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轻叩诗词大门 遨游诗词海洋 |
范文 | 马永春 摘要:近年来,古诗词在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占比日益增大,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否认,古诗词对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价值观的形成及文学审美的养成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近年来,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优化措施进行研究。本文也是立足于此,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优化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355 古诗词是我国流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在当代的社会生活环境下仍然具备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语文是初中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比重就能得到集中的体现。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多元化创新与优化,来提升初中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文化底蕴、审美意识以及感悟能力的培养。 一、引入直观画面,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在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中以来,直观画面的引入成为教师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常用教学手段。基于此,作为一名处于丰富教育资源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师,要知道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对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而要不断学习,善用多媒体技术引入古诗词的直观画面,在课堂当中构建诗情画意,以求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观沧海》这首诗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苍茫的大海和94版《三国演义》中曹操诵读这首诗的视频片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教师为学生介绍了这首诗的作者曹操和写作的原因,结合多媒体技术导入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之后,教师通过为学生讲述当时的时代背景使其充分感受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与豪情壮志。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了由景色赏读诗歌的方法,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直观画面展现了古诗词描绘的景色,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充分实现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创设诵读情境,刺激学生情感体验 古诗词具有智慧之美和格律之美,但是传统时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美之所在。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可通过创设诵读情境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后以充足的学习动力参与获取古诗词知识的过程,从而实现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登飞来峰》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诗题,为学生介绍了这首诗的作者王安石,对学生范读了这首诗,初步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品读了诗中的内容,让学生谈论了对“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中蕴含的哲理。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诵读这首诗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感悟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体会到了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感情。最后,教师做课堂小结,对学生强调诵读的重要性,让学生交流学习收获。这样,教师通过创设诵读情境,刺激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这首诗蕴含的内在情感有了深刻的体会,从而充分实现了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注重拓展诗词,提升学生文化修养 即便更新后的教材中古诗词内容增多了,对于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而言仍旧是极少量的。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拓展诗词,善于在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内古诗词的同时适当的引入课外诗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丰富学生的诗词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达到优化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春望》这首诗时,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与学生交流杜甫其人,从而和谐了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关于杜甫诗歌的知识储备。然后,教师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赏析了这首诗,使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之后,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赏析了颔联和颈联,使学生感受到了诗歌寓情于景,移情于物的写作技巧。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整理了这首诗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积累了下了《登高》《三吏三别》《蜀相》等诗歌,对学生强调了做好课外积累的重要性,进而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这首诗的收获。这样,教师通过注重拓展诗词,培养了学生积累古诗词的良好学习习惯,为提升学生的文化修養奠定了基础,切实达到了优化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实施音乐烘托,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是与古诗词互通的,很多古诗词本身就是为了音乐而创作的,很多乐曲是根据古诗词而产生的。在初中的古诗词课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将音乐这种形式带去课堂,丰富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而活泼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鉴赏美妙的音乐,对古诗词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如古琴让学生感受的是悠远而隽永的,笛子、古筝等乐器带来的乐曲都有不同的意蕴,乐曲结合古诗词的意境,两者完美的融合,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诗人的心境。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教学,不仅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感。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通过诵读指导的强化、情境教学的优化以及古诗词教学资源的拓展等来创新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实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戴为明 . 优化古诗教法学法,实现自主学诗品诗一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改革研究 [J], 新课程导学,2016 (27) . [2] 何永顺 .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微 [J], 读天下,2016 (19) . [3]丁永娥.三大抓手,构建探究式古诗课堂[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2016 (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