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幸福教育视角下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路径创新研究 |
范文 | 魏星 张春海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也是教育教学的内在价值追求。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德育课程一体化和幸福教育内涵的深度解读,结合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践创新案例,抓住儿童发展的特点,以幸福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德育活动课程开发为主线,整合校内外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从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文化资源利用德育熏陶和社会实践活动德育体验三个方面来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体系,使学习者感悟德育价值,体验德育行为,内化德育品质,为小学德育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幸福教育;德育课程一体化;德育活动课程;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2-0120-0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2.023 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群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群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1]。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德育在各类教育中的作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对德育的重视。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充分认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国家的重视以及地方性政策法规的出台,我国小学德育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各学段德育目标定位不明确;德育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重视德育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德性实践能力的培养。现有关于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校本创新实践研究的成功案例,来源于上海市和山东省两个德育课程一体化试验点,属于我国较发达地区,而关于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成功案例却没有介绍。作为红色革命圣地的延安,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和广博的学习资源,深入的挖掘地方德育课程资源,探寻德育活动实践,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系,高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将成为教育研究者与学校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内涵解读 从词源的发展来看,“德育”是由“德”与“育”组合而来。《说文解字》中:“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说明德即得,德得相通。“德”代表道德觀念,“育”有训练培养的意思。“德育”即“育德”,通过灌输、培养和训练而有所得,得到的就是人们所关注的优良德行。 学校德育是体现德育特征最为典型和明显的一种形式,德育以专门的课程出现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是各类德育中最为规范的一种。从课程与德育的关系来看,对德育课程的解释有三:第一,结果的认识。德育内容包括态度(认知、情感、行为)和价值观(客体对主体的意义)[2]。而人的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就是人作为价值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和表达,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生命存在价值的内化与外铄。第二,过程的理解。课程的定义包含过程的意思,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的落实,也有教学计划、教学科目、教学经验、教育结果的完成。德育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德育必须寓于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之中[3]。课程与德育都是基于一定教育活动的价值实现,是动态变化过程。第三,内容的调整。2016年法制教育与德育课程进行了融合,中小学德育教材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学校的任何课程都与德育有关,主要有德育学科课程、学科德育课程和实践德育课程三大类,对孩子德育的养成是有意识的。此外,德育还广泛的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活动中,通过间接的、内隐的、社会角色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印象因素,称为德育隐性课程,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所传达的德育思想,具体表现为影响的间接性、潜隐性,影响范围的广阔性,发生影响作用的无意识性[4]。 “德育课程一体化”这一概念暂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通过德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可知德育课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德育课程一体化范围较广,横向上包括学科德育渗透、德育学科建设、潜在德育课程熏陶和纵向上大中小学德育的衔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的融合。王建光教授从德育课程设计一体化的“融合”和德育课程实施一体化的“适合”两个方面来阐述了德育课程一体化,他认为德育课程一体化的设计包括课程设计一体化的深度融合、教学设计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和评价设计一体化的深度融合,而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施还包括适合国家教育发展标准、适合地域文化特点和适合学生生命成长三个方面[5]。笔者认为德育课程一体化就是秉持大课程大德育的教育思想,在保证教育质量目标下达到德育目的,将德育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于小学德育建设来说纵向上要加强小学各学段德育的衔接,横向上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门课程,每一项活动。活动适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小学教育的各项活动中都可以找到德育的影子,而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就是将德育课程贯穿落实到小学生教育的每一环节,可以称作是小学生习惯的养成。为此建设活动导向的德育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系对小学生德育的养成是很有必要的。 二、幸福教育的内在价值追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幸福。理想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6]。幸福是人的幸福。