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教育教学生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范文

    覃晓敏

    摘要: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否将核心素养由理论转化为学生融入社会、胜任工作乃至具备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教学与生涯规划相结合的融入式课程组织方式显得尤为必要。鉴于此,本文对高中历史教育中生涯规划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涯规划;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321

    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提前将人生的重要职业规划,进行系统性、全方位设定,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实现自身的职业梦想。所以,越早建立职业规划,一个人的健康发展就越明显。如今的高中时代,不少学生参加完高考,对于未来人生规划,一片茫然,这是高中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所在,缺少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足够渗透。另一方面,随着高考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不断增强,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职业规划教育和当前课程相结合,造成二者关联性不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此,急需要改变这一现象,重新塑造高中时代正确的生涯规划教育。

    一、规划职业生涯的意义

    在自然生命成长的阶段,在奋斗的过程当中,自我创造及设计是一个人的生涯发展。本文所说的职业生涯规划,能让个人充分的分析环境,确立个人的发展目标及正确选择职业,通过科学的规划有效措施,努力获得人生的快乐及事业成功等。这是社会发展进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所在。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现如今的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个相对持续的体系工程,不但是学生本人的事情,更是整个社会发展和和家庭学校等息息相关的。在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开始规划,在这其中,家长、学校、教师及学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所在。在当前的新课程教育改革下,我们开始认识到关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传统教育中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一些教育中没有相关的课程设置,这其中的中高等院校尤为明显。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生涯规划的教学指导策略

    1、以教材为基础,丰富职业兴趣

    高中历史教材,教学内容与职业人生规划的教育宗旨极为契合,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发掘相关的联系。例如历史教材中,无数历史事件,任何一个都是可以作为职业规划教育的典范,教学方式不能过于保守,要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当今热门影视作品,将其中的重要人物的成长经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不仅可以正确还原历史事件,还可以教育学生正确的职业人生规划。

    如高中历史教材中,在“辛亥革命”中,著名的孙中山同志,从他的个人成长经历中,可以学习到很多品质和精神,比如早期的孙中山是如何开展自己的事业,如何利用当时国际环境完成“拯救中华”历史重任,以及最后如何让权,导致革命的发生根本性转折。这些内容可以成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素材。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逐渐发展自己的力量,在领导过程中,知人善用,学会放下权利和利益;在抓住机会的时候,学会将自己的能量释放到最九在承受失败的时候,要树立信心,从头再来。

    通过教材中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的故事情节,逐渐渗透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逐渐建立自信心,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对于一些可以改善的情况,及时纠正,降低问题的持续蔓延。让学生在历史课程中,初步设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并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不仅可全面了解历史课程,还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规划。

    2、借助历史人物为学生树立行业形象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的职业理想和现实职业是不一致的,引导学生实现职业理想是生涯教育的基本内容。而历史学科中历史人物的职业生涯历程则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模板。

    例如,在“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教学中,介绍近代著名实业家张容时,学生会景仰张容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所做的贡献,感叹他职业生涯的成功。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张容原本的职业生涯方向与他最终的职业成就一致吗?而对职业理想和现实职业的矛后,他是如何抉择的?”山此引导学生明自在职业理想与现实职业不一致时应该如何抉择,认识到果断放弃与科学选择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基本要求。在岳麓版教材恤代科学革御一课,教师可以引入爱因斯坦的职业生涯故事。爱因斯坦原本的职业理想就是能够做物理学研究,在物理学领域有一番建树,然而毕业后他却只能在专利局做不职员的工作以维持生计。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职业理想,反而在快速完成本职工作后投入大量的时问来进行物理学研究,最终成为举世瞩目的物理学家。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职业理想遭受现实的冲击时,应该更加努力克服困难,坚持对职业理想的不懈追求,这也是实现职业理想的最基本要求。

    3、重视与生活的街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和未来职业的选择两者之间具有很大的联系,历史教师需要结合因材施教的准则,利用其中的兴趣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两者之间存在联系,因此历史教材中的资料、文字、图片都是极具价值的资源。

    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需要进一步分析当前的教学情况,将日常生活相近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延展。

    例如,在“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涉及到冶金业,丝织业,陶瓷业等,教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请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查阅相关行业信息,以及高校在该行业相关专业方面的设置及选科要求,在课堂上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分享。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濃厚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为长远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结语

    总之,对于人才的教育培养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应该是毕业之前的“临时抱佛脚”,而是应该贯穿在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高中阶段,教师应从历史课程中挖掘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关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实践探究,让学生能够“以史为鉴”,探索适应职业发展的思想方法与行动指南,以奠定学生良好的职业基础。

    参考文献

    [1]游玉海.在历史教学中扬起学生理想的风帆——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生涯规划的理念[J].家长(下半月),2018,(3):22.

    [2]张鹏.试论历史教学中生涯教育的渗透[J].历史教学,2018,(10):67-7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