尤其古文中字词与修辞手法的应用、意境的营造以及思想感情的寄托更是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因此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就可以将古文的学习作为重要突破口,通过合理的方法将正常基础知识教学与文学素养培养结合起来。例如在《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来对学生文学素养进行培养:一是为学生介绍有关诗人李白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李白生活经历,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相关技术,如此既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够使学生从中了解到李白性格的豁达、豪迈与放荡不羁,进而更容易理解诗文背后所透露出的情怀;二是带领学生去领会诗文所营造出的有关庐山瀑布恢宏磅礴的意境,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河山之壮丽、李白胸襟之大气;三是从遣词造句维度让学生深刻领会诗文中每一个字词使用的精妙之处,如其中“挂”字对瀑布景观描绘之生动、“直”与“落”字对瀑布动态描绘之贴切以及“三千尺”夸张手法应用之巧妙等都是中国语言运用的巅峰,通过逐词逐句地分析体会,学生不但可以学习到这些字词的使用,也能够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兴趣。

    (四)从阅读理解入手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汉语语言文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同时也需要极大阅读量的支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将阅读教学作为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大量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不但涉及语言的使用技巧,更涉及大量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教材展开阅读教学,使学生在掌握阅读能力的同时接受文学的熏陶。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分析总结西沙群岛的特点以及其中写景所用的比喻方法,如此学生就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思维成果,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基本阅读技巧。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文章中的优美词句,这样学生通过一篇文章的阅读学习既可以锻炼自身阅读能力,也能够积累文学素材,从而为其自主的文学创作做好积累。

    结论

    综上所述,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对于学生、教育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在日常教学中,学校、教师要能树立优良传统教育意识,并能充分利用教材等有效资源构建高效率课内、课外课堂,能根据实际学情不断探索实施新的教学方法,进而促进中华优良传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刘宝菊.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语文“听说读写”教学——以小学语文统编新教材教学设计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37(01):47-49.

    [2]崔虎林.关于农村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9(24):132.

    [3]李树高.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22):62.

    [4]靳龙.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J].甘肃教育,2019(22):4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