幸福教育既要符合‘人的规定,又要符合幸福的规定,充分尊重人的自然性、道德性和社会实践性,使教育不仅成为人的幸福之旅,更是培育创造幸福的人的过程。”[7]从幸福教育三大形态,自然形态、道德形态和社会形态出发,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体系主要体现在学科德育的渗透、文化德育的熏陶和活动德育的体验三个方面。 (一)抓住自然本性,养成德育习惯 卢梭认为自然的道路就是幸福的道路[8]。幸福教育不仅在于培养生存能力,更在于使人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幸福教育是一种超越生命、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9]。德育应抓住人的自然本性,遵从人类的发展规律,把握人自身发展的整体性、阶段性和关键期,培养身心健康,有生命价值追求的人。人的生命可以分为生物性生命、精神性生命、价值性生命三个层次,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在生物性以及生命的基础上有精神追求,从而在价值层面超越自我[10]。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业成绩的高低只能代表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效果,而德育习惯的养成则是学习者发展的基础,也是成人的基本要求。 (二)遵循道德法则,培育德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的生活、好的行为就是幸福”。人的发展应该遵循道德法则,超越纯粹的动物性从而追求更高的价值。学校教学活动合乎道德要求,活动目标是培养有德行的人,应从思想上感化人的心灵,使人向善,只有内心崇尚美德的人才算得上是拥有美丽的心灵和善良的德行的人。对于小学生来说,观察和模仿是他们接触、感知、认识外在世界的第一步,思想的转变具有及时性和延续性,同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现象的感染、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教师同学的互相学习、学习生活环境的感知内化。 (三)遵守社会规则,体验德育品行 儿童最幸福最快乐的事情是玩游戏,“玩”是儿童的天性,但不是任何“玩”都是儿童的游戏,儿童游戏具有群体性、自发性和创造性。儿童游戏是成人社会的虚拟,是成人社会活动的演练,是儿童走向成熟、成人的过程中,代价最低的学习实践[11]。学校教育肩负国家、世界乃至全人类的教育使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贡献意识的建设人才。学校是人类社会的雏形,是儿童从个人走向集体、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幸福教育自然形态到社会形态的一个过渡,必须遵循社会大家庭的社会规则,包括道德法規和法律规则。在这一过渡时期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即符合儿童游戏的天性,又让学习者感知真实的社会文化活动,同时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践行优良德育品行,实现个人的幸福并走向集体的幸福所带来的快乐。 三、幸福教育指导下延安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践创新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是养成教育。有效的方法是影响,是文化、环境等因素的潜移默化,是体验德育实践活动的感知和内化。学校德育教育要不断创新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实效性。德育内容要从单一化到多样化,德育形式要从严肃化到趣味化。以十九大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课程为载体,以养成教育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让学校德育教育从知识灌输走向活动体验,从规范管理走向文化浸润。在幸福教育的指导下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体系得以实现,主要体现在学科渗透育人、文化熏陶育人和活动体验育人三大部分,学科渗透是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的重心,文化熏陶是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基础,活动体验是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的价值体现,实现了“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价值追求。 (一)学科教学中强调德育习惯的养成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所谓最根本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而养成教育更多的体现为学校德育,所以作为学校就要抓住这个根本。”我国学者曾欣然通过对德行结构的发展历程分析提出品德发展十阶段论,其中儿童期(7-12岁)也就是小学阶段,属于德行结构组合期,强调德行结构的组合性和功能的初步协调性,正是儿童德育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理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注重养成教育,从学科教学渗透中实现德育习惯的养成。根据儿童的内在发展规律和小学阶段教育特点,小学德育习惯的养成分成三个层次:生活习惯养成、学习习惯养成和文明礼仪道德习惯养成。这里并不是说德育习惯养成的三个层次是彼此分离的,而是将其贯穿于小学六年教育的始终,不同年级不同的具体要求和不同的侧重。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人的习惯的形成经历了模仿、依从、遵从、服从到习惯的阶段[12]。从生命全程观来看,个体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层次、多联系的复杂历程。 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创新实践需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纵向上,坚守儿童的发展性原则,把握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和阶段性。学科教学德育渗透中小学低段(一二年级)注重生活习惯养成。中段(三四年级)更加强调学习习惯的培养。高段(五六年级)对文明礼仪和思想道德习惯的养成提出更高的要求。横向上,坚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原则,关注儿童德育发展的整体性。如全校性质的升国旗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课间操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担当。艺术节活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舞台,促进每位学生掌握一项艺术表现本领并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力、鉴赏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家长讲堂进校园活动在培养孩子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同时打破了学校的围墙促进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德育课程一体化中抓住“活动”这条主线,学校每一项活动的开展,力争做到五到位:道理讲到位、榜样示范到位、行为训练到位、检查督促到位、反复实践到位。注重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融合统一,同时还应该关注道德动机在德育活动中的动力功能和德育评价在德育活动中的调节作用。 (二)文化资源利用中强调德育思想的熏陶 教育教学资源重在开发利用和本土构建,德育资源也不例外。道德教育中同样需要挖掘校内外可以利用的各类教学资源,包括制度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利用中注重德育思想的渗透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区域文化利用两个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育人注重静态的楼层文化建设和动态的人文素养侵润,区域文化育人注重静态的物质文化感染和动态的民俗活动体验与科技艺术创作。