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教师引导策略探析 |
范文 | 邱细荣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师;引导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与思想政治课、主题班会课的主要区别在于教师引导的心理价值,它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独特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教师的课堂引导或在浅层次上打转,或只在分享环节体现,或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或流于说教。这样的教师引导不仅无法提升课堂质量,反而会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该如何引导学生呢? 一、紧绕活动目标,确定教师引导任务 活动目标是课堂的指南。教师以目标为指向,设定引导基调,接纳、理解、现场生成,提高引导行为对活动目标达成的贡献度。对于认知领域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对学生的识记要求不多,更多的是期望学生了解、理解某个心理概念。尽管如此,教师依然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概念和心理常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集体分享环节,根据学生的思想碰撞点适时地点出心理学专业知识”。例如,“了解意志品质的特征”的目标要求教师在处理课堂生成时,教会学生从生活经验、表象认知中概括归纳出意志的基本特征;对于情感体验类目标,教师的引导任务在于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通过内容反应、情感反应等技术,澄清、复述学生的心理感受乃至他们暂且无法表达出的感受,最后总结提升,实现触动心灵、转变认知的辅导目标。 二、活动设计层次化,教师引导有梯度 心理活动是教师进行课堂引导的载体,活动设计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引导的成效。如果学生在活动环节参与不够或者体验不深,其分享与感悟很可能就会流于表层,而教师的引导就会缺失根基。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活动不需要太多,但一定要有层次,一步步加强,慢慢触动学生内心,这样他们的体验会逐渐提升,教师的引导就有了“心理场”。例如,为了帮助学生体验付出意志努力后的成就感,有些教师设计了“举手仪式”的心理活动。学生双手向前伸直,与肩同高同宽,身体不晃动,这样保持一分钟很容易,三分钟便觉得手有点酸,10分钟则十分考验学生的意志力。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举手10分钟,他们感受到的是意志努力的艰难,有些学生甚至会选择放弃。而将活动分为三个难度不同的层次,学生体验到的将不仅是任务的繁重,更能体会到做一件事情坚持一会儿容易,坚持到底很难的道理以及战胜自己实现目标的成就感。基于此,教师的引导可围绕三个层次展开。一分钟活动结束,引导学生表达“举手一分钟感觉如何?容易做到吗?”三分钟结束,让学生思考“坚持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了吗?如何处理?”10分钟活动过程中,可先提醒学生时间刚过半,活动结束后引导他们分享“当时间过半时你有什么感受?坚持到最后时你有什么感受?这对你有何启示?” 心理活动与教师引导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有效的心理活动可加深学生的体验,激发其表达欲望,为课堂引导作好心理铺垫。反过来,教师引导可以引发学生的内心感悟,促使其反思心理与外显行为的关系,提升活动成效。 三、巧用辅导技术,凸显教师引导的心理价值 (一)活动环节的教师引导 “活动—体验—分享”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基本模式。活动环节并不意味着纯粹让学生独自活动,教师在一旁“休息”。教师的有效引导在活动环节尤其重要。 1.活动前激发学生的参与情绪 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不是一个思维与解决问题的冷认知过程,而是一个伴有情绪的热认知过程。同样,活动参与也是一个伴有情绪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引导要唤醒学生的参与期待。例如,在“今天你坚持了吗”意志力主题活动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意志品质自测简易量表”。由于测试成绩不同,学生会质疑这个量表的可信度。这时,教师要抓住契机顺势引导:“看着自己的得分,大家或许会怀疑这份量表是否可信,那就让我们通过活动来验证吧。”“当然,如果有的同学为了得到相反的结果,而故意松散参与,验证就不起作用啰!”这样,带着验证分数的心理期待,大部分学生会积极参与,而且在内心会告诉自己要“坚持住”。 2.活动中作支持性引导 在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状态时,教师要积极捕捉微表情和动作,为分享环节的设问理答找到依据,如“小明,在活动中我看到你一直皱着眉头,能谈谈你的感受吗?”“刚才你似乎准备放弃了,但看了看周围同学后又坚持住了,当时有何感受?” 教师可以借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支持”技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方式进行引导,营造安全、接纳的课堂心理氛围。对投入活动的学生投以赞许的眼神,对嬉笑的学生用手势示意其尽快进入状态。教师采用言语方式进行支持性引导时,应注意把握具体化原则,少用概括性语言,把支持建立在具体行为上。例如,在上述课例的“举手”游戏中,很多学生闭上双眼,用意志与时间较量,此时教师应积极强化正向行为:“只要持续地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第二组的同学正努力坚持着,值得大家学习。”“只剩三分钟了,坚持!漫长的七分钟已经‘Hold住了,三分钟算什么呢?”“兰兰和婷婷两个人在互相鼓励,一起坚持,这个方法真棒!” 若出现学生不参与活动或者中途放弃的情况,教师要妥善引导。因为一旦处理不当,这种负性情绪就可能转化为负向自我概念。例如,对不参与活动的学生,教师应问询原因,对其表示接纳认可,同时积极鼓励其参与活动,不强求;对于中途放弃的学生,教师不应批评,要用微笑表示理解,等到分享环节请其谈感受时再作进一步引导。 (二)体验分享环节的教师引导 1.共情 教师在心理引导过程中,要用同理心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从他们的角度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与期待。在设计引导问题时,教师可以使用传达共情的语言,如“你是否觉得自己……?”“按照你的习惯,你会怎样处理?”“你很想坚持,可就在一念之间又放弃了,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为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内心探索,教师可以借鉴内容反应技术和情感反应技术进行理答。如“当时你感到很焦急,所以不顾一切往前冲。现在冷静后下来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这两件事没有必然联系,那你的观点是什么?” 2.重复 重复并不是指教师简单地重复学生说的话,而是以更清晰、更明确、更简洁的词句来重新描述学生所传达的信息,避免因误解导致学生的不信任感或降低其参与的意愿。在体验分享环节,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教师若能巧用重复技术,不仅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观点,还可以起到归纳总结作用,促进现场生成。只是,教师要选取有价值、有必要的信息进行重复,而且复述澄清的次数不宜过多,过于啰嗦,会耽误课堂时间。如“小刚觉得仅是这个活动没有坚持到底,但并不意味着自己没有意志力。其他同学觉得如何?” 3.具体化 有效表扬是教师引导顺利进行的催化剂。教师使用表扬激励策略时要把握具体化原则。抽象概括的赞扬语言会给人客套的感觉,不够真诚,也很难进入学生的内心。具体化的表扬至少要包括以下信息:具体行为或者观点、描述性的修饰词语。如果学生分享参与性不高,可以增加具体化的表扬频率,而且每次表扬的时间、语言、语气要加强,如“这位同学非常勇敢,第一个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很有道理,她说的也是老师想说的。其他同学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吧”。如果大部分学生已经进入分享状态,表扬应简洁,次数相应减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4.自我开放 在师生关系比较融洽的前提下,如在总结提升阶段,教师可以选择时机进行适当程度的自我开放。教师向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特别是亲身经历的事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为学生提供自我了解、思考问题的方法。如“老师也曾经与自己的意志作过斗争。当时我正读初一……”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自我开放时间不可过早,开放程度不可太“过”,要把更多的话语时间留给学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三明,365000)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