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序列化、创新性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的探索
范文

    卢菲

    

    为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笔者结合所在学校 “一月一主题” 的安全教育,多次组织全体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使学校教育携手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推動师生、家长乃至全民安全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应急疏散演练开展的必要性

    应急疏散演练情境感、参与性和实践性强,是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以下三个方面决定了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的必要性:

    1.学校现状

    随着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越来越稳健,各学校学生人数剧增,在人口密集度这么高的环境里,提高师生自护自救意识和能力是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应急疏散演练就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

    2.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事故

    201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中,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桑枣镇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创造了大震中2000余名师生平安无恙的人间奇迹。这种奇迹的产生,得益于叶校长坚持有计划、详细周密地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3.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安部等十部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明确提出,学校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事故预防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2014年2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校应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二、应急疏散演练主题的序列化

    应急疏散演练的主题多种多样,我校通过实践逐步形成了序列化的应急疏散演练主题。

    1.演练主题确定依据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验收标准、相关消防工作文件、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整治专项工作分别要求学校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防震、消防、防恐防暴应急疏散演练。一学期按四个完整月来计算,已经有了三次明确的必选主题,剩余的一个月可以结合季节特点,进行防溺水、防摔伤、防拥挤踩踏事故、食品安全或交通安全等应急演练及相关自护自救教育。

    2.序列化演练主题

    目前,学校一年的演练内容逐步序列化。

    3.固定主题与可调整主题

    以上主题中,五月的地震疏散演练和十一月的消防疏散演练相对比较固定。九月份安排进行地震演练主要考虑到学生新入学或新升级,对环境不够熟悉,地震演练可以分批疏散,减轻疏散压力,在熟悉疏散路线的同时确保疏散安全。除以上三个月份,其他月份的内容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换或调整。

    三、应急疏散演练实践的创新性

    同样的主题,创新性的设计与组织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性实践。

    1.演练形式创新

    为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可以将教育部关于防溺水“六不”要求编排成小品,让师生在生动的表演中受到教育,提高防溺水安全意识。火灾是地震引发的最大次生灾害,可以将地震演练和消防演练相结合,让学生在一次演练中感受两种灾害的不同应对措施,大大提升学习效果。还可以将演练的场所从学校拓展到家庭,学校制定好演练方案,提出详细要求,由学生和家长进行家庭应急疏散演练,并做好相关记录和资料留存。

    2.演练设备和人员创新

    学校可以邀请消防员、警察、防震减灾专家、家长、社区群众等参与演练。消防员展示灭火器、消防车、云梯的使用方式及消防服的穿戴方法,民警携带刀、枪等模具对孩子进行现场防恐防暴培训,交警现场讲解警示牌的意义,教学生做交警手势操等,专业的展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安全教育内容创新

    简单、重复的安全教育内容,其教育效果是有限的。为了确保教育效果,教育内容必须不断创新。学校还可以依托安全教育平台中丰富的视频和文字资料,结合新闻热点有选择性地进行主题教育,逐步提升学生对灾害的认识和面对灾害的自护自救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日常工作中,学校要积极有序地、创新性地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增强师生及家长的自护自救能力,防患于未然。事故虽不能避免,但我们要尽最大努力避免历史灾难的重演。

    作者单位? 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