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课程创新策略探究
范文

    元欣

    摘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数学教育需要能够创新教学方法。这一点对于小学数学课程的开展非常重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帮助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的学习。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怎样开展小学数学课程创新进行全面的论述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策略;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070

    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相对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逻辑和抽象的特征,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必须在新的课程改革观念的指导下放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需要在数学的学科特征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并继续提高教育质量。

    1、创新课堂导入,吸引学生注意

    怎样在课程开始阶段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集中精力进行课程学习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通过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并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开展课程导入的时候,首先,教师应该在准备课程的过程中注意导入的准备和设计。实际上,往往教师很难在课程开始的时候进行良好的课堂导入,因为许多老师缺乏这一方面的创新意识,并且基本上倾向于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失去信心。因此,为了在导入过程中实现创新,必须首先进行设计其中的环节,并且一般而言,介绍设计必须基于小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和生活经验,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例如,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示例导入。最好通过与学生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来吸引学生,并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因为学生对这种方式更感兴趣。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可以引起学生思考并顺利进入知识学习和探索问题的阶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具体表现,灵活地调整自身所开展的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进度,充分尊重学生在现阶段下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教师需要注意与学生的交互。在课程介绍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同时关注了学生思想的启发并为课堂教学营造了氛围,从而使课堂课程能够顺利进行,推动学生在现阶段下的全面进步。

    2、完善课堂情境,促进学生理解

    当前现代教育设施的广泛使用为小学数学课程带来了新变化。尤其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数学课堂教育,也是创新基础数学教育的重要帮助。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在丰富基础数学教学法,吸引学生注意力等方面大有帮助。但是教师必须要清楚的是,这只是教学方法。要发挥真正的作用,教师必须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准备和设计。首先,需要注意基于学生实际的设计课程教学环节。多媒体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师所开展的内容内容,也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但是过多的多媒体内容不仅会提高课堂教学技能,而且会使学生难以轻松掌握要点,因此教师需要简化内容,结合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着重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学科的素质。

    例如,在《观察物体(三)》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开展教学。多媒体的优点是呈现知识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学习内容,包括文本,图片,视频和动画。表达知识比教科书更加丰富和直观。对于尤其是要求高抽象思维的困难知识有很好的解构功能,可以减少学生思考的难度,并使知识更易于学生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情境。新课程改革之后,情境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它尤其有助于吸引学生进行体验式和探索性学习,并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

    3、开展小组合作,培养探究意识

    合作学习是继新课程改革之后被教师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这种个人学习能力有一定的限制的群体,更是需要进行必要的交流与合作,也需要进行合作。学习如何将进行群体学习,即合作与分工,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彼此交流,相互竞争并共同发展。同时,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造力和沟通能力,这有助于学生主导地位的发展,并符合新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

    例如,合作学习中要学习的一些关键事项,首先是要注意学生的科学分组,学生之间的能力水平。通常,为了确保每个研究组的强度相对平衡,可以采用“组间异质性和组间同质性”的原则,以便每个组都有相对均衡的学习能力。第二,要注意团体活动的规范化。因为数学课时间会很长,自律和效率需要教师能够进行充分的考量。实际上,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严重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必须告知学生相关要求,并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当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并迅速发现并解决问题。

    綜上所述,教师需要在数学的学科特征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并继续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占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J].课程教育研究,2013(30).

    [2]王升友.浅议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2).

    [3]陆秋凤.改革数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意见[J].小学教学研究,1985(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