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思考探析
范文

    张会敏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发展,卡尔.奥尔夫作为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其发明创造的音乐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创造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本主对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积极思考,仅供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音乐课程;奥尔夫节奏教学;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232

    引言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小学教育是人们接受系统性教育的起点,此阶段的音乐课程教学关乎着学生今后音乐情感以及艺术素养的培养,因此,研究“奥尔夫音乐节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节奏。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精华,是一种最自然、朴实的音乐素材,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习音乐。在学习过程中, 它将动作、舞蹈、语言等要素结合在一起,用最简单、最基本的音乐要素让人们表达自己最本真的情感。它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自发去探索和创造音乐,实现自我的发展。

    奥尔夫强调节奏是音乐学习中的第一要素,在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里,动作、舞蹈、语言的结合是以节奏为基础建立的。同时,节奏是奥尔夫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手段, 它是通过语言、声势、乐器、律动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的节奏技能,使得节奏教学更为生动和有趣。利用奥尔夫节奏教学,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进行节奏训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节奏感;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在参与中感受音乐节奏的律动,获得情感体验,从而爱上音乐。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

    (一)增强学生对节奏的把握,优化声势教学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按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不断调动学生对节奏练习的积极性,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声势训练的一般规律。其次,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感知和把握节奏的能力,不同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不同。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观察,给予适当的指导,逐渐引导学生加强对节奏的把控。比如,在歌唱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方式,在学生体验节奏后,将歌词以“说”的形式填入到已经学习的节奏中再进行教学。或者根据所欣赏乐曲的背景,编简单、顺口的儿歌, 加深学生对主题旋律的记忆。

    (二)语言训练。

    教师要充分将学生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运用到节奏教学中,以通俗易懂的字词进行节奏朗诵教学,小学阶段选取的字词可以是动物、花草、交通工具类的词,以课例《动物类字词》为例:

    1.让每位学生想一个动物类的名字,要求是 2-4 个字组成的词,循序渐进地说,教师出示对应节奏型卡片。在此基础上,教师朗读词语并以 2/4 拍节奏拍手给予学生示范, 学生跟着边拍边读。如图 1:

    2.选取学生所说具有代表性的动物词语对应到图 1 中的三组节奏型上,教师指挥全体学生念,待念整齐、速度均匀后再换一种。

    3.将全班分为两组,一组只说两个字,另一组说三个字, 形成二声部,基本念齐后,交换声部,再加入四个字的词语, 循序渐进。

    4.待全部节奏基本念齐时,通过教师指挥,变化声音大小、速度快慢,完成三组节奏型的朗读,熟练掌握二拍子律动。

    通过语言的方式引入学习节奏,以通熟易懂、可操作的内容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节拍律动规律。遇到难的节奏型,可用语言作为学习节奏型的教学方式。

    (三)声势训练。

    声势作为最直接、最原始的情感表现方式,每个人自然而然地都会使用。声势是把身体当作乐器,以跺脚、拍腿、拍手和捻指等形式來进行节奏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形式多样的声势动作。

    课例 1:声势节奏训练

    1.准备练习。教师拍手示范,引导学生依次演示以下节奏型。(起初不间隔一拍一下,后隔两拍、隔三拍拍手, 来稳定学生节拍。)

    X X X X | 0 0 X X | 0 0 0 X |

    2.节奏模仿

    ①教师“拍手”打出以下节奏型,示范 2 遍,后半拍给学生进行模仿。(整体重复做,待整齐为止)

    X | XX | XXXX | XXX |

    ②将以上 4 组节奏型,用声势动作表示,分成 4 小节, 以 2/4 为单位拍,教师每个小节示范 2 遍,学生进行模仿。

    (字母代替声势,拍手:A、拍腿:E)

    X XX | XXX X | XXXX XX | XX X | E AE AEE E A EA AE A

    ③学生自行创编新节奏,利用声势进行节奏训练。

    课例 2:利用声势伴奏——固定音型,以奥尔夫学校教材歌曲《去果园》为例:

    1.设计与歌曲相关的故事情境,带学生去果园摘水果。根据歌曲节奏用与歌曲名字、情境相关的词语替换,让学生跟着教师做“摘放”水果动作。

    2.待学生学会后,加入声势(拍手和拍腿)表示“摘放” 动作,固定节奏。

    3.教师唱歌曲旋律,学生随教师一起为歌曲做声势伴奏。

    4.学生为《去果园》创编声势动作伴奏。

    用声势为歌曲伴奏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可以更直接地表现音乐作品的形象,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 声势转化为动态的体验,使学生能较快感知歌曲节奏,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记忆能力及创造能力。

    (三)乐器

    奥尔夫乐器诞生的初衷是每个人都能在轻松愉悦、无负担的状态下进行乐器演奏。可见奥尔夫乐器对技术无特殊要求, 简单易学。在奥尔夫乐器中,大部分是打击乐器,分为有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的和无固定音高而起节奏作用的两类。利用奥尔夫乐器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以新的形式感受节奏, 在参与乐器演奏中获得快乐并建立起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四)图谱

    音乐学科本身属于非语言符号的范畴,音乐教学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和使用的教学方式要体现非语言的性质。根据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学法,可以把图谱理解成表现音乐的一种元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图谱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作品,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图谱是一种便于让学生欣赏音乐的形式和方法,以直观、形象化的图形谱来帮助学生感受、理解和体验音乐。

    结语

    总之,奥尔夫节奏教学中的理论和教学方式对小学音乐教学无疑助益良多。但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节奏,将语言、声势、图谱等要素应用到教学,更重要的是教学背后的态度和思想,让学生在放松、愉悦的状态中学习节奏,在体验中获得情感释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汤茜媛.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刘盖.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非语言符号图示教学研究[D].中北大学 ,201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