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核心素养下“1236式单元化课程”的初探与思考
范文

    

    摘 要:在2011年开始尝试橡皮印章校本课程的研究,在2014年受“像美术家一样去创作”理念的影响,开始对“单元化学习”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的“1236式单元化课程”,是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下进行合作、探究、思考、创新等学习活动,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升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在未来未知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单元化课程;一课一练;探究性学习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美术教材在很多地区,不能很好地得到使用,导致美术课堂往往流于形式或放任自由。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学不到应有的相关知识和培养不了应具有的能力,因此家长、学校、社会对美术的认可度往往较低。所以探寻能因地制宜的开设美术核心素养版的校本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1236式单元化课程”的核心体系建构

    本論经过前期研究,总结了经验,初步尝试将课程形式总体结构概括为“1236式单元化课程”的素养模式中:

    “1”即为:以立德树人中心。

    “2”即为: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方向,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基石。

    “3”即为课程的三段:分别为课程基础篇、课程实践篇、课程延伸篇。

    “6”即为课程的主体框架,分别为:

    一、探知艺术——会调查 ?二、走近艺术——会赏美

    三、探究艺术——学方法 ?四、走进艺术——亲实践

    五、分享艺术——制展板 ?六、评价艺术——会座谈

    二、“1236式单元化课程”学习活动及驱动任务

    三、“1236式单元化课程”的实施情况

    单元化课程设计本着真实有效的学习原则,围绕真实情境下解决具体问题来进行设计,这样的课程设计通用于各类学科的学习和跨学科的学习研究。在对课程设计应考虑到三个主体:教师主体、学生主体、课程主体,在确立了研究主题以后,就需要形成研究小组,合理明确地进行分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单元化的设计理念就是要求设计学习课程的教师要起到指导、监督、启发、协作的作用。教师也是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在感悟情境、明确目标、领取任务后,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任务为导向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制作、整合、分析、总结、发布展示、评价感悟等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素养,也完整地践行了美术五大核心素养。

    (一)探知艺术——会调查:实施环节

    1.课前推进

    做好推进课程是“1236单元化课程”的基础,推进课主要介绍什么是核心素养课程,如何开展这样的课程,让学生了解课程,喜欢上课程并愿意积极地配合、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分配学习很重要,建立科学的小组,选好小组长。小组长的培养、组长和组员的沟通尤为重要。小组长是小组学习的核心人物,解读学习任务单、任务分配、检查准备情况、组织研讨、汇总学习成果、建立学生档案等工作都离不开一个优秀的组长来安排。

    2.调查分析

    调查是一切学习的开始,调查学习任务单和小组长任务分配单发放给学生以后,小组长开始依据组内组员的特长分配小组任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校的微机室完成网络调查任务。

    3.任务督查

    小组长在第一课时学生调查完成后,检查学生调查的质量、调查报告单填写、调查经验和遇到的问题等情况的总结情况,并将调查任务完成情况报送到美术课代表处。这样可以让教师在课前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任务完成进度的情况,便于把握学情,进一步引导学生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4.汇报交流

    (1)组内汇报与研究

    汇报交流环节的实施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己、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在组内汇报的环节,小组长按照上节课分配的任务(任务分配主要有:汇报一下若干名、记录员、补充汇报员、班级汇报员等等)来逐一进行,先让组内汇报员逐一汇报自己调查的结果以及在调查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总结的经验等等,然后由小组长汇总。并由记录员记录调查内容的关键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然后由小组研讨给出意见,帮助小组内的班级汇报员准备班级内展示汇报。

    (2)班级汇报展示

    小组长带领全组帮助汇报员整理好汇报提纲。汇报内容主要包括小组内全体成员调查的关键点的关键词以及小组全体成员遇到的问题、总结的经验等等。该环节组要是想通过分享学习成果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分享给全班同学,这种经验分享与交流可以被班级内其他同学吸纳和借鉴。

    5.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主要是解决学习调查报告中对知识点调查不完善、不正确的地方进行指导式和总结式的讲解,便于学生统一学习成果,为学生后面学习任务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走近艺术——会欣赏:实施环节

    1.小组研讨、初探欣赏方法并记录

    小组在小组长的引导下,根据同学们现有的知识量来整理出同学们对欣赏的自我了解,以关键词的形式来整理。

    2.小组代表展示小组研讨结果

    小组长负责记录并安排本组书写水平好的同学,将整理的关键词书写到黑板上。各小组其他同学进行台下观看,观看小组同学书写的是否需要调整或补充。

    3.组内和组间调整修改

    组内调整是让小组同学,对上台书写本组研讨的结果进行调整,调整可以是书写不规范、错字漏字、用词不当、不全面等现象。组间调整是在组内调整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组内调整的还有问题,而组内的同学又没有发现,就请其他小组帮忙进行指导。

    4.浓缩关键词和找思想碰撞点

    每个小组写出的关键词都很多,多的会有几十个,少的也会有十多个。这些与欣赏有关的词语,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美术种类的欣赏方法,只是他们是混为一体的。这个要求小组长带领全组进行研讨,每组的关键词仅仅保留最核心的五个,这样进行精简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探讨、交流、质疑等等,多方面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5.总结欣赏方法并进行欣赏

    用学生总结的五个关键词语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选取多幅不同画种的作品,让学生随机选择作品进行欣赏,从而让学生体味到不同的关键词语因作品的题材和种类而不同,没有哪五个关键词可以欣赏所有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学会变通和创新。

    6.欣赏实践和建立学习档案

    老师用学生总结的藏书票的欣赏方法来进行欣赏展示,然后请同学们进行欣赏展示,欣赏完后小组还可以进行补充,然后由小组长收集整理并填写学习单,建立小组学习的学习档案,上交保存。

    四、“1236式单元化课程”课程若干思考

    单元化课程就是使用“向专家一样去思考”的方式去开设课程,单元课程的任务都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学习的,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体验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合作中学会质疑、商讨、解决问题、达成共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提升了个人的核心能力,在解决未来社会的未知情境下的问题有了必备的能力。这就是核心素养学习所要达到的效果。

    美术学科在我们地区长期处于“小三门”的状态,不被学生重视及认可,课程开设难度十分大,学生没有教材,即时使用循坏教材也是会出现:破损快、乱涂画、乱写字、乱丢弃等不爱惜的现象,让美术老师十分困惑,也极大伤害了美术教师的学科认同感。而开设单元化课程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每一个作品都是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每一份调查都是自己劳动的结晶,而且有专人管理。

    注: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单元化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K18041。

    作者简介:马留贵(1982—),男,汉族,安徽蚌埠人,硕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核心素养美术单元化课程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