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而校园文化则是一所学校活的灵魂。校园文化育人重在建设和创新,体现在校园文化楼层建设和校园师生的整体风貌之中。首先,注重静态的楼层文化建设熏陶。根据学校的实际,以幸福教育的理念,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精心设计校园文化,利用每个墙壁、角落、楼层和过道,实现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校园处处皆育人”。在学校教学楼里,分别设计“德育为基”、“健康为本”、“多元发展”、“奔向梦想”等主题鲜明的楼层文化。利用楼层间的角隅设计“智慧书吧”、“诚信超市”、“科技之光”等功能区,开阔学生的视野,让阅读陪伴孩子的生命成长。此外每个学校还应该创设文学苑、科技苑、艺术苑,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科技创作和艺术审美。其次,注重动态的人文素养侵润。学校发展是否有活力,主要体现在师生的整体风貌中,“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一位校长喜欢上一所学校,因为一位老师爱上了一门课,因为一节课程选择了一份职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伴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好朋友的鼓励、帮助和陪伴将是自己成长中一生的财富。整个校园文化以明快的色彩、生动的内容来呈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为孩子的德育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孩子的发展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区域文化育人重在开发利用和与时俱进。首先,注重静态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感染和动态的民俗活动体验。合理利用经过历史冲洗、沉淀之后所遗留的优秀地域文化,提倡民族文化进课堂,聘请校内外专业教师将民间艺术引进课堂,开设手工制作、腰鼓、书法绘画、剪纸、陕北民歌等课程。其次,注重与时俱进,开设民族舞蹈、现代舞、科技创作等课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汉字听写比赛、亲子艺术创作比赛、科技作品制作大赛,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践活动,使延安孩子人人会打腰鼓、唱民歌,个个会写毛笔字、绘画。实现了人人有爱好,个个有特长,多渠道、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了学生优良的个人品德和社会道德。 (三)社会实践活动中强调德育品行的体验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接轨,让学生的德育品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考验。社会实践活动同样促使孩子优良德育品行的进一步内化和外显。学校应注重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行为的体验,结合延安地域文化资源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延安地区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社会实践活动主要表现在继承延安精神体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承中华文化体验社会志愿服务两个方面。 第一,继承延安精神体验爱国主义教育。“延安精神小小讲解团和宣讲团”活动是延安地区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特色实践活动之一。孩子们利用假期和周末时间,来到枣园、杨家岭、西北局等革命旧址,用讲、演、唱等多种形式,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义务讲解,宣讲党在延安时期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延安精神。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宣讲中学习和感受到了延安精神,并在在革命历史的熏陶中健康成长。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传承中华文化体验社会志愿服务。“春节义务送春联”活动是延安地区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特色实践活动的另一大创新。每年春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对联写作,为延安市民免费赠送成千上万副春节对联,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奉献精神,传承了中华文化写对联、贴对联的传统习俗,继承了中国古老的毛笔字文化,同时锻炼了孩子的书法写作能力。此外,学校倡导以年级为组织,以班级为单位,借助社会资源,与家长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感悟生活,让团結协作,谦让包容、守时守纪等优良品质内化于心,促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集个人品德与社会道德于一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每个地区,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德育创新,延安地区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扎根延安地域文化,遵从儿童的发展特性,以德育活动为导向,呼吁“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口号,坚守“幸福教育”的教育理念,以“延安精神国际视野”办学育人,用延安精神武装领导班子,打造教师团队,用延安精神建校育人,创建文明和谐育人环境,走出一条“思想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传统育人”的德育新路子。使学习者感悟德育价值,体验德育行为,内化德育品质,为全国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创新提供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崔桂婕.德育,要从幼儿抓起[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4):91. [2] 林崇德.心理学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71. [3] 周德昌.简明教育辞典[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39. [4] 张忠华.承传与超越 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122. [5] 王建光.德育课程一体化的“融合”与“适合”[J].中国德育,2018(2):65-67. [6] 李磊,张彦.幸福五小幸福教育[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10):29. [7][9][10] 邱荷.幸福教育三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4(06):23-26. [8] [法]卢梭.爱弥儿(上)[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676. [11] 李长安.逝去的儿童游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1. [12] 华颖.学校与家庭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影响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王岚)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