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医学高职院校在地方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分析 |
范文 | 樊姣姣 【摘要】精准扶贫是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医学高职院校也应积极响应、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自觉融入地方扶贫工作。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搜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对当前地方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探讨如何发挥医学高职院校特色、助力解决当地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问题。 【关键词】医学高职院校 精准扶贫 健康扶贫 精准扶贫是完成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是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自2016年以来,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河南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分别从政策层面、制度层面、执行层面等层层鼓励各高校积极融入大扶贫格局,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积极响应、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服务社会的重大社会责任,2018年7月,由我院思政部、团委组队,结合暑期“我与中原共出彩”主题实践校级团队志愿服务,深入林州市两大贫困村开展了精准扶贫入户调研访问。本次调研在村干部的带领帮助下,就致贫原因、当前的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情况、如何有效推动精准扶贫等问题,采取走门串户了解情况、实地查看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形式,逐户逐人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基于该次调研结果,开展本次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自2018年7月起至今,以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及林州市任村镇白家庄村、桂林镇河西村的精准扶贫现状为调研对象。 1.林州任村镇白家庄村 白家庄村位于任村镇西南8公里处,耕地8亩,全村目前常住人口为200人,多数已外出居住或务工。白家庄村风景美丽,红旗渠总干渠从村中央而过,村西空心坝、村南弓桥、千年古柏、古槐健在,清朝老居现存。白家庄村山坡面积较大,耕地较少,主产花椒、柿子等。 2.林州桂林镇河西村 河西村隶属于林州市桂林镇最南边,全村耕地面积383亩,现住人口为120人,多在外务居住。距镇道路为水泥硬化路,与通往万泉湖景区的乡镇道路贯穿。其中,河西村东边为长流不息的淅河、河丰水坝水电站,南邻万泉湖景区交界,西邻太行山脉末梢,北面为桂林镇。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医学高职院校助力地方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主题,通过中国知网等学术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并归纳总结,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石。 2.实地考察、访谈法 通过实地考察林州市任村镇白家庄村、桂林镇河西村的精准扶贫现状、对村民进行访谈,归纳总结各项资料,整理并发现当前在当地精准扶贫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以河南护理职业学院为例的医学高职院校在地方精准扶贫中的努力方向,为本文提供方向性支撑。 二、结果与分析 (一)林州市任村镇白家庄村和桂林镇河西村的精准扶贫现状 通过调研发现,在中央、省、市精准扶贫方案的统领下,白家庄村和河西村的帮扶单位、驻村干部确实倾心倾力谋划思路,整合资源精准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居住、发展条件。如林州市桂林镇河西村距镇道路为水泥硬化路,与通往万泉湖景区的乡镇道路贯穿,且村内道路也已修整为5米左右宽的水泥硬化路,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和生产。 二是大力培育富民多元产业,开拓各具特色的增收途径。如林州桂林镇河西村修通与万泉湖景区的乡镇道路,挖掘和带动当地旅游资源;白家庄村打造“绘画村”这一特色文化品牌,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结合当地秀美自然风光,拉动写生文化旅游。与此同时,白家庄村将土地集体流转给工厂,致力增加农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三是不断完善民生服务保障。如白家庄村每年定期开展全村绘画大赛,对于优秀绘画作品进行物质奖励和展览,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走门串户了解情况、实地查看基础设施建设等走访调研,新阶段扶贫攻坚工作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较滞后,严重制约民生和经济发展。如白家庄村有一多半的公路系沙石路面,坑洼不平,不僅影响村民出行和花椒、小米等农产品的外运,而且影响开发商前来投资。 二是特色产业太少且不突出,已有的精准扶贫项目拉动作用不大。这两个贫困村村民主要靠卖传统农产品如花椒、小米、核桃、柿子等来增产增收。除此之外,如林州市桂林镇河西村挖掘和带动当地旅游资源——淅河、河丰水坝水电站,但广告效果甚微;任村镇白家庄村是林州市重点打造的绘画村,但仅限于村委会展示的几十副村民的画作,特色不突出,且没有转化为文化经济增长点;白家庄村还将村民土地集中流转,但由于受土地肥沃度等因素影响,每年每户获得的流转资金较少,约为2000元。 三是抗风险能力低,因学、因灾、因病、因残导致脱贫难,有生产力的老中青多外出打工、生活,滞留农户多为老、弱、病、残、小等人员,特别是分散供养五保户和部分低保户。 四是贫困村村民多文化水平低,获取信息渠道狭隘,缺乏技术技能。如小米、花椒等农副产品的销售仍靠传统的中间商低价收粮食的方式,收购价低,家庭收益较少。 五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教育、医疗、文体等基础设施匮乏。 (三)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在助力精准扶贫中的资源分析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创建于1951年,地处河南省安阳市。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专科层次的以护理职业教育为主,同时兼顾医学技术类和药学类教育的医学院校,是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学院占地面积542.5亩,建筑面积18.4万余平方米,建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口腔、急救、解剖、形态、机能、药学、影像、检验、康复、计算机等160个实验(训)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9645.2万元,图书馆藏书54.5万册。同时,学院拥有附属三级甲等医院1所、附属口腔医院1所、教学医院22所。 学院内开设口腔医学、临床医学、护理、涉外护理、助产、老年服务与管理、口腔医学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营养等12个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625人,其中研究生232人,双师型教师167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9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市优秀专家及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48人。生源遍布国内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校生近10000人。 (四)河南护理学院助力地方精准扶贫工作的作用分析 1.课堂教学中加强林州优秀精神宣扬,旅游助力精准扶贫。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林州村落中有很多优美的自然风光、优秀的人文景观,如白家庄村的空心坝、清朝院落,白家庄村红旗渠时代刻记,等等,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精神记忆随着时间的流失而落寞,实在令人惋惜。我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课程相关内容,向来自全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学生们介绍、宣传这些优秀的精神记忆,使当代大学生了解当代地域文化,关心国情民情,尤其是我国贫困地区和偏远农村的真实现状,使之真正扎根基层底处,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注重自我提升、服务社会的理想信念。 2.丰富社会实践形式,志愿服务助力精准扶贫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泛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和团省委的政策,鼓励各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我院可以充分发挥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特色,开展卫生理论知识普及宣讲团,以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等为内容的教育关爱服务团,以惠民展演为内容的文化艺术服务团,爱心医疗服务团和以敬老助残、关爱留守儿童、社区服务等为内容的“彩虹人生”实践服务团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与这些村落结对帮扶过程中充分锻炼学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展现我院“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的专业实力和实践育人、多彩第二课堂的学院新品牌。 3.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拓展创业项目,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学生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由教育部和有关部委创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要求各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我院可以联动贫困村落,以当地特色农产品、传统文化产品为依托,调动学生创造力,共同开发创业项目,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创业思路,助力精准扶贫。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林州该两贫困村地理环境较差,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贫困户主动脱贫意识不高,脱贫意愿不强。 (2)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有较好的产业资源、人才资源、教育资源等,可以在发展本院校的同时,互利共赢助力该两贫困村的情况助力精准脱贫。 2.建议 建议地方高校可以深度帮扶贫困村,助力地方精准扶贫。这不仅可以助力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教育实践的开展,也是高校承担服务社會的职责、打造学院品牌特色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EB/OL].2017-12-05. [2]任朝阳,刘波,赵丛娜.云南省高校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研究分析——以昭通学院为例[J].昭通学院学报,2018,(3) :87. [3]河南护理职业学院简介[EB/OL].2019-1-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