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历史课堂与微课教学的有效结合 |
范文 | 唐明圣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新课标的改革也在不断加速推行着。现阶段,我国各个地区的各个中学课堂里几乎都已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为了更好地顺应当前时代对中学教学提出的要求、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对初中教学提供的方案,许多历史教师都在积极地使用着多媒体设备,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微课作为互联网教育体系中一个热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工具,与初中历史课堂完美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微课教学;集中精力;丰富知识;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0-061 历史这一学科在初中阶段是以开卷形式考察的,与其他闭卷考试的学科相比,学生显然不够重视历史课的学习,他们在课下往往不会去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应当把握住学生这一特点,既然绝大部分学生在课上会好好听课,那教师势必要构建出一个高效的课堂环境,以使学生能真正学有所获。微课视频就是实现高效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初中历史课堂与微课教学的有效结合,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集中學生课堂精力 在以往的历史课上,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而言是比较传统的,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将课本上的知识一股脑儿地传授给学生。这种授课方式虽然可以把教材上的内容教授全面,但在当前阶段,灌输式授课的形式枯燥,学生的听课效果自然是不够理想的。教师在课上利用微课视频授课与灌输式教学不同,运用微课视频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这对绝大部分学生而言,都是有新意、能够与时俱进的授课方式。并且很少有教师会在课上让学生看视频,所以,历史课上教师播放微课视频有助于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从而更好地集中学生在课上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一节时,我先给了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浏览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浏览的过程中,我打开了多媒体设备,并将本节的微课视频设置成了全屏未播放的状态。在学生浏览完成后,我先针对教材上的第一个知识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让学生勾画出了书上的一些重点内容,如:我国境内确认最早的古人类为元谋人。在将本节课的知识都串了一遍并让学生把知识点都勾画完成后,课上时间只剩下不到一半了,班上有些学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走神现象,开始做起了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于是我播放了屏幕上的微课视频,全班学生一看到视频,那些走神的学生的精力又被吸引了起来,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能得到集中。视频讲述的也是这一课的知识点,学生刚刚已经从教材上有所了解了,这下又在视频中回顾,不仅可以使学生继续保持好听课的状态,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浓缩,除此之外,还有世界历史。几本薄薄的书就能讲述完如此悠久的历史,显然,教材上的很多史料几乎是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去介绍。但教师在授课时,不应该像教材上一样讲述的简短,教师往往会结合课外搜集来的史料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辅助学生去理解相关知识。如今,微课教学也能达到这个目的。微课的特点十分明显,它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视频中在围绕某知识点进行讲述时,还会加入一些史料以及图片,这些史料是教材上没有的,这不仅能够成为教材上内容的佐证,同时还可以辅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某段历史。另外,微课视频是用各种软件制作而成的,它有声音、有图像,甚至有的还插入了视频,这些都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够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这一节时,以往我都是在备课时借助互联网搜集夏、商、周青铜文明的史料,将其做成PPT后,在课上让学生阅读。这种教学方式虽也达到了丰富教学内容目的,但需要花费我大量的时间去准备,而且当前的学生更喜欢通过一些直观的方式去了解史料。于是,我改变了之前的教学方式,开始在互联网上寻找与本课相关的微课视频。网络上有许多名师制作的微课视频,我观看这些视频后能从中了解到许多史料,而且这些视频讲述的史料要比我自己搜集的更加全面,除了文字外,还会有证明历史真实性的文物图片,比如司母戊鼎的图片、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散片的照片等等。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学生对青铜器和甲骨文能有更深刻的了解,他们对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也会更加清楚。 三、优化课上时间利用 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结合微课视频进行教学的优点是更加显而易见的。历史教师在教学某个知识点时,如果单纯地依靠口授,可能会花费课上较多的时间才能保证讲解的十分透彻。然而,利用微课视频授课只需要花费较少的课上时间就足矣了,一个微课视频的内容少而精,它们集中了相关知识点的很多问题,通常不会超过10分钟,这非常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十分适宜在课上播放。如此以来,一节时间有限的历史课就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教学效率提高的同时,教师的工作压力也能减轻不少。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这一节时,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需了解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但教材上只重点介绍了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以及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我在课上每介绍一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就要花费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讲完老子和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后还需要将墨子和韩非子的相关内容讲授清楚,这就占用了课上一大半的时间。如果班上的学生不认真听课,我还要维持好班级秩序后再去教授,这对课程进度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优化课上的时间利用率,我提前在网络上找到了一则微课视频,该视频讲述的是百家争鸣时一些主要的政治主张、各家代表人物和学术成就,只需要8分钟就可以将这几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概述完成。在课上播放了这则视频后,我只需要再对视频中没提到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即可。运用微课视频授课,只需要花15分钟就能全面地讲清楚。剩下的课上时间我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去认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的思想了。 总而言之,在教学初中历史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因为要在课上播放微课视频,就减少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始终以生为本,依旧要认真备课,使微课视频能与课上的口授完美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才会在学习历史时感受到探究历史的乐趣,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更加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进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阴靖娜.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28) [2]张智.试论微课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才智,2016(2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