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概念为本 读写共生 |
范文 | ◆编者按◆ 读与写,是习作教学避不开的话题,关注读写结合的习作教学也成为主流。本期“主题”选择的两篇文章在读写教学方面都有各自的创新点。许继忠老师提出一种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聚合读写教学的设计理念,以期通过“共享策略”及“问题链”帮助学生形成优质的、可迁移的学习经验。魏顺奇老师聚焦想象类的图画作文,提出在大思维背景下写小习作,引導学生围绕一个故事话题,开发多元思维,降低构思难度,激活习作素材。概念和问题、图片和思维、共享和共生,从他们的观点中我们会提炼出很多读写教学的结合点。 ——张东萍 读写结合教学一直没有大的突破,正如郑桂华博士所说:“我觉得读写结合到现在也还是一笔糊涂账。”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无论是“为了写作”,还是“通过写作”,都是或偏重于写作,或偏重于阅读。而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都有各自的目标,偏重于一方,必然导致另一方的弱化。 “为了写作”式的读写结合,以写为主,写是目的;读为辅助,是获取写作知识的途径。此种方式,阅读文本的目的偏离了阅读的初衷,也偏离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对阅读教学是一种伤害。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获取阅读的能力,是通过阅读活动,关于阅读的知识、概念、规则和策略转化为阅读能力。而在这一类读写结合中,读是为写服务的,偏离了阅读的航道,是一只脚在走路,并不是真正的读写结合。 “通过写作”式的读写结合,是以写促读,运用5R笔记法(记录、简化、背诵、思考、复习),通过摘录、缩写、摘要、读后感或评论等形式,加深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此种方式以读为主,读是目的;写为辅助,是深化阅读的路径。而这一类写作,就偏离了写作教学的目标。笔者历来主张,写作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写作概念、规则和策略转化为优质的可迁移的写作经验。因此,这一类读写结合同样是一只脚在走路,也不是真正的读写结合。 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为了写作”,还是“通过写作”,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但是我们同样有理由认为,无论是“为了写作”,还是“通过写作”,都只是单纯的写作教学或阅读教学,而不是真正的读写并重教学。因此,笔者试图从另一个视角出发,将阅读与写作看作是“完全对等的两回事”,也就是说,阅读学习有阅读学习的目标,写作学习有写作学习的目标,两者并重,不偏颇任何一方,同时又在某一层面将二者结合,实现共赢,从而达到互相促进、交融共生的效果。 问题在于,读写并重教学的结合点是什么? 一、读写核心:共享概念 刘淼在《作文心理学》一书中解析了阅读和写作共同的心理结构基础,指出,“阅读是对文章的理解……写作是表达……阅读理解技能和写作表达技能是不同的,但是,无论是理解技能还是表达技能,都是针对语言文字这一共同现象,所以它们的表征形式即产生式规则是相同的。”朱建军博士在《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理论、标准与实践》一书中构建了“读写结合双向交流模式”,该模式图“清晰地呈现了读与写相互关联的错综交互的过程,并在一些层次交互结合,而在其他层次各自独立。”并指出,读与写两个领域的“结合点”即是“共享策略知识”。 笔者赞同两位专家的意见,读与写虽然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但都是“针对语言文字这一共同现象”,因此,一定会有彼此交融的“结合点”。但是,笔者又不认为这个共同的“结合点”是规则或策略。因为,两者是不同的活动,因此写作规则与阅读规则或写作策略与阅读策略一定是不相同的,不能成为两种活动的交融之处。 在这里,笔者要引入加涅的知识层级理论,加涅认为智慧技能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级:辨别、概念、规则和认知策略(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后一层级由前一层级转化而成,如概念可以转化为规则,规则可以转化为认知策略。因此笔者认为,从知识层级理论来看,针对语言文字这一现象,概念是最基础的知识,是阅读与写作的“共享知识”,当转向阅读学习时,概念转化为阅读规则和阅读策略;当转向写作学习时,概念转化为写作规则和写作策略。如图所示: 这一系列转化的中心是读写共享的核心概念,缺乏这一概念,则无法构成读写并重的单元课程。核心概念具有聚合能力,既可以聚合散点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又可以聚合知能。众所周知,有结构的知识才会有力量,才会有助于理解、迁移和运用,才会形成能力。 由此可见,读写结合的中心是关于阅读和写作共享的核心概念。 至此,笔者以为,针对“为了写作”和“通过写作”所造成的弊端,完全可以建立一种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读写单元教学。在该单元中,阅读与写作并重,互相融通,但彼此之间并不会成为附庸。 二、读写教学:概念转化 我们需要以概念视角审视读写教学。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其目的均是获取优质的、可供迁移的读写经验,这就需要将关于读写的公共知识纳入进来。依靠学生自读自写,暗里摸索,费时费力,并且,这种经验是浅层的、零碎的,而没有达到概念层次的经验,很难形成有效的结构性经验,也就无法形成有效的迁移。正如埃里克森所说,“只有在概念性理解的层次上,迁移才会发生”。我们认为,必须将原始的读写经验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整合,才能获取概念性理解,这就需要教师以概念性视角组织教学。 语文学习,知识是工具,是支架,记得再牢,也只能得到一大堆惰性知识。还需要进一步转化,在具体的阅读活动和写作活动中,规则策略生成问题或任务。即在阅读教学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篇目,并将阅读规则、策略转化为相应的问题或任务;在写作教学中,则需要设计合宜的写作情境,将写作规则策略转化为问题或活动。具体如图所示: 以故事读写教学为例,其核心概念为“障碍—行动”,障碍是指人物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相反的因素;行动是指人物为克服或解决障碍所采取的活动,可以是语言,可以是心理活动,可以是神态,可以是动作。在阅读教学中,该核心概念转化为:“联系障碍,抓住主人公的言行举止,感悟人物形象。”在写作教学中,该核心概念转化为:“想象主人公遇到的障碍和他采取了什么行动解决障碍,构思一个精彩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虽然核心概念相同,但是在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活动中,该核心概念需要转化为不同的规则策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