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药房管理方法分析
范文

    冯明霞

    

    

    【摘? 要】目的:研究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药房管理方法。方法:本文所选实验对象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重要制剂临床运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98例。分析患者所表现的临床不良反应以及药房管理办法。结果: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多为老年人和儿童;其中引发不良反应占比较高的是药物静脉注输方式,多表现在神经、皮肤、消化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经对症治疗后,未出现死亡。结论:中药制剂临床运用中会发生诸多的不良反应,其与患者的年龄、药物因素以及静脉注输类药物的使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医院需要加强对中药制剂的管理工作,有效的预防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率。

    【关键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药房管理

    【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124-02

    伴随着医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利用生物制药技术生产出中药制剂这类药物制剂,其可以将各中药材的治疗效果充分的发挥,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方式结合西医药物,将中药制剂的药效充分的发挥,实现整体治疗效果的提升。目前随着中药制剂药物在临床中不断的被使用,使得中药制剂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被凸显出来,影响着中药制剂在临床上有效的运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1]。为了实现中药制剂在临床上广泛的运用,需要加强对中药制剂造成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进而找出治疗措施,降低不良反应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药房管理的方式,预防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本文分析研究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药房管理方法。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实验对象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重要制剂临床运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98例。男性患者为56例,女性患者为42例,最小年龄为7岁,最大年龄为78岁,所有的患者均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分析患者所表现的临床不良反应,找出造成不良反应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及总结药房管理办法。

    1.3统计学分析

    将本文所收集的数据均纳入到SPSS21.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数据相应的处理,并且结果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多为老年人和儿童;其中引发不良反应占比较高的是药物静脉注输方式,多表现在神经、皮肤、消化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经对症治疗后,未出现死亡。

    3 讨论

    3.1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因素分析

    患者在采用中药制剂治疗后,会因为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促使患者出现部分的不良反应事件,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认为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如下:

    (1)患者年龄因素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知道,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主要使得老年人和幼儿产生了不良反应,占比就比较严重。患者年龄的不同,其对于药物的敏感程度以及耐受程度都有所不同,如果用药方式不被明确,生理反应不明显等症状,促使患者出现用药过量的不良反应[2]。

    (2)中药制剂中药物毒理反应较大

    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药物的选择,以及药物剂量的确定。如果药物使用过量,则会使得患者出现较大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另外,应将患者病情情况掌握、患者禁忌症信息掌握,如果不能及时明确给予患者使用中药制剂则会诱发不良反应。

    (3)静脉注输类药物的应用

    中药制剂由于储存不当,则会影响到药剂的质量,在临床使用上,可以引发患者的不良反应。而且受到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不明的影响,患者会因为药物性质的改变,诱发不良反应。

    3.2中药制剂的管理办法,有效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3.2.1建立患者用药信息档案

    患者因为自身因素,对于药物制剂的敏感程度和耐受程度都不一样,因此在对患者使用中药制剂时,需要对患者的就诊时所用药物信息、病情信息、过敏药物史等基本信息资料进行有效的记录。随后医师依据于患者用药信息档案内容对患者进行中药制剂的开具,并且向患者详细阐述中药制剂的用法与用量,从而提升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在选取静脉注输中药制剂时,需要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3]。

    3.2.2确保药物质量安全

    利用生物制药技术所生产的中药制剂药物,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增加了对储存环境的要求。因此,在药房管理方面,要根据各类型中药制剂储存要求进行药物的保存。即调整储存环境的温湿度、遮光度,有效的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避免中药制剂出现药物性质改变的现象,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另外,还要加强中药制剂入院前的审核工作,确保药物来源合法,药物质量达标,进而确保药物质量的安全性。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工作,其主要内容为指导患者明确药物服用时间、药物剂量、中药煎煮方式等内容,提升用药的安全性,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3.2.3药物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观测

    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制剂的静脉注输药剂时,需要详读药剂的说明书,明确药物配伍禁忌,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临床表现症状,科学合理的选择静脉注输药剂。从而有效的避免各类药物禁忌反应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在临床中,针对未明确不良反应的静脉注输药剂使用中,需要密切关注在30min-60min內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现象,需立即停药,同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缓解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中药制剂临床运用中会发生诸多的不良反应,其与患者的年龄、药物因素以及静脉注输类药物的使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医院需要加强对中药制剂的管理工作,有效的预防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莫望春,汪锦飘.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的分析及相关药物管理方法的改进[J].中医药导报,2018,24(13):62-65.

[2]????? 戚发恒.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药房管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5):98-99.

[3]????? 毛春红.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药房管理方法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4): 1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