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代际传承研究
范文

    

    

    摘 要:全球化、信息化与现代化,带来少数民族文化代际传承变化。人口流动与生计转型带来的民族文化变迁,引发少数民族文化代际传承的“颠覆”,代际传承渠道和方式发生了逆转。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普及,造成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流失,少数民族文化代际传承出现“断裂”或“裂变”。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传递,文化代际传承是关键环节。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新技术,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主体文化的凝聚力与边缘文化的向心力,注重民族文化创新。在文化代际传承中,各民族间“互惠互利”共生互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关键词:文化变迁;代际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文化反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1B-0004-05

    2020年春节,徐峥的一部电影《囧妈》,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亲代与子代的代际隔膜。它既是电影,也是现实!当妈的理解不了自己的儿子,儿子也无法理解当妈的为什么不乘飞机去俄罗斯,偏要长途跋涉坐着绿皮火车奔赴莫斯科,自己搭上巨款去参加所谓的国际演唱会。就像电影中徐伊万多次对他妈说的那句话:“妈,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啊?”在观众眼里,神经质的妈,没正形的儿子,当妈的关心儿子,却关心不到点儿上!总是以家长的好心权威去关心儿子!上演了一场缺乏沟通和理解的代际悲剧。虽然电影结尾以两代人的理解而告终,但电影却真实地反映出当下亲代与子代无法沟通与理解的现状。

    古往今来,文化传承尤其是物质文化传承都是由父及子,由师及徒,这是传统而古老的传承方式。早在1947年,费孝通在《乡土中囯》中写道:“如果社会变动得慢,长老权力也就更有势力;变得快,‘父不父,子不子的现象发生了,长老权力也随着缩小”。①仅仅半个世纪,谁也不曾想到,急剧的社会变迁将一个崭新而陌生的世界提前推到了人们眼前,文化传承的方向和方式就发生了像费孝通先生描述的那样的变化,一个“父不父,子不子”的时代真正来临。

    信息技术革命引发了文化传承的巨大变革,大众传播媒介在给人们带来海量信息时,也改变了人们接受新信息、新观念的渠道,改变着人类社交的新的行事方式,文化传播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在新技术和互联网的催生和影响之下,少数民族文化代际传承出现了与传统文化传承截然不同的渠道与效果,因而表现出的特征也与旧日不同。自然,文化变迁始终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文化代际传承也不可能消亡。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各民族之间不可能再互相隔离、各自封闭地发展,各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互相开发和包容交融,这已成为当今各民族文化变迁的必然趋向。但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让不同地域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能够沟通与交流,互动与融合,形成全球化文化的多样性局面,这将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努力中,文化代际传承将是不容忽视的力量和渠道,各民族文化在代代相传中逐渐相融,实现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繁荣,这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想境界。

    一、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少数民族文化代际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少数民族特别是有着本民族语言的各民族,却对多元化的社会变迁不适应。年轻一代本应承担文化传递的责任,然而家庭、社区的民族文化式微以及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的影响,促使年轻一代更多地追逐着外部的生活方式,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逐渐淡漠,甚至抛弃本民族的文化和习俗,这样加剧了少数民族文化的衰落。

    迅疾的文化更迭和社会的转型发展,“文化反哺”已是极为普遍的代际现象,传统的代代相传模式被打破,文化代际传承发生了“断裂”和“裂变”。社会、家庭、族群中的代际冲突越演越烈,亲代与子代文化传承关系的颠覆成为当下令人困惑的议题,文化代际差异引发的代际纷争,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已经是无法避免的社会现象。70后的崛起,80后的成长,加速了文化代际传承的“颠覆”与“革命”。子代与亲代争夺话语权已经是不争事实,在这场“毫不留情的颠覆”中,社会转型时期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已经来临,少数民族文化代际传承的新格局悄然形成。

