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方法 |
范文 | 吴刚 高中语文选修课面广量大,大部分教师仍然按照必修课的教学方法从事课堂教学,以致教师教得特别累,学生学得特别烦,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使选修课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以《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为例,进行了以下关于选修课教学方法的探究。 一、激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在学习《先秦诸子选读》前,笔者先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给学生开展了有关先秦诸子的学术散文朗读课,即精选出用感性文字表达的有关心得、论文、论著读给学生听,这样学生便对先秦诸子有了感性的认识。同时还组织了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对先秦诸子进行的深入浅出的讲座,欣赏了《孔子》《墨攻》等电影,由于这些丰富多样的形式比较符合高中生的阅读接受心理,于是很快便拉近了学生与经典的距离,从而激发了学生进行文本研读和探究的兴趣。 二、自主研读法 学生拥有了浓厚的兴趣,也就具备了自主阅读过程中持续研读与探究的原动力,加之学生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此时,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早读、语文自习和课外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学生自读前,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要有问题意识和反思精神。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学生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本,要求对文中重要的或难以理解的字词句进行圈点勾画,思想内容方面则鼓励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做好读书笔记,以备课上交流讨论。为使自主阅读活动能够落到实处,教师有必要适时地对学生自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整个自读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三、对话探究法 选修课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所谓对话探究法,即通过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间的多重对话,帮助学生把握文中重点字词句,深入领会文本内涵,并能结合实际,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教学方法。 《先秦诸子选读》课程编写宗旨说明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选文,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和思想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由此可见,《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既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涵养,同时也要继续指导学生进行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 在学生对文本进行充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教师便可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教师在课前先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课上,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就本组在自主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问,此时,其余组的同学可以共同思考并做出回答。教师主要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当遇到全班同学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引导。 四、以点带面法 选修课程不可能像必修课那样篇篇精讲,选修课的教学要求教师做到把散乱的知识点连成一条条线,一个个面,进而形成较完备的知识体系。以点带面法即由一篇文章的学习而延伸到整个单元、整册书或与必修课中的相关知识点和面联系起来的做法。 选修教材中的有些知识与必修教材有一定的关联,教学中我们便可以把二者联系起来,以实现温故知新的目的,比如“之”字是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重要的文言虚词之一。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为例,文中“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一句,其中“之”字的用法是结构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对此,可引导学生联系必修四第四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必辱之”中的“之”(第三人稱代词),“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中的“之”(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必修五第二单元《逍遥沩;》“之二虫又何知?”中的“之”(指示代词,表近指,这),必修三第三单元《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中的“之”(结构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必修一第二单元《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必修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中的“之”(放在后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必修三第三单元《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中的“之”(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起舒缓语气、和谐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这样,学生不仅巩固了必修的相关内容,而且对文言文中的“之”字的理解也一定会更全面更深刻。 整个教学过程既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又注重了教师的适当引导;既不忘引导学生进行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注重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既适当针对高考,又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涵养。因此,以上四步教学法,不仅解决了《先秦诸子选读》教学面临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