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生共情能力及其培养策略
范文

    史晓露

    〔摘要〕近年来,儿童共情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也得到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小学生共情能力的提高对其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品格以及调节自身情绪起着积极的作用。提高共情能力,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亲社会性,改善小学生的亲子关系,提高小学生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学校和家庭应当重视儿童共情能力的培养,通过科学的训练来提升儿童的共情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共情;训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6-0058-03

    共情的概念从出现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社会学、哲学等领域的许多分支学科对共情的概念进行了大量研究,至今仍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对共情的概念基本达成共识,即个体对他人的情绪做出适当的理解和反应。该行为被看成是个体的主动行为,即个体主动进入另外一个人的世界[1]。

    共情能力是一个人情绪智力的重要体现,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共情能力高的人可以较好地理解与感受他人的情绪,在判断他人的行动上更有优势。此外,共情能力有助于促进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以及抑制攻击性行为。

    培养小学生的共情能力,对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优秀品格的培养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都有积极意义。

    一、培養小学生共情能力的重要性

    共情是对他人的内心世界的换位体验,主动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和感受他人情绪。共情作为情感中一种特殊的心理机制,对人的行为有激发、导向、规范的作用,指导着人的行动。除此之外,共情的产生在本质上是主体对实践的感受。简单地说,共情就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共情能够激发出个体积极主动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共情同样具有引导个体行为的作用,能够引导行为个体积极向上的行为。这种积极的引导结合正确的社会参与,将主体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内化为自我的一种优秀品质。此外,共情具有规范和深化人们对道德准则的理解作用,通过对自身以外的他者处境的情感体验,能够更加规范自身行为,从而规范整个社会行为。

    当今小学生家庭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儿童在家庭中得到了过多的关注和照顾,难免形成过度自我中心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对心理健康的发展非常不利,会造成小学生缺乏基本的感恩心理,无视他人的需求。通过共情能力的培养,可以改变孩子的自我中心趋势,培养对他人需求的感知能力,学会关爱、呵护、理解他人[2]。

    小学生共情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增加亲社会行为,还有助于减少个体攻击性行为。具有高共情能力的小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相处,而共情缺失的个体存在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共情能力的个体认识到自身的攻击性行为会给他人带来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会启动自身的共情机制,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后从而抑制这种行为的出现[3]。在儿童阶段,共情能力和攻击行为的相关性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小学阶段培养个体的共情能力有助于抑制攻击性行为。

    共情能力的培养对个体今后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积极促进作用。共情能力是人固有的心理特征,如同认知能力一样,存在高低之分。共情水平高的人往往更倾向于表现出对他人的关爱,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而共情水平低的人,则倾向于表现得相对冷漠。在校学生群体中,共情能力较高的个体在道德判断能力上也相对较高。当身边的同学遭受到不公正的事件时,共情能力较高的小学生会将这件事情感同身受地去判断,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对这件事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判断。艾森伯格认为,共情与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都存在很大的关系。有研究指出,有较高的道德判断水平的个体同样有较好的共情能力[4]。常宇秋通过访谈法研究发现,6~10岁的儿童已经初步具备了道德移情的能力,并且会随着年纪的增加,这种能力也会加强。培养小学生共情能力对良性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的共情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个体的情绪调控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情绪调节和儿童攻击性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研究表明,高共情能力者比低共情能力者有着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5]。Panfile认为,情绪调节能力高的人,共情能力也高,并且有丰富的共情体验。对于小学生来说,较高的共情能力可以缓解自身在受到言语惩罚时的负面情绪,训练自己管控情绪的能力。这样来看,共情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小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全面性的工作,从家庭环境到学校教育缺一不可。

    家庭环境对儿童共情能力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行为特征通过儿童的观察学习和模仿不断影响着儿童。有研究表明,乐于助人的父母,其子女也表现出较高的共情能力,在学校里更乐于帮助别人,积极参加活动,和同学有良好的沟通。相反,不积极助人的父母,孩子更倾向于自我中心,不能很好地顾及他人的感受,较为自私。还有研究表明:孩子的共情能力与母亲的共情能力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此外,好的亲子关系同样有助于共情能力的养成[6]。所以,想要培养小学生的共情能力,父母首先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积极帮助他人、关心他人,通过让孩子感受到助人的乐趣来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此外,父母也要重视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通过自己和孩子的情感共鸣来引导孩子。

    学校的教育训练对小学生共情能力的提高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对儿童进行训练可以提高其共情能力。一些研究者通过情境训练的方法,明显提高了儿童的共情能力。这种训练中用到最多的就是道德困境和角色扮演,主要包括以下三项主要内容:表情识别、换位思考、情绪体验。通过训练发现,儿童的助人行为明显提升[7]。

    研究表明,个体的认知能力和共情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来提高其共情能力。共情能力存在感知觉基础,即想象、注意、记忆。举个例子来说,儿童对某个情境的记忆越清楚,感知越深刻,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倾向于产生较高的共情水平。此外,如同上文中提到的,情绪调节能力与共情能力可以相互促进。情绪调节能力、情绪体验水平均与共情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给共情能力改善提供条件[8-9]。从理论上来说,人们之间的沟通越顺畅,就越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越能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体察对方的情绪。

    三、小结

    小学时期是个体形成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时期,培养小学生的共情能力对个体以后的亲社会行为和自身情绪调节都有积极的作用。现阶段,通过提升认知能力和促进人际交往等办法可以显著提升小学生的共情能力。

    目前,关于共情的研究尚存在不同的声音:有人将共情的出发点看作认知,有人将共情看作是情绪情感范畴的问题;这些争议都推动了共情的研究[10]。亲社会行为与共情能力的关系十分复杂,随着年龄的增长,共情能力是如何发展的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揭示。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們应当关注小学生共情能力提升的背后机制,可借助ERP与fMRI等实验研究探讨共情能力的神经机制,探讨提升小学生共情能力的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Archer,& Richard,L. . Empathy and its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Nervous & Mental Disease,1988,176(10),642-643.

    [2]肖凤秋,郑志伟,陈英和. 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神经基础[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2):208-215.

    [3]任朝霞. 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73-77.

    [4]宋平,张卓,杨波.青少年暴力犯的共情特点及其对罪犯矫治的启示[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4(4):215-223.

    [5]丁芳 . 儿童的道德判断、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77-80.

    [6]刘富丽,苏彦捷. 暴力媒体使用与儿童青少年共情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7,5(10):586-595.

    [7]李荣. 共情能力、情感风格对情绪调节的影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8]朱溆湘,文少司,陈杰,唐宁,洪淼. 中小学生亲子亲合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共情的调节作用[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5(7):45-49.

    [9]陈武英,刘连启 . 情境对共情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91-100.

    [10]张荣臻,曹晓君 . 幼儿共情的研究综述.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3(6):23-32.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编辑/于 洪 终校/肖亦华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