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
范文

    焦岩

    摘要:初中班主任工作中采用的激励方法是指创设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个体发展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的各类方法。初中班主任运用激励方法可以协调班级目标和学生个体发展目标,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使用激励方法以精神激励和正激励为主,以物质激励和负激励为辅,要体现尊重理解、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和以人为本。

    关键词:初中教育;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教育;赏罚分明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173

    引言

    目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激励方法的运用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不善于运用基本的激励理论,缺乏科学的激励意识和理念。这主要表现为对激励的机制、原理和具体方法缺乏基本的了解,对激励方法的认识较为模糊。二是班主任运用的激励方法单一,激励的亲和力不足。实践中班主任以口头表扬为主要的激励方式,甚至是唯一的方式,激励的程式化特点明显,缺乏基本的亲和力。

    1.赏罚分明,在班级制度中落实德育激励策略

    班级制度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主要依据,也是对学生日常言行进行规范和约束的主要媒介,更是落实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鉴于此,初中班主任在组织德育工作时,可以以具体的班级制度为参考来渗透激励策略,同时坚持赏罚分明的原则,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有助于

    切实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比如,班主任教师可以将班级制度中的相关条例作为参照标准,据此设计“积分活动”,即学生有了突出表现要进行加分奖励,犯了错误则要扣除相应分数,同时可制定“用积分兑换奖品”的细则,以此激励学生不断约束和完善自我,辅助增强班级德育的效果。

    2.挖掘学生优势,运用榜样激励的方式实施德育

    班级中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优点长处、生活背景等都不尽相同,教师要想切实保证班级管理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就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班级的激励机制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学生身上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学生更好的进步。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良性竞争的环境,辅助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比如,班主任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德育主题来组织德育标兵评选活动,分别从班级中选出“文明标兵”“孝亲敬老标兵”“环保标兵”等,并在班级中分享这些同学的事迹,引导其他人结合自身进行反思,由此以榜样激励的方式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落实,努力跻身于班级中的德育标兵行列。

    3.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

    从初中生自身的角度来讲,虽然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但是依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很多时候,模范的力量和榜样的力量往往能够使学生受到激励。对此,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就要主动提升自身的修养,努力成为自己的榜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在班级中营造向上的风气。教师在进行榜样塑造的过程中,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例如,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名人事迹,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人优秀的品质,通过讲故事或是播放视频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从榜样的经历中受到激励,进而主动学习榜样的高尚品质。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在班级范围内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挖掘身边同学的长处,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在此基础上,不仅能使榜样自身受到激励,也能够使班级的其他学生受到激励,如此,班级的风气也能得到有效的进化,进而确保班级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4.因材施教,使激励策略具有针对性

    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必须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具体情况,进行教育和教学。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中进行有效激励的时候,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據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有效激励,激励策略也要因人而异。有一些学生平时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学习成绩很好,初中班主任在对这类学生使用激励策略时,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更上一层楼,让自己更加优秀,还可以为这些学生定制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让这类学生在学习上向更高的层次努力。有些学生平时可能成绩比较差,学习积极性也比较低,班主任要根据这些学生的具体情况,先肯定他们在学习中的亮点,对这些学生进行鼓励,然后为这些学生制定较低的目标,帮助这些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此外,初中班主任还要让各科教师在课堂上帮助这类学生有效巩固基础。对于那些进步较大的学生,初中班主任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此一来,初中班主任便能利用德育工作对学生有效激励,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5.确保激励策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使激励策略真实有效。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有意义。在初中德育教育实施激励策略,本来就有触动性,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实施有效激励是非常重要的。真实而有效的激励策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还能让学生在学习方面大为改观,改变整个学习状态。例如,初中班主任可以在开班会和家长会的时候实施德育工作的激励策略,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指出每位学生的亮点,这样一来,学生的心灵便会被有效触动,从而更加努力,使自己更加优秀。毕竟,这种仪式感很强的场合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产生很强的学习动机,这样的激励策略也更为有效。

    结论

    激励方法的运用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不能任意而为。在形成正确的激励意识和理念以及掌握基本的激励方法基础上,应当进行科学的激励。随着激励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班主任工作中激励方法深入、广泛地推行,关于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激励方法运用的问题必将受到更多一线教师和理论研究人员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必将日益丰富。

    参考文献

    [1]王锋.初中班主任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36):13-14.

    [2]周安明.初中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新课程,2020(37):234.

    [3]孙建春,王光林.浅议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65):161-162.

    [4]徐立亭.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读写算,2020(20):19+21.

    [5]魏细书.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13):17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