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构建中学生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
范文

    房爱军

    【关键词】线上教学;学习共同体;策略

    一、线上教学模式面临问题

    (一)学生层面

    “超长假期”,长期处于“舒适圈”,难免会消磨中学生严谨自律、勤奋向上的意志力。

    1.缺乏切实可行的日常规划,有效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没有教师和家长的实时监管,部分学生的作息不规律,敷衍了事,执行力明显下降。

    2.缺乏同学互助的相互影响:独自居家学习,缺少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助与竞争,导致很多同学学习积极性下降。

    3.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电子产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另一方面大大考验了中学生的自制能力。部分学生或多或少打着利用电子产品学习的幌子,无节制地上网聊天、玩游戏。不仅占用有效的学习时间,而且对视力和身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家长层面

    1.家长的焦虑情绪剧增: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较高,对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成绩普遍存在一定焦虑情绪。特殊的学习情况使家长与孩子长期密切接触,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家长的焦虑情绪。

    2.家长对于矛盾的处理方法欠佳:家长与孩子的矛盾多发于两者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多数家长总想把自己的理想化目标强加给孩子,忽视了孩子的现实条件、个人能力及兴趣所在。

    3.家长难以有效地参与学习:来自不同环境的家长,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技能以及特点,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部分家长难以有效参与学习。

    (三)教师层面

    1.网络平台的甄别与使用: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教学平台,给教师的选择带来困难。进一步快速、熟练地使用教学平台,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学生管理的可控性降低:因为缺少了和学生的直面沟通与交流,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师生正面接触的情感投入,降低了教師对学生的直接管理和引导,学生居家学习效果的监督力度大打折扣。

    二、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及目标

    (一)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

    大学教师陈静静在“跟随佐藤学做教育”中曾说过:“学习共同体代表着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家长和市民之间的密切协作和相互学习,其目标共同指向: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学习共同体的创建要从教师做出改变,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成长为专家,引导学习共同体的变革。”作者结合现实问题,经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与分析,力求找到构建中学生学习共同体有效可行的策略。

    1.居家学习,遵循整体性原则:家校共通、共识、共育。中学生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构建中学生学习共同体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三方面共同努力,单方面或两方面努力都难以达到预期愿景。在构建中学生学习共同体过程中,教师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本着整体性原则,在教师的引领下,“多交流、多沟通”,家校共通、共促学生高效学习、全面发展。

    2.与家长密切联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更加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密切关注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面对生活和学习方式的突变产生的心理变化,做好交流引导。线上教学不是课堂搬家,而是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自律。只有学生具备了学习的内驱力,真正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核心,学习共同体才能发挥其优势,学生才能持续发展。

    3.因材施教,遵循个性化原则: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每一个学生在认知水平、身心发展、学习方法、成长经历、背景条件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作为教师,要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因材施教。平时表现再弱的学生,也有向好的倾向,也有想得到认可的期待。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指导,竭尽全力地培养学生的大视野。

    (二)学习共同体构建目标

    1.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明确目标,自觉预习,高效吸收视频教学内容,主动完成作业任务,并积极反馈未掌握的知识点;主动参与在线互助学习小组讨论,同学间相互交流课程难点和学习经验。

    2.家长助学方面:家长出席班级视频电话会议,请有经验的家长介绍管理经验,诚恳地指导家长有针对性地反馈孩子居家学习的真实情况,积极参与家校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合理监督和敦促孩子的学习成长,切勿目标过高打击孩子积极性,甚至放任不管、负面引导。

    3.教师教研方面:本着“停课不停研”的方针,开展务实的教研活动。尝试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包括经典提炼的视频课、形式多样的网络直播课等,探索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能有效地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反馈的模式,同时还要考虑学习时间的规划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借助线上大数据的优势,精准把握学生学习的易混、易错点,让教学有的放矢。

    三、学习共同体特色与创新点

    (一)新型家校沟通方式——时效性与反馈机制

    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家校沟通方式,教师应借助网络的高效性和实时性,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同时,与家长保持积极的联系;通过诚挚的交流,与家长之间建立学生现存学习和生活方面困难的及时反馈,和家长协商,私人定制出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策略,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新型学习模式—主动性、反复学习与要点学习

    学习共同体依托网络平台,某些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的公平;广阔的教学资源可供学生主动学习;借助方便的网络数据统计,轻松获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要点和难点可以录制知识点短视频,方便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把控;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课后对学生一对一的针对性问题解决,帮助学生利用好线下时间。

    基于线上教学的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构建的中学生学习共同体,为中学生“停课不停学”搭建良好的桥梁。在日常学习中,可将线下的课堂教育和线上重难点讲解结合;将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及家长的主动参与反馈结合等优秀习惯日常化,更好地推动中学生教育发展。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