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工作流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范文

    巩思汉

    

    

    

    摘要:随着现代化生产和工业化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背后潜在的事故隐患却越来越多,我们所面临不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这些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所导致的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经济,甚至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建设应急平台体系,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对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应急预案;工作流;J2EE架构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5.11.022

    0 引言

    目前,突发事件高频发生,其危害程度已引起国家对应急预案的高度重视,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但预案信息多是以文本非结构化的形式存储,且应急单位较单一、独立,尚未形成跨组织、多部门的应急体系,针对以上问题,制定机构化、信息化的预案模型以及跨组织协同服务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已迫在眉睫。

    1 关键技术

    1.1 工作流的概述

    工作流(Workflow),指“业务过程的部分或整体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下的自动化”。是对工作流程及其各操作步骤之间业务规则的抽象、概括描述。在计算机中,工作流属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的一部分。后者是普遍地研究一个群体如何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实现协同工作的。

    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fMC)作为工作流管理的标准化组织而成立,标志着工作流技术逐步走向成熟。WfMC对工作流给出定义为:工作流是指一类能够完全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将文档、信息或任务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

    1.2 工作流管理系统

    在工作流的概念出现后,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WfMS)的出现便成为了一个必然的事情,它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飞速的发展着,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能使企业业务正常运行的软件环境,而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业务系统,所以,它也常被称为业务操作系统(BOS-Business Operating System)。WfMC给出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定义:“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我们可以将工作流管理系统比作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实际上,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类似的,操作系统为计算机的运行提供了一个软件的支撑环境,工作流的运行则是为业务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一个软件的支撑环境。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架构

    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参考并扩展了WfMC的工作流模型,引入了先进的工作流引擎概念来处理任务自动流转。该系统从管理、使用、维护等多方面实现了多系统、多功能的统一,便于在应急时更好的发挥各个功能模块的作用,同时又实现了不同功能的协调。系统架构图如下图所示。

    2.2需求分析

    现有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存在大量不足之处:缺少统一框架、统一体系、统一规范,尚未形成完整、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信息与指挥协调体系,尤其在应急预案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预案编制形式各异且形式化较为严重.缺乏实际操作性,和实际应急处置结合困难,把全区各级预案汇编分析后,发现冲突、重叠、遗漏等各种情况,并没有真正构建起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全区应急预案体系。

    本系统设计目的是当突发信息安全事件发生时,应急响应实施小组成员按标准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评估,确定信息安全事件的类别与级别,快速正确地启动应急预案,有效协调各方力量,使得应急工作有条不紊,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并尽可能将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小。

    2.3 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系统的需求并考虑相应的扩展功能及灵活性,本系统从功能上分为5大功能模块,如图所示。

    2.3.1 预案模板模块

    好的模板既能方便应急工作人员录入预案,又能让预案规范、清晰,最重要的是有利于预案的分解,便于计算机的处理。本文在第四章已经将预案分解,预案的模板参照预案的框架化结构来制定。各种类型的预案在特征框架中的描述形式是不同的。对于四大类型的预案,预案模板具有四大类。考虑到某些预案在填写模板时可能需要稍微调整,故预案模板功能还提供调整功能,使预案的编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3.2 预案编制模块

    当系统完成检索匹配工作后,系统给决策者提供一个预案候选集。应急人员通过查看预案集,依据以往类似事故处理的经验,并综合其他应用辅助子系统提供的信息,就可以做出一个应急方案。这是该系统生成预案的基本形式。

    很可能预案库中没有与突发事故匹配成功的预案或根本没有与之匹配的预案,这时就需要应急人员的参与,综合自己的应急工作经验,初步判断当前突发事故的类别,检索出类别的专项预案,立即通知该类别专项预案中建立的应急机构领导、部门,由应急指挥领导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当突发事件演变或有新的动态时,应急人员可以当前信息再次检索预案库找出所有关联的预案。这是在实际应急指挥过程中生成预案的形式。

    2.3.3 预案审批模块

    预案编制完成后,必须通过审核批准,才能正式发布。由于预案汇集人员、设备、系统等敏感信息,预案应该是敏感文件,因此预案的发布应规定其发布范围、发布对象,以及各位阅读者阅读预案的内容的限制。预案审批:审批人浏览预案,审核批准预案。对批准的预案分配档案号,备案。预案发布:定义预案发布对象及其浏览权限。预案查询:允许根据部门、预案类型、预案名称、发布时间或关键字查询已发布的预案相关信息。预案整理对预案有效性进行评估,废弃不再发生作用的预案。

    2.3.4 预案维护模块

    为了保证预案能够正确反映系统的应急需求、组织机构、应急策略的变化,预案必须定期检查和更新。预案内容修订与预案内容编制功能相同。预案维护管理的目的是下达维护任务,授权给维护人员进行预案修订。预案维护管理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功能模块。预案维护计划管理:定义预案维护计划,包括维护任务、责任人、维护时间;发布预案维护计划,审批并发布维护计划;查询维护计划状态;预案维护任务管理:定义维护任务,下达、变更、取消、催报预案维护任务;查询维护任务当前状态。

    2.3.5 预案评估模块

    模板评估是检查预案在模板中的填充程度。例如有预案的适用范围,有突发事件的类别、等级、性质等的描述,有明确的应急领导机构、应急工作机构以及相应的专家组,有应急响应流程、信息报送流程的填写等等。若关键规定项的填充度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系统则要求录入人员补填。

    2.4 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以工作流的方式处理预案的编制、审批、完善、入库、启动、评等阶段。预案编制完成后审批,若审批不通过则需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若通过预案则将预案入库,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或演练情况下被启动,事故处理完成或演练完成后.通过对预案的评价决定预案是否再次需要修改,如需修改则又回到呈报阶段,不需要修改则总结完成后预案入库。预案管理流程如图所示。

    3 系统功能的实现

    3.1 模块实现

    3.1.1 预案模板的实现

    应急预案工作人员登录系统后进入主界面,点击应急预案模板中的“新增”按钮,系统会弹出“新增编辑预案”界面。界面上录入预案需要填写五类信息:“预案信息”,“预案角色说明”,“流程编辑”,“应急呼叫树”,“应急资源”。在“预案信息”模块中针对业务系统选择事件类型和子类型对预案的内容、适用范围、启动条件进行编制。预案编制完成后,上报给上级领导,上级领导给出预案是否通过的审批意见。

    3.1.2 预案维护的实现

    应急预案工作人员进入预案维护模块后,在预案信息列表右上方会显示“修改”,“删除”,“查看”,“上报”等按钮,工作人员可对选中的预案进行相应的操作。

    3.2 实现环境

    系统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下,使用Eclipse的集成开发环境,服务器为Tomcat 7.0,采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Oracal作为数据库。用户在客户机上根据用户权限访问系统,用户端浏览器是IE或以上版本。

    4 结论

    本系统主要目的是实现应急救援单位在出现突发状况的情况下提高各级指挥人员的应急指挥调度的能力,根据系统的需求,本文设计了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并完成了各模块的开发任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