    身处大杂居、小聚居的文化环境中,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的分布具有“广、杂、散、偏、弱”等基本特征,受自然、社会、经济、政治、人口、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散杂居民族问题具有的普遍性、广泛性、敏感性和联动性等特征,在内蒙古蒙古族聚居地区同样显现。研究“互联网+代际”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变迁,探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文化代际传承变化,分析城镇、嘎查村等蒙古族文化代际传承中出现的新问题,关注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面对社会变迁与文化变革的心理调适,提出切实可行的文化传承与民族文化保护措施,是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领域亟待考量的问题。

    国外学者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人口學、传播学、伦理学等不同视角对代际关系进行了多元化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文化与承诺——论70年代人之间的新关系》中指出:“当今世界的代与代之间的矛盾冲突,既不是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差异,也不是来源于生物学方面的差异,而更重要的是缘于文化传递方面的差异。”她提出了著名的“三喻理论”,即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为我们研究文化代际传承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托。①

    梳理国内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国内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于以下两方面。

    (一)讨论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原因

    潘海莉从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文化变迁、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等相关理论为依据,分析蒙古族文化发生变迁的轨迹、原因,认为国家力量和文化环境是文化变迁的主要动因。②另有研究者认为,少数民族文化随着历史潮流的发展必定会迎合国家主流文化,实现和而不同,找到文化认同感。韩旭其以兴蒙乡蒙古族为例,研究蒙古族在历史环境中的文化变迁,并提出:在变迁过程中,发生了特有的“文化回归”现象,形成了经济多元、文化多样的变迁特点。最终形成了“美美与共”的多元文化和谐一体的文化格局。③

    无论是哪个民族,文化变迁都是必须面对的必然趋势,随着历史的发展潮流,哪一种文化都会向前发展,这是一个 “新陈代谢”过程。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主要集中在:一种集中在文化流失和恶化,一种集中在并非文化流失而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或是一种前进和发展,在这其中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实际有效的措施。

    (二)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路径

    我们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最终的落脚点将是少数民族文化如何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再创辉煌。因此,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又有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即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路径研究。其中一方面研究致力于使少数民族文化流失问题的严重情况得到缓解甚至得到解决。林庆、李旭提出,在不断变迁的社会中,某一民族的传统文化恢复到其繁荣时期,是与现实相悖的,他们认为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应从生存论与意义论两个角度出发,即少数民族文化只能依附于主流文化的边缘文化存在,或是可以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与个人信仰层面展现出其价值。④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在城市化浪潮中找到一种新的发展形势。杨蕴丽提到城市化对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乌珠穆沁蒙古族为例,提出他们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依然自觉地保护、传承与发展着本民族传统文化,他们的行为对于少数民族的内向传承和外向拓展提供了经验借鉴。⑤

    从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路径的相关文献中可知,从国家到社会再到个人层面,都关注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忧患意识无论是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还是国家整体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是很重要的。同样,对于蒙古族文化的发展路径,也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以上相关文献研究中可以看出,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前景,学术界给予了相当高的关注,并且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是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路径与前景的相关研究中,多是以宏观角度分析文化发展趋势,微观层面的具体措施或者法律保护条例还不完善。笔者将结合调研情况,根据文化代际传承具体情况,尝试探讨具体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策略与可持续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路径选择的问题。

    二、少数民族文化代际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新技术革命能促使文化更新,但也有碍于文化代际传承,甚至削弱代与代之间的认同与凝聚。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经历了几代更迭,民族文化有了长足发展。但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年轻一代迅速地融入信息化大潮中,造成蒙古语言交流圈日渐萎缩。由于民族语言的弱势,横亘在代际间的“数字鸿沟”就像一个巨大的马拉加斯加海峡,难以填平,代际冲突时有发生。代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那么研究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文化反哺现象,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内蒙古。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城乡之间的交流融合、生态移民的出现,使代际鸿沟越来越大,蒙古族文化代际传承出现了新现象。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代际传承研究,有利于对珍贵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和保护,有利于蒙汉民族文化融合与共享,符合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战略需求。

    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文化代际传承情况,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发放问卷,深度个人访谈和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区(市)3345个个体样本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分析,比较内蒙古地区省市城市、旗县、乡镇(嘎查村)蒙古族使用传播媒介情况,分析了内蒙古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代际传承情况,并提出了契合本地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的具体措施与设想。

