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思考 |
范文 | 申自强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业需要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认真研究个体差异,从学生完成作业的各个环节等角度,寻找优化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在作业讲评过程中,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水平,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作业动机,这样可以起到促进不同层次学生作业水平提升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3B-0100-02 高中数学作业是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数学教师了解课堂教学效果、进而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尤其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重心日益向习题研究倾斜,在保证新知识构建的基础上,如何发挥数学作业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值得数学教师认真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分层作业的思路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对分层作业的策略深入思考。 一、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作业分层策略 分层首先要面向学生,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不同学生在数学作业中的表现各有不同,为了便于行文及同行理解,笔者这里借鉴传统的分层方式,将学生分成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差异,根据这些差异设计作业是极为重要的。我们通过“函数与方程”的知识来说明这一策略及其实施要点。 “函数与方程”这一板块,知识点分布广泛,考点也非常丰富,涉及求函数中相关量的取值范围问题,涉及探究函数的零点、图像与方程的根的关系,还涉及函数是否存在零点的判断方法,更涉及不同函数的图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类知识的掌握中,会出现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以求取值范围为例,我们曾经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函数若时,≥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结果不同层次的学生出现的问题是不同的:大部分学困生(不会的除外)在遇到这个问题时,常常会根据题目中的≥0,通过△值去求得a值的范围;部分中等层次的学生则会根据题目中的“时,≥0恒成立”这个条件,通过列方程的方式得出a的取值范围;而学优生相对出的问题要少一些。 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做一些过细的工作,即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特点,去进行分层作业的设计。笔者设计的方式是:对于学困生,作业主要面向求函数取值范围的基本题目进行设计,旨在促进学生对最基本的求函数取值范围的解题思路的掌握;对于中等生,设计的则是层次较高的求函数取值范围的作业,难度是在学困生作业层次的基础上提高一层,重在函数中变量的关系发掘;对于学优生,通常是以高考原题的变式题作为作业。通过这样的分层设计,作业与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非常适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基于学生作业过程的系列分层策略 在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从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角度进行了思考,结果发现学生的作业过程中,存在着或隐性或显性的作业思路,有的学生作业目标明确,有的学生则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学生在作业的时候有隐性的分层意识,比如:先易后难的策略;有的学生则是通过自己的作业完成过程去发现在学习中的不足,然后,寻找作业进行训练以弥补知识短板;有的学生在寻找帮助的时候,也有分层意识,他们能够基于自己的解题经验初步判断作业的难度,然后选择不同的伙伴进行互助学习。于是笔者萌生了基于学生的作业过程(环节)去进行分层作业设计的思路。后来看到有同行有相似的思路,有同行归纳总结出在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中,可以尝试作业分层设计的学生分组、目标分层、分层作业、分类辅导、分层测试、分别评估等六项基本策略。 这一策略运用的具体方法重点面向学困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以目标分层为主要作业设计思路,让学生在完成基本题目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判断作业难度的基本能力,进而生成学习的驱动力。 这是笔者在本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收获,坦率地说,进行分层作业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想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因为平常的作业对他们来说不具有适切性。但是,传统的分层作业更多将落脚点放在学困生完成哪些作业上,从实践的效果来看,这实际上有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嫌疑。因为学困生表面的困难在于作业不会做,而更为根本的困难在于他们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哪怕是遇到最简单的题目,也没有解决的动力——相信许多数学教师有这样的经历!因此我们面向学困生设计分层作业,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尤其需要治本。但这个治本的策略不能是空洞的理论说教,更主要的还是要通过作业设计的方式,让学困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步生成完成作业的动机,形成清晰的作业目标认知。 在实践中,我们也瞄准学生作业过程的另一个环节进行了思考与尝试,这个环节就是测试环节。因为我们发现,如果分层作业到位而测试跟不上,那么,学生在测试的过程中很难体验到成就感,不利于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持续。于是我们尝试在测试的时候,除了延续已有的对测试题进行分层标记,还从分值的角度作了一些改变,从而,让学困生在测试中能够得到一个较好的分数,这在客观上也使分层作业的功效发挥更加充分。 三、基于学生作业需要的评讲分层策略 在实践研究中,笔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业需要进行了研究,结果也是颇有收获。统计结果表明,学优生的作业需要,主要表现在寻找解题成就感上,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较难的题目,他们还常常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进行发散性思考,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树立数学学习信心,进而为面对不同层次的考试提供心理支撑;而中等生的作业需要显得有些不同,他们作业动机相对不强,但在面对作业时有基本完成作业的想法,他们在挖掘题目上缺乏动力;学困生反而有些不同,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有学习动机,但苦于基础较差、学习不得法,表现得徬徨。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需要,笔者以为要想寻找突破,可以在作业讲评上花功夫。因为数学作业讲评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也是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笔者的做法是这样的:对于学困生,分层评讲的策略主要体现在学习方法指导上,一个最常用的做法是在教师评讲了一批作业后,要让学困生将解题过程重新写出来,有的时候甚至还需要重复一遍,这样评講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完成作业、解答习题的感觉,事实证明这样的感觉对学困生完成作业的心态非常重要。而这一策略如果运用在中等生身上,则可以对解题方法进行细化,让这个层次的学生就解题思路与方法进行深加工;面向学优生时,评讲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对作业中的重点题目进行变式(有时候也可以设计一组变式题作为作业),以拓宽他们的解题思路,提升解题水平。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通过对分层作业的设计策略的探究与优化,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宽学优生的解题思路,提升学困生的作业意识。依据这一思路去进行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的优化,方向是正确的,成果是可以彰显的。 参考文献: [1]陆丛林.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典、广、分、活”——以线面、面面间的平行关系为例[J].中学数学,2016,(23). [2]戚群英.浅谈高中数学分层作业的合理设计[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27). [3]贾国富.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基本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3). [4]张科.学习小组模式下高中数学分层作业的分层讲评策略[J].福建中学数学,2015,(5). [5]李良红.英语作业设计及评价初探[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6]赵惠.学困生家庭作业布置的困境与出路——基于上海市某中学的实证调查[J].基础教育参考,2008,(10). [7]杨美霞.基于校本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J].高考,2018,(35). [8]张文华,蒋振业.浅谈农村中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实践与研究[J].教育革新,2017,(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