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夫妻
鞭炮夫妻biānpào fūqī比喻仅按民间习俗操办了婚事,却没有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妇。 ❍ ~不受法律保护。
鞭炮夫妻biānpào fūqī指没有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只按请客、放鞭炮的习俗成婚的夫妻。例如:“南汇县大团乡董村一对同居6年的‘鞭炮夫妻’,日前领着儿子高高兴兴地来到乡政府办理结婚登记。”(《新民晚报》1989.5.31)“《婚姻法》虽已颁布40余年,但年年、月月都仍在产生着大量违法的‘鞭炮夫妻’。”(《中国社会报》1992.1.17) 这种婚姻形式,称作“鞭炮婚姻”。例如:“有个时期沙洋区由于忽视了一孩率和早婚早育,全区非法‘鞭炮’婚姻达3000多对。”(《湖北日报》1991.7.9)“对那些仅按照传统习惯举行过结婚仪式之后即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的‘鞭炮婚姻’和‘酒宴婚姻’,群众也认可他们已经结成夫妻关系的,通过批评教育,……给予补办结婚登记手续。”(《中国社会报》1992.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