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情境中成就精彩 |
范文 | 安仁斌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可以对语言文字加以渲染和润色,强化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以机械、呆板的说教为主,很难让学生与语言文字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学生无法充分理解文字的内涵,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情境的运用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短板,为初中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有效推动语文教学的进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课堂教学 教师的教学艺术就是为学生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丰富的情境,让语言知识在情境中呈现、幻化,使学生在情境中充分理解、感知、体验,从而加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学习效果。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创设情境呢?结合语文教学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驱动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将语文教学建立在兴趣之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语文教学若脱离兴趣变为强硬灌输,不仅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还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结构化、多元化的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取得最大效益。 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一课为例,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语言晦涩难懂,况且这篇又是关于古代“以少胜多”战争的故事,文中有很多描写战争理念和场面的句子,学生虽然经过七、八年级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经验,但由于历史知識的缺乏,对课文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考虑到此,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为学生播放影视剧《东周列国志》中的“曹刿论战”这一精彩片段,让抽象的语言文字变为形象生动的动画场景,鲜明个性的人物、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五彩的画面都让学生如痴如醉。在兴致盎然的观看中,学生深深体会到文言文的思想内涵,激发兴趣的同时还强化了对一些重难点句子的理解,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等。学生在影视剧的观看中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 二、利用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对学习内容的深度关注和思考,并在不停的思考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教学九年级语文《变色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在教学的一开始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课文中的“变色龙”到底指谁?奥楚蔑洛夫在处理这件案子时态度上有哪些变化?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化都是围绕什么变的?从这些变化中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就能避免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并且这些问题就像一根线,将知识内容很好地串联起来,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就能掌握小说的主要内容,感受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性格特点,深化对主题思想的理解,达到“长篇短教”的目的。由此可见,恰当有效的问题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吃透教材,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句子、段落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展开对课文层层递进的探索,强化教学效果。 三、利用表演创设情境 演一演,胜千言。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趣味性、艺术性、思想性的文本,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在表演中强化理解。 例如,教学九年级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邹忌运用类比的方法劝说齐威王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自选角色——邹忌、邹忌妻、邹忌妾、邹忌客等,既要演出故事的主要内容,还要把握“三叠式”结构,体会其别致的精美。如邹忌比美中的三问三答以及“赏鉴”中的“三赏”“三变”。这些内容若教师口头讲授给学生,他们很难体会,但若创设表演情境,就会截然不同,学生在角色互换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文中的意境,理解起来自然顺利得多。不仅如此,在学习了本课后,教师还可以秉承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角色表演用类似的思维方式提高说话效果,让劝解更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如:“你的同桌经常考试作弊,而且还自认为很‘聪明,你如何用类比的方法告诉他‘作弊是不对的?”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角色表演,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充分体会到语文的运用价值,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总之,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建初中语文情境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以全新的视角了解语文知识,获得长远的发展,让初中语文教学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董永明.巧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6). [2]刘舒.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有效教学:谈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8(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