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范文

    张海生

    摘要:多媒体为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方式和途径,也为一些数学知识的展现提供了更丰富的形式。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的同时,也在转变自己的一些单一思想,这样便会促进学生进步,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更好的提高,也让学习的内容可以更高效地呈现出来。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4-325

    引言

    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悄然而至,信息技术已被应用于很多领域。在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虽说素质教育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非常大,仍有很多老师带着功利性去传授知识,用学习成绩去衡量学生。要改变这一现状,老师就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课堂导入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太成熟。他们的主要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有着非常大的好奇心,但也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老师应该遵循趣味性原则,让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启发性原则

    虽说课堂导入环节只有短短几分钟,但也是教学的一部分。因此,老师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而要将其与之后的内容结合起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才能学得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有趣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学生爱学、乐学。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分一分》”课题时,我用电子白板逐一展示《西游记》中孙悟空和猪八戒平均分4个、2个、1个桃子的画面,边展示边讲述,学生面前呈现出一个鲜活的故事情境,这个生动有趣的情境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去观察、思考每次怎么分,分的结果怎样?从而一步步进入怎么用分数表示平均分的结果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了解、认识分数的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降低思维难度、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公式的推导比较抽象,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一套三角板、一个圆规、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教学重难点很难被突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欠佳。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像和一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学生亲身经历,进而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学生关于1时=60分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运用多媒体展示龟兔赛跑的情境,将钟表具化成12棵树,作为龟兔赛跑的路线,然后我设置动画时间,使龟兔赛跑时间同样多,开始赛跑,跑得快的兔子跑了一圈(60分)时,跑得慢的乌龟只跑了两棵大树的间隔(1时)。通过龟兔赛跑的展示,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了,降低了教学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和学生难度,突破了重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在小学课堂中最主要的知识呈现方式就是多媒体,老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丰富的数学世界,让学生在数学世界中感受到更有魔力的数学知识。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也能够更有兴趣和动力,将乏味的数学知识点变成有趣且新鲜的数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让课堂的效率可以更高效的呈现。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过程中,可以在课程的开始就利用多媒体,和学生找到一个学校操场式样的正方形,并且先给学生创造一个疑问的情境,可以询问学生操场是什么形状的,学生操场的周长应该怎么样计算,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思维,在这样的情境下进行合理的思考,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引出这节课关于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内容。老师还可以问一问学生,如果让他们进行操场的测量,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测量。在这些疑问提出之后,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进行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过后主动的举手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放一些充满激情的音乐,让学生在叙述数学答案的时候能够充满动力和激情。并且在学生回答过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翻看一下这节课的相关内容,之后通过多媒体将这些答案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刚才自己的讲解与多媒体中的答案进行对照,看看自己有哪些考虑的还是不周到。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脑海中可以有一定的情境支持,并且能够从这种情境当中有目的性的去思考,这样能够让数学课堂的效率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也能够帮助老师整理接下来需要讲解的數学内容,这样双重配合下课堂就会以一种更好的效果呈现出来。

    结束语

    生活因网络而变得精彩,学习因信息技术而更轻松。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活力,学生乐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断发展推进的今天,作为新世纪的数学教师,我们应充分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融合,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生机勃勃,构建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启文.浅析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65.

    [2]林雅.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122.

    [3]胡航.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6: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