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木块大智慧 |
范文 | 胡瑞红 【摘要】“综合与实践”作为小学数学四大板块内容之一,可见它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本文试图以“制作活动日历”为例,从目标制订,活动设计,时间安排,展示评价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见解,从而改善教学现状.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创新意识;教学现状 一、问题的缘起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个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可见对“综合与实践”部分内容的重视.诚然,作为一线教师,这部分内容在课堂内外要开展,而且要精彩地完成! 二、问题的根源 1.考试和作业中受冷落. 2.前期材料准备费时,后期跟进工作费心. 3.现有教学模式陈旧,课堂调控难度较大. 4.评价形式单一. 三、问题的诊治 “综合与实践”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鉴于此,笔者以“制作活动日历”为例,浅谈我们一线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教学. (一)目标制订——强调联系与综合 笔者设计“制作活动日历”教学目标时,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综合运用年、月、日的知识和正方体的特征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探索日历制作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3.获得数学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活动设计——注重实践与体验 具体设计如下: (1)谈话引入,明确问题 ① 出示日历,找日期,明确日历的功能 你能在2017年日历上圈出今天的日期吗?说说日历上能看出什么数学信息. ② 出示活动日历,对比中感受它的优势 教师出示活动日历表示出今天的日期,说说它与一般日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觉得它好在哪里? ③ 引出课题——制作活动日历 (2)小组合作,制作日历 ① 方案的制订 同桌讨论如何分配4个小正方体木块比较合理. 四人小组讨论具体小正方体的每个面如何表示并制订方案. 说说你觉得先制订什么比较方便? 预设:(a)小组合作尝试设计月 思考一个正方体只有6个面,如何表示出12个月?学生尝试在学习单上制订方案,再交流反馈并完善.明确一个面上表示的2个月份,正反倒着写更加清楚. (b)独立尝试设计星期 思考如何在6个面上表示出星期一到星期日?独立尝试再全班交流反馈. (c)小组合作尝试设计日 思考如何在2个正方体12个面上表示出31天?四人小组先讨论,再在学习单上制订方案.全班交流反馈学生的方案,并比较完善.重点交流个位和十位组合的方法. ②制作日历 四人小组完善方案后,分工合作制作活动日历 (3)使用日历,收获体验 摆日期,全班一起摆. 摆6月1日星期四;摆9月11日星期一;摆12月31日星期日. (4)回顾反思,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展示书本表示31天的方法,将问题延伸到课外探索. 笔者认为,这样的设计能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形成思维.在课堂上,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不断地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同桌交流你是如何分配这四个小正方体木块?为什么设计日的时候需要2个正方体木块?这样的问题设置,这样的交流环节,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时间安排——课内外结合,灵活机动 1.课前准备做“足” 笔者在“制作活动日历”第一次试教时就发现课堂上的时间远远不够,因此,在接下来的试教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方案,采用课前提前一个星期布置“长作业”,首先,让学生借助家里的日历、台历、翻历等进行观察对比,说说它们都包含哪些要素?说说这些要素的数据特点.其次,让学生在日历上找出自己的生日,并圈出来.最后,说说小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 2.课后将“成果”延续 (1)思维的延续 笔者通过自己的试教经验发现书本上要求学生利用组合的方法,即2个正方体12个面,每个面只出现1个数,表示出31天的方法在实际课堂教学上难以实现.而这种方法却非常简洁方便,思维层次也较高,那该如何巧妙地处理呢?笔者认为将它延续到课后去探索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一次探索,一次提升! (2)成果的延续 笔者根据本节课内容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布置“小小介绍员”的活动,把自己设计地活动日历的优点和运用价值介绍给爸爸妈妈和亲戚. (四)展示评价——采用多元化形式 “综合与实践”的成果展示也被纳入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因为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分享成果.对成果的评定,要用接纳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尊重学生思维的差异性. 四、结 语 “综合与实践”是学生喜欢的内容,也是教师“头疼”的内容.而只有我们教师真正投入进去探究,才能感受出其中浓浓的数学味和生活味.本文笔者只是通过一节县级公开课,产生了一点小小的感悟,但對此的探究还在继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