    (一)基础数据描述

    调查内容主要集中于使用本民族语言、蒙汉通婚情况、对子代受教育程度期望、文化反哺、民族习俗等方面。发放样本3500份, 收回有效样本3345个,分析中剔除了无效部分,实际应用了3342份样本,样本真实有效。

    1.年龄分布情况。

    在3342份调查表中,10~19岁之间181人,占5.42%;20~29岁之间1442人,占43.15%;30~39岁之间1260人,占37.70%;40~49岁之间443人,占13.26%;50~59岁之间16人,占0.47%。调查样本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39岁,占比达80.85%。

    2.学历及受教育程度。

    在3342份调查表中,小学及小学以下学历者134人,占4.01%;初中学历782人,占23.40%;高中或中专学历者1599人,占47.85%;大专学历者616人,占18.43%;本科及研究生学历者296人,占8.86%;博士及博士后18人,占0.54%。调查样本的学历集中在高中或中专人数较多,比例达46.42%。

    (二)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的问题

    笔者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如下问题。

    1.民族语言文字应用范围狭窄。

    在3342份调查表中,对语言交叉使用情况作了详细统计。在蒙古族人群中,年龄越长普通话掌握程度越差,但使用本地方言熟悉,这部分人群占62.50%;20~29岁之间的人,掌握蒙古语和普通话者占66.85%。配偶为蒙古族的人群,使用蒙古語为100%;配偶为汉族的,有50%会使用当地汉语方言。

    通过调查研究,大多数人可以掌握蒙古语和普通话,占45.90%。而只掌握普通话的人最少,占11.85%;10~19岁的人大多数只掌握蒙古语,占88.95%;20~29岁的人大多数可以掌握蒙古语和普通话,占66.85%;30~39岁的人大多数对于蒙古语、当地汉语方言以及普通话掌握程度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人主要掌握蒙古语、当地汉语方言。

    通过对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通辽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苏金宝力格嘎查的实地调研、文献收集与问卷数据统计,结合深度访谈内容等进行比较分析后,笔者发现,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群众热爱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代际传承意识鲜明,民族文化代际传承现状整体情况良好。绝大部分蒙古族群众能够坚持民族自觉性,自觉维护本民族文化传承,主动参与本民族文化活动,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中,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但也存在因不同原因而导致的传承削弱现象,主要原因是民族意识淡化。当然,在文化变迁和社会转型期,出现一些杂音在所难免,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成为制约民族文化代际传承与发展的困扰。

    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语言文字的出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有了语言文字我们开始记录文明,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我们文化中开始有了先人优秀的文化记忆,语言文字一直是我们传承文明的重要组成工具。因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被我们保护和应用,这是每一个语言工作者、语言应用者必须担当的历史使命。作为内蒙古本土人,更应该保护蒙古族语言文字。蒙古族语言文字是记载蒙古族文化的重要工具,更是蒙古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然而,通过文献整理和实地走访发现,一方面内蒙古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社会的环境影响,民族交往的历史时间越长、程度越深,文化融合的现象就越明显,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冲击,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应用方向狭窄,发展路径受限,语言文字覆盖面日益变小,语言文字影响力逐渐下降甚至流失等明显的现状。

    (二)民族语言文字流失现象明显

    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语言文字流失的主要表现为:语言文字使用时串用现象明显,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不足。以巴彦淖尔市地区的访谈为例,蒙古族群众运用蒙古族语言文字时具有明显的蒙古语和汉语交叉使用的特征,这种交叉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可以称为蒙古语汉语串用。在语言表达中时常出现蒙古语词汇和汉语词汇杂糅的现象,甚至用蒙古语的音调说汉语。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此类情况在城市蒙古族或旗县区蒙古族中出现的几率更高。产生这种情况,一方面可以说明牧区的蒙古族群众汉语应用能力较城市蒙古族群众稍低,另一方面也说明生活环境和城市化确实会影响蒙古族群体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为了更好地交流,城市地区蒙古族群体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视程度更高,自觉性稍低。这一鲜明的问题成为巴彦淖尔市地区蒙古族语言文字发展的重要障碍,部分蒙古族群众也开始为本民族语言文字传承感到忧虑。

