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 |
范文 | 王亚琴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作文是重点也是难点,但是作文教学的现状却陷入了囫囵之中,很多语文教师常常要求多读名著来增加素材积累,多观察生活来提升日常阅历。但反馈到实际教学成果中又乏善可陈,这让很多老师都产生了困惑,在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是所有初中语文老师共同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现状;初中作文;策略 语文学科可以说是所有学科中最简单却也最难的学科,简单在于它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语言文字,所有人对它都不陌生,难在于想要获得高分大部分人做不到。这其中作文由于其固有的性质是语文学科中最难的部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展开更高的要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校里作文为的是练习写作。”他一语中的指出学生的作文首先是一种写作活动,是用书面语言表达自身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的确,初中生在写作文会遇到很多问题,与此对应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困惑。 一、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困惑 大部分学生都害怕写作文,对于他们来说写一篇文章简直难于上青天。能把作文当作兴趣爱好,写一手好文章的学生简直凤毛麟角,那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呢? 1.写作与学生的生活没有交集 文学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无数作家为了写好一篇文章都会深入社会去体验生活。比如曹雪芹如果没有高门大户的生活,那么便不会诞生《红楼梦》这样的万事经典。但是初中生年龄小,生活经历匮乏,生活区域狭窄,多是家校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这样,学生实际上和社会生活断轨,缺乏社会生活积累,很难写出有味道的文章。 2.写作与学生的知识结构脱轨 讲道理,语文教材中的课本内容,篇篇都是大家之作,其用词都很考究,情感都深入生活。这些文章与现在初中生的现实生活离得太远了,学生无法从感情上体会文章内蕴藏的意境和内涵。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无法解构这些经典名篇的,大量的词汇学生无法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二、教师教学中缺乏实践课程的指导 在教学中,老师喜欢要求多读书来增加词汇积累和素材积累,多体验生活来增加日常阅历。但是在教学中又不注意进行实践课程的指导。 1.缺乏阅读与观察的方法指导 在要求课外阅读时,单纯为了数量而布置阅读任务,将阅读量化为指标,让学生在茫茫书海中犹如无头苍蝇乱撞,而没有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结果阅读效率低下,虽然读了很多书,却没有积累好素材和知识。再有就是在观察生活要求笼统,没有系统教给学生观察的重点,从而影响了社会阅历的积累。 学生不可能像作家、记者,专门拿出时间去积累,但假如老师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生活观察方法的讲解,可以让学生用有限的时间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正确体验社会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对于读什么书,选择不客观 一些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只要求学生读经典文学作品,对于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并不重视,影响了学生知识积累的丰富性。 3.对新生事物不敏感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文章是与时俱进的艺术,学生作文要想写出新意就要对新事物敏感,立意新就可以写出创造性,题材新就可以写出新鲜感。重视对学生发现新生事物的指导,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写好作文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方向。 4.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 好的文章是感情丰富的,我们常说借物言志,借景抒情,这里面隐藏的其实是共情能力。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缺乏对“物”的感受,对“物”的体验肤浅,“物”难以转化为情感。而我们的教学对这方面的指导并不重视,这就造成学生的共情能力弱,难以写出声情并茂的锦绣文章。 三、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对策 1.组织文学社,创办校刊,鼓励学生投稿 学生是学校生活的主体,学生对于周边同学的关注多于社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不定期举办征文活动,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文学社的职位采用轮换制,以学生为主体,选文编刊发刊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自己当编辑,编辑审稿的过程既是发现美的过程,又是创造美的过程。 2.举办谈话活动,营造写作氛围 写作离不开生活,举办谈话活动,敞开心扉相互交流,把自己经历的趣事,难忘的事分享出来。一个人的生活是有限的,尤其是初中生的生活范围狭窄,但是一群人的生活就广阔了许多,通过谈话活动,相互分享既拓宽了生活范围,又开阔了视野。 教师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教师更要大胆讲述自己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和心理感受,并鼓励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写出来。这些事例都活灵活现地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人中,学生听会感到亲切,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共情能力。 3.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课 把学生从教室带到社会中,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做社会调查,观察不同行业的生活状态,进行社会实践,拉近学生和社会生活的距离。尽量结合课本内容,在社会实践中找出相似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名篇的写作手法。 总之,通过举办不同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这里面转变的不仅是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连接了学生和社会生活的桥梁,让写作不再与生活脱轨。写作不只是智力因素,还有心理活动、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参与,仅靠课堂教学是不能胜任的。 参考文献: [1]刘清.关于初中语文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5). [2]曾志小.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 编辑 冯志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