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直面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范文

    陈卫东

    摘 要: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时代学生的身体机能不断增强,随之而来,学生的体育训练强度也应该适度增加。但是目前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过于零散,学生系统性体育项目训练落实程度较低,体育环节在中学教育过程中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项目的兴趣培养,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基于现实情况,中学体育教师应该改变以往松散的教学环境,依据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行引导,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学习之余强身健体,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和乐观的情感态度。

    关键词:初中体育;个性发展;锻炼身体

    初中体育教学承担着实现学生课程间劳逸结合的纽带关系,初中体育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体育教学,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脚协调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敏捷性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找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同时,在尊重差异的同时还应该强调学生整体的发展,教师应该合理安排课程,让学生在均衡搭配的体育训练中实现身体机能的全方位发展,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到体育锻炼的成果。

    一、适当鼓励,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现阶段体育课没有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体育课堂教师难以带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究其原因在于课堂形式过于陈旧,训练项目数十年没有改变,教师没有及时地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鼓励,学生自然难以形成持续的参与激情。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环节中针对学生的表现,尤其是对体育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进行鼓励,采用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带领能力较弱的学生参与体育项目,从而利用情感感染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激情。

    另外,教师在课堂基础教学过程中,如广播体操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身体协调能力较好的女生为男生做示范,同时在篮球足球等需要体力的运动项目中让男生充分展示他们力量与速度的结合。这样根据男女学生在不同体育项目上占有的优势,在尊重学生群体差异的同时能够充分给予不同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满足感,这种鼓励学生找到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类型的过程,无疑改变了学生对于传统体育的认知程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锻炼中来。

    二、形式多样的课程项目,丰富课堂生活

    体育课堂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尝试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才能够根据不同学生擅长项目的不同,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体育课堂设计。传统的体育课堂一般训练学生八百一千米跑步、跳远、跳高、跳绳、铅球等一些传统项目,这很容易让学生因为选择面过于狭窄而丧失参加体育课堂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尽自己能力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在原有基础上丰富课堂项目,比如可以将普通的长跑改成小组循环跑步比赛,跳绳也可以增加花式跳绳比拼项目,普通的广播体操也可以改变步调,转变为拉拉操的练习。或者教师可以将传统教学项目糅合成趣味运动赛,让学生在竞争中不断感受到超越自我极限的快感,感受到体育项目的魅力。

    三、小组教学,个性化训练体育项目

    体育锻炼很多情况下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将有相同爱好的学生分成一小组。教师可以自行在课堂上创设多样化的体育团体,依据学生兴趣爱好加以分组,加强具有相同爱好的学生沟通交流,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参与到学生的体育团体中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过程进行指导,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与条件;让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不仅停留在兴趣爱好上,还应该掌握一定的体育项目规则,高质量地将兴趣爱好发展成为终生热爱的体育项目,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比如,学生如果对羽毛球感兴趣,教师可以在小组内举行相应的羽毛球比赛活动,在配合比賽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并认识到更多的球友,在进行羽毛球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得到充分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打球技巧,根据别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自身技术在实战过程中的迅速提高。

    四、趣味游戏课堂,及时检验学生项目掌握能力

    从初中体育教学角度而言,教师需要有效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评价模式可以多样化、趣味化,从而让学生真正能在体育锻炼中提升能力,强壮身体素质。教师可以在每堂课结束前二十分种检验学生的锻炼成果,比如50米短跑的检测可以让8名学生在400米的跑道上每隔50米站一位,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接力比赛,在考验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小组内每一个学生的斗志。趣味性游戏引入体育课堂中能够丰富课程评价标准,让学生避免产生课堂检测的被动接受情绪。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以及日常教学经验设置合理的评价游戏,比如将三级跳远、跳高和铅球作为“铁人三项”检验男生的弹跳性和力量的项目。此外,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罚球进球筐的数量评判男生,对于女生,教师则可以依据她们发球的姿势正确程度、运球的熟练程度来进行评判,这种分类评判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收获到成就感,在趣味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为了实现初中体育课堂的个性化教学,教师应该抓住每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为学生制订适合的体育锻炼计划。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兴趣主导下的体育课堂积极性,增进学生体育项目训练技巧。为实现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创造条件,落实好新课标课程改革下对学生全方位素质发展的要求,让学生以更为强健的身体素质应对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孙传连.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5):72,74.

    [2]张明伟,吕东旭.高效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9,13(4):48-52.

    [3]王威.论师生教学能力及培养策略[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33(5):114-1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