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课堂与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 |
范文 | 于楠 一、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 电子信息技术现已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堂教学领域亦是如此。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存在着很多的差异。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反映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而多媒体教学更多意义上代表了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设计目前仍是以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这样的教学设计限制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拓宽和自主学习策略的发挥,而多媒体教学构造的学习环境则会改善很多问题,创造出更加利于学生和多媒体计算机之间进行对话的环境。而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课堂语文教学模式变革的实践研究就是试图拓宽学生的学习路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同时创造出更加有利于学生和多媒体教学体系的对话学习。落实在语文学科上,就是思考如何有效利用现代大数据分析技术,有效变革语文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二、大数据分析与智慧课堂 大数据是互联网发展到现今阶段的一种表象,是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它需要应用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库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等技术。大数据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特征,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了大数据发展工作,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也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契机。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语文课堂。其实质,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的运用,实现语文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全体学生实现语文学习的高效益和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三、构建智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现代技术基础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将“微云服务器、壹师壹生端工具及壹学校云平台”三大应用合为一体,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的融合。通过“云+端”的应用,实现教室的智能化,进而改变语文课堂结构,實现教与学的革命。因而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有了理论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现代技术基础的构建,各教室内安装一体机、投影等移动设备,让教师和学生在无需互联网的状态下可以通过多种移动设备实现交互式教学,也可以进行任意点对点的通讯与交互。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端设备直接书写,并可将书写结果分别投送到教室的投影仪等大屏幕或学生手持设备。如果教室联通互联网,可实现课堂在线直播。教师也可以通过手持设备,将整堂教学全程录下(音视频及板书),通过壹学校云平台,实现资源云端共享。四、新型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 语文课堂是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实施的主要阵地,大数据时代的语文课堂需要创新和重构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适合于未来创新人才培养和新课程改革所需的教与学的方式。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只关注课堂中的教学环节相比,大数据时代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关注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的一体化设计。教学过程应该可以看成是 “教师—数字化教学平台—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教师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围绕云和端、教室中的教学展示设备(交互白板或电子黑板)之间产生互动,动态生成,基本的教学流程如下图所示:五、构建智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 在构建智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智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智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智慧性”。 1.进一步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他课堂教学模式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以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出发点,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化、个性化、现代化的学习。 2.充分体现现代语文教学模式的开放性。智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体现课堂是一个开放的教与学的空间,它既包括着教学方式策略上的开放,也包括着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思维心理的开放,即能够体现教学活动双方思维的流畅性、灵敏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3.教学过程的自然化生成性。智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应充分考虑教与学活动的生成性,并且将教与学的生成性资源有机地纳入教学活动中。 4.教学评价应具有高度的客观性与时效性。对教学活动生成的海量数据,用现代化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进行加工分析,基于数据分析进行的教学决策应不断提升教学评价的客观性。此外,通过自动化的数据分析也应是教学评价具备前所未有的时效性。 5.智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是动态化的课堂模式。语文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发展,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向教学活动中渗透日趋明显的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应超越时空限制,由原本封闭的传送和接受知识,转变成为鼓励动态生成,启发思维的课堂活动。 6.教学评价方面,通过现代技术设备,从主观评价进入到数字化评价:教学过程的全数字化,可提供教师数字化评价体系,而不是当下简单的主观评价。利用“壹学校”云平台,可以进行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也可以同步直播教学过程,或者异步播放教学课程录像,方便其他学生或者学校能够接受同样授课内容与辅导,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化。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仙城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