    案例 1:A.女,蒙古族,兴安盟人,27岁,教师,受蒙古语和汉语授课教育,硕士研究生学历。在谈到蒙古语汉语串用的问题时,她说道:“现在我说一句日常一起去吃饭的话,你(指采访者系汉族)都能猜个大概,都能明白,差不多说的就是蒙古语调儿的汉语了(指用蒙古语音调发出的汉语,汉语说出来听着像蒙古语),知道这样不好,有时候也努力用纯蒙古语说,但是说着说着又成了老样子,这样以后孩子也教不好,我这种情况再嫁一个汉族小伙子,在家都不说蒙古语了,孩子就直接是汉族了,我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①我们可以从受访者得知,她已经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流失有了危机意识,这不仅是对孩子未来语言应用的担忧,更是对蒙古族文化传承表现出的一种担忧。

    案例 1 中受访者所担忧的问题中还提到了跨民族通婚对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带来影响的可能,尤其是民族家庭环境对语言环境缺失带来的影响。这也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流失的重要原因。

    (三)民族语言教育缺失

    传承语言和文字的环境不外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方面。语言和文字不仅仅是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工具,更是得以发扬自身文化与价值观、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而语言文字想要被保存,更好的做法就是应用,只有维持良好的语言应用环境,语言文字才能更好地实现代际传承,而语言文字的代际传承环境的维护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

    (四)民族意识逐渐弱化

    民族意识渐弱主要表现在家庭语言教育环境的弱化,在文化代际传承中,往往最需要依赖家庭常规能源之间的教育和交流,家庭语言教育是我们影响下一代文化传承、价值观继承的最重要的途径。但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家庭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中,缺失家庭语言教育。

    案例2:B.女,29 岁,4S 店会计,汉语大学本科学历,受汉语授课教育。当谈论到子女语言教育时,她说道:“肯定选择让孩子读汉族学校。”在问其原因时,她继续说道:“我们自己就是读汉族学校的,家里父母用蒙古语进行交流时我就能听懂,但是一般我就用汉语说,他们也都听得懂,我爱人就是个纯纯的汉族人,孩子读蒙校的话他学的东西我们都教不了,也挺麻烦,所以打算让孩子读汉校,再说汉校学的东西多,以后不管做啥也是不会不知道。”? ①

    案例2的受访者从小接受的是汉语教育,但家庭是蒙古族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使用蒙古语,但社会交往中同学、同事多数是汉族,因而在日常交往中使用汉语,她亦如现代化进程中多数的在城市中谋生的蒙古族青年,蒙古语交流只能缩小至家庭成员之间,他们是蒙古族新生代的成员,未来蒙古族文化靠他们来传承,但他们自身语言应用范围之小实在堪忧,蒙古文字与书面用语已经在这一代蒙古族成员中逐渐流失,而这一代蒙古族成员的孩子是否会使用蒙古语言和文字,就取决于他们的家庭成员是否使用蒙古语,否则仅有的语言交流领域也会流失,他们的子女会使用蒙古语言和文字的几率就会小之又小。

    三、改善民族文化代际传承的建议和措施

    (一)重视民族教育,拓宽语言文字应用范围

    如表2数据显示,亲代学历及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子代受教育程度及文化传承期待越高,学历与受教育程度对文化的代际传承期望呈现正相关。

    亲代是大专及以下学历者,对子代掌握蒙古语的期待主要集中于能说会写即可;亲代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对子代接受教育程度与知识水平有更高的期待,说明学历和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子代接受教育程度与期望值越高。文化水平与知识水平越高,对本民族文化传承能力越强。因此要重视民族教育提升本民族文化传承能力。

    民族教育的发展高度决定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平稳,就需要保证民族地区民族教育受到足够重视。提高民族教育是民族发展策略之一,更是民族文化繁荣发展道路上一直坚持的重要方针政策。笔者认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保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代代相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至关重要,应该作为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场域来建设。

