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记者在采访中心理因素的把握和调整艺术
范文 王优扬
摘要 新闻采访发展到今天,不懂心理学,不能训练和调整自己的心理,不能识别和掌握采访对象的内心活动,就很难成为一名好记者。因此,当代许多记者都在自己的著作和谈话中强调“要懂点心理学”的必要性。
关键词 访问;采访;新闻;新闻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22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708(2009)05-0015-02
采访的本质是什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采访是一种交往,是记者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和采集新闻的活动。新闻采访发展到今天,不懂心理学,不能训练和调整自己的心理,不能识别和掌握采访对象内心活动,就很难成为一名好记者。因此,当代许多记者都在自己的著作和谈话中强调“要懂点心理学”的必要性。美国新闻学教授康培尔和瓦赛利还把“必须是心理学者”作为现代记者资格的第一条。很显然,采访心理学的研究与建设已经成为提高当代记者水平的一个关键问题。把握记者自身和采集对象的心理状态,并经过适度调整使两者融合趋同,确实是新闻采访的一门艺术。
1 记者的自身心理素质
记者的新闻活动是一种了解和反映社会的活动,要求记者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参与交际活动,这种活动体现在采访之中。在采访中与人打交道,要求记者以一定的性格、气质、活动能力,言谈以及自信方面的心理条件,去适应交际的需要。记者心理状态的好坏,往往决定工作的成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高低。厄尔·英格利希和克拉伦斯·哈希编著的《新闻学教程》里有一张“记者自我考核表”,对新闻记者认识自身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说到记者心理素质,我们不否认其个性心理的差异。然而,记者工作的任务和特定环境为塑造记者职业心理发挥了主导作用。再加上长期的社会化过程,记者的职业心理在个性心理的基础上日趋成熟起来。总的来说,构成记者的特征主要有这样几个因素:记者的性格、情感、兴趣、意志、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众多心理因素中,职业心理的成熟对记者的性格和创造性思维有一个更高的要求。
培养与职业相适应的性格。现代心理学认为,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的形成有“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记得一位日本新闻工作者说过:“对于一个记者来说,他的过去、他和整个社会的关系,意味着他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个人生活方式的总体形成一个人的价值观。”“行动迟缓、思想贫乏的人,只能写出干瘪的报道。”从中可以看出,干记者这一行,“先天”的因素不可忽视。但是,从性格的适应性来看,“后天”的因素是更主要的。因此,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努力培养自己与客观相适应的行为方式。这样在采访活动中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记者的适应性格应该包涵这样几点:善于广泛交际,敢于竞争,行动如风;思路敏捷,机智灵活;头脑冷静,实事求是。记者采访的基本方式是社会活动方式。出于职业的需要,记者要有与各种人快速交朋友的本领,我们常说的“见面熟”对于记者来说就是一个“硬功夫”。著名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许多“新闻成品”就是得益于他广交天下朋友的气质。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摄取其中闪烁的光点,快笔成篇。很显然,思想迟钝、行动迟缓是行不通的。
特殊职业对创造性思维的呼唤。创造性思维是记者职业的需要。它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三者融合的一种更深刻的综合性思维。这个“大多数人想不到而你能想到”写出“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报道,就是创造性思维的最好体现。也就是说。在采访中,创造性思维发挥得好,可以帮助你得到别人没有的材料,对获取“独家新闻”尤为重要。记者只有了解自身心理,准确地自我定位,才能以最佳心理状态面对你的采访对象。
2 采访对象的基本心理层次
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顿说过:“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0%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因此,记者采访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与被采访对象的合作程度如何。而这种合作程度,则与采访对象的心理因素有紧密的关系。记者在采访中面对的是千人千面的采访对象,而采访对象对受采访时的态度又不尽相同,有的主动配合,有的被动应付,也有的消极对抗。为何配合、为何应付、为何对抗,都和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分不开。除去某些突发性事件,记者在采访前往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事先了解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是一个首要环节,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反应特征,预测其对采访计划的反应,制定相应的对策。一般来说,进行这种研究应该注意考虑这样几种不同的心理层次:群体心理、职业心理和个性心理。
几乎每个社会化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对同样的一个问题,团员和党员、青年人和老年人、健康人和残疾人等等,他们的看法和态度就可能截然不同。其实,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由于个人所处的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环境,诸如阶层立场、党派关系、团体利益、社会交往等,都会决定其对某些问题的倾向性,从而影响到对记者提问的反应。
3 创造最佳的双向互动心理状态
采访是一种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双向的交往活动。面对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怎样才能“变”出一把“万能钥匙”,这是对记者的考验,也是一门艺术。在实际采访工作中,各路记者各有高招。笔者着重谈谈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第一印象是进一步交往的基础。心理学上有“印象整饰”的概念,这对新闻记者是相当重要的。所谓“印象整饰”,是指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记者如果留给采访对象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很容易得到对方心理上的认同,从而取得对方的友好合作。“印象整饰”包括记者初次见采访对象的寒暄也包括记者的服饰、风度。试想一个衣冠不整、举止傲慢的记者,又怎能不引起采访对象的厌恶,怎么能够知而不言、言而不尽呢?所以,一般对新闻记者都有这样的要求服装整齐、冠履清洁、风度大方。当然,服装还必须根据采访对象的工作环境、职业特点而加以变化,不能总是西装革履。到政府机关、专家学者处采访,可穿得庄严、讲究一些,而到车间、田头就应该朴素、简单一点。除去服饰外,作为记者得体的见面寒暄也直接影响着采访对象的合作态度。
2)共同点是记者与采访对象情感交流的桥梁。采访中的记者与采访对象多是陌生的,与陌生人交谈有什么规律可循呢?社会心理学指出:“人们更愿意同那些在个性特征上和个性倾向上与自己有相似或能为互补的人交往。”因此可以说,寻求“接近点”亦即“共同点”,是记者打开采访对象话匣子的一个小诀窍。
记者与采访对象同是某一地方人或者都是从事过某种工作等等,都可以引发许多共同语言。正如前苏联肖·阿·纳奇拉什维里的《宣传心理学》所指出的:要让对方产生一种“自己人效应”。
4 结论
灵活的提问方式可以创造奇迹。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与采访对象交谈。采访对象形形色色,有的健谈,有的腼腆,有的主动,有的躲闪,怎样才能让采访对象顺从我们的采访计划,提供有价值的材料?讲究一点提问的艺术很有必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对记者这一行而言,一直是意志坚韧的表现。然而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甚至强迫对方回答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就不是上策了。所以说,关键还在引导。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条件、环境,随机应变地采取不同的采访提问方式。目的一样,方法不同,手段多种多样。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