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呼吸科住院部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 |
范文 | 赵小飞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控制呼吸科住院部院内感染情况方面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呼吸科住院部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调研。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个小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护理管理方式。对比分析由于护理模式的差异带来的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通过对呼吸科住院部患者实施优化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总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另外对两组护理模式带来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组间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呼吸科住院部患者通过实施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不断提升患者配合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与依从性,降低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帮助患者尽快康复。该模式科学安全,建议在临床进行深度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科;优化护理;模式;住院部患者;感染;控制;对比 【中图分类号】 R969.4 ? ? ? ?【文献标识码】B ? ?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157-01 近年来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对疾病预防以及诊疗等方面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对于呼吸科住院部患者而言,他们由于自身原始病比较复杂,加上本身属于感染性疾病,治疗过程中还容易出现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药物等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患者机体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增加了发生院内感染风险的可能性。通过对呼吸科住院部患者进行科学护理,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或者感染性并发症的蔓延,进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当然护理模式的不同导致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控制呼吸科住院部患者院内感染方面的良好成效,本人进行了调研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分析 1.1 临床基础资料 从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呼吸科住院部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调研。按照双盲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共50例,男性、女性分别为26例、24例,年龄从22岁至7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3.4±7.6)岁,住院时间从5天至18天不等,平均住院天数为(8.4±2.1)天。观察组患者共50例,男性、女性分别为29例、21例,年龄从21岁至77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2.7±6.3)岁,住院时间从6天至20天不等,平均住院天数为(8.1±2.2)天。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方面进行对比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将入院前和入院时的感染性疾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异常的患者排除在外。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全部由同一个医疗小组进行治疗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按照常规护理模式来进行护理,主要是按照相关的护理操作规程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加强无菌流程护理管理并开展相关的卫生健康教育、药物护理等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化护理管理模式,主要的护理内容包含: 一是成立专门的优化护理管理小组。选拔经验丰富、学历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组建优化护理管理小组,并对以往发生呼吸科住院部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引起的原因,以此为基础制定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全员的培训,切实保证护理人员技能和素质达标后方可开展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和考核,定期通过举办讲座、播放宣传片等方式让广大护理人员明确加强感染控制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对护理人员素养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二是加强无菌操作规程的严格落实。在探视人员管理、住院病房卫生管理以及护理用具消毒与处理等方面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和提示,引导患者、家属以及护理人员强化自我监督,从而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降低感染发生率。 三是加强质量监督,制定相关的住院部护理质量控制机制,开展空气微生物全方位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患者的病情等密切监控,一旦发现感染等立即启动隔离治疗预案,降低扩散性。 此外在患者感染后还需要加强科学实验,开展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以此为基础合理确定抗生素药物的应用类型及用量等。 1.3 检测指标 对院内发生感染的情况进行全面观察记录,对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计算。以一周为基准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应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测评量表进行评分,从病房管理、服务态度、仪表仪容、患者管理、卫生宣教、探视管理以及沟通能力、护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分值从0-100分不等,分值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引入专用统计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和分析,以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性标准。 2 结果 2.1 兩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对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 对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住院患者进行感染率情况分析,结果发现对照组发生总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质量测评结果分析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测评总平均分分别为(93.05±4.26)分、(77.32±4.08)分,组间对比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呼吸科住院部患者而言他们自身受到呼吸系统疾病影响,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加上长时间应用抗生素等药物,所以容易导致发生菌群失调,降低抵抗力。如果病房环境不达标,患者心情抑郁焦虑等,也容易增加院内感染的概率。为此通过实施优化护理管理模式,通过总结发生院内感染的具体原因,找出问题并从专业护理、个性化护理等角度来进行探究与实践,有助于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通过调研分析可以看出,优化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护理成效,降低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该方法科学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晨旭;贾媛媛;王红;陈蕾;韩妮;王薇;张宁悦.优化病区管理模式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院内感染的控制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04) [2] 马晓梅.呼吸科住院感染患者菌种分布、相关因素及管理小组干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7(12) [3] 董雪梅.呼吸科住院部院内感染的监测结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01) [4] 韩晨旭;张淑林;陶艳;张婷;刘盼;陈敏;陶燕子;贾媛媛.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呼吸科住院部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