    笔者认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代际传承离不开家庭、学校及社会的高度重视。民族教育要成为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领域,国家已经在民族教育方面做出切实可行的規划和具体措施,因此,对于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代际传承就需要各方都贡献力量。民族教育不应仅仅是依赖于学校教育,更要家庭、社会共同关注,语言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统一认识,共同行动。

    2.提升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间文化交流。

    发放问卷调查样本1000份中间,蒙古民族与其他民族交流过程中,蒙古族本民族之间交流者占26.61%;与汉族交流者占21.1%;既与蒙古族又有其他民族交往者占52.29%。经分析发现,民族因素对人群交流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52.29%的人群均有非本民族的朋友,证明内蒙古地区民族间交流畅通,不存在民族偏见或者民族文化保护主义。

    根据调查和数据统计,内蒙古地区多数人群对蒙古族文化表示很感兴趣的占69.72%,不感兴趣的仅占12.84%,并不受民族因素限制。根据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下的人群多数认为不存在民族文化消退的现象,认为民族风情很浓。所有教育程度的样本中均有20.75%的人认为存在文化消退。

    根据调查和数据分析,宗教信仰在蒙古族的文化中对人们的吸引力最大,占33.94%;其次为传统节日,占22.94%,其中对马奶节最为了解。蒙古族的文化事业在一步一步做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46.79%的人能够感觉到身边的民族风情很浓,有21.1%的人感觉不到这种文化的存在,有32.11%的人不太关注这一方面的内容。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汉族文化或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影响;与某些大都市的生活格格不入而被淘汰;发扬民族文化商业化倾向。我国蒙古族文化发展至今,多少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有相当一部分蒙古族文化被汉化,为了减缓这一“趋势”,保持蒙古民族特色,蒙古族同胞应该自信、自立、自强,为本民族文化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利用网络媒体,拓宽文化传播渠道

    笔者在对少数民族运用媒体接收信息情况进行调研并对省级、市县旗区、村(乡镇)及苏木进行对比时发现,在省级城市中,少数民族群众通过广播、电视接收信息者比例高达71.43%,通过报刊接收信息者占54.29%;区县级通过电视、广播接收信息者占35%,通过报刊接收信息者占60%;而在乡镇苏木通过报刊接收信息者占50%,通过电视接收信息者占40%,几乎完全不接触者占50%,通过网络及社交媒体接收信息者占60%。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在县级以上的区域传播文化,民族文化的传媒形式更加多样,广播电视、报刊是主力。但在乡镇苏木等基层地区,网络等社交新媒体已经成为传播民族文化的主力军。因此,在文化代际传承中,我们着力利用年轻一代喜欢的网络媒体,用受众喜闻乐见的众多传播渠道传播本民族文化。

    四、结束语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不论社会发生过怎样的变化,文化传承方向总是从上一代人传向下一代人。在家庭内部,亲代总是扮演教化者的角色,子代总是扮演被教化者的角色。然而,这样的延续和历史,在互联网时代被彻底颠覆。

    笔者认为,民族的融合实际上就是文化的融合,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时代变迁大潮中,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寻找一条适合新的形势和国际化有效传承途径,使少数民族文化流失现状得到缓解甚至得到解决。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传递,代际文化传承是最为关键环节。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内蒙古蒙古民族文化代际传承研究”(NJSZ16323)研究成果。河套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研究中心”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敏霞(1964~),女,教授。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人,河套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主任。研究方向为传播学、社会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村中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美]玛格丽特·米德,周晓虹、周怡译.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3]潘海莉.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J].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19,(6).

    [4]韩旭.交往交流交融:兴蒙乡蒙古族文化变迁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2019,(6).

    [5]林庆,李旭.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前景[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6]杨蕴丽.城市化进程中的蒙古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以乌珠穆沁文化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①[美]玛格丽特·米德,周晓虹、周怡译.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5-86页.

    ②潘海莉.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J].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19,(5).

    ③韩旭.交往交流交融:兴蒙乡蒙古族文化变迁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2019,(6).

    ④林庆,李旭.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前景[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⑤楊蕴丽.城市化进程中的蒙古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以乌珠穆沁文化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