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航海技术专业法规与体系的思维培养
范文

    王子祺

    摘要:针对中国船员群体中存在的法律知识欠缺、法律素养不高的问题,对相关院校航海类专业法律教育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述了加强航海技术专业法规与体系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针对其中存在的培养思维落后、专业课程较少等问题,提出了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建立健全课程体系等优化策略,切实提高航海技术水平,为航运业积极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航海类专业; 法律教育; 法律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247

    社会经济推动了航运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经常由于诸多因素影响,造成海上交通事故,且普遍认为80%都是与人为因素有关,因此必须要注重航海技术的培养,在明确专业法规公约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从业人员的操作思维和行为规范,推进航运事业的可持续安全稳定发展。

    一、加强航海技术专业法规与体系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船舶運行安全

    想要保障船舶运行安全,提高船舶应对恶劣海上环境的能力,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法规及体系条例,对实际人员操作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最大程度降低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海上事故发生概率,从根本上提升航海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海洋环境。

    (二)满足法律公约要求

    最新修订的法律公约强制性的要求了高级船员必须全面地、熟悉地掌握海上实用知识,同时还要严格遵循航运程序和规章制度,以求切实达到保证人员安全的目的。

    (三)学生多元化就业的需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船岸收入差距逐年减小,很多航海类专业毕业生放弃船上工作,选择航运公司或海事部门从事综合性、管理性和执法性的工作。在航海教育阶段,构建完备的法律知识体系,培养良好的法律素养,将为航海类学生在就业环节“加分提档”。航海类专业教育背景加上一定的法律基础素养,可以为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和广大船员创造更多的就业选择和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二、加强航海类专业法律教育的建议

    (一)提升教育理念

    从航海实践来看,航海相关法律素养是管理级船员的一项必备素质和能力。船员法律素养的优劣,将随着船员职务级别的晋升在本职工作中明显地体现出来,对船舶安全和海上交通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相关院校应摒弃以往应试教育思想,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船员的长远职业规划,彻底改变航海类专业学生法律教育不足的现状,将法律教育放在与航海专业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合理设置课程并纳入必修课的范围开展教学。

    (二)建立健全课程体系,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想要保证航海技术专业法规和体系思维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实际效能,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课程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对体系结构进行适当调整,满足学生的实际知识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针对现阶段法规体系管理类课程较少的情况,需要技术类课程与安全管理课程始终保持平衡协调状态,共同服务于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需要对原有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将多项公约内容及海上交通法规条例等内容纳入到新课程体系中,与此同时,还要将航运企业及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等内容也融入到整体体系构建中,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不断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并具备良好的安全与环保意识,潜移默化的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思维,便于在实际航海过程中能灵活、及时地应对各种问题,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事故。

    教材是教育知识学习、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媒介之一,但是在航海专业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对专业法规和体系思维的重视,导致现有教材内容肤浅、过时以及编制粗糙等情况,难以充分发挥教材的实质性作用,同时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教材进行重新编制,在对过时内容精准删减的同时还要及时地、适当地增添新的法规内容,同时为了展现法规及体系思维的重要性,可通过引入航运实际案例,或参考国外其他优秀教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规与体系具体内容。

    (三)改革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应减少“填鸭式”教学,针对不同的航海相关法律课程,分模块、分专题开展专项研讨型教学、引导型教学和案例分析式教学,组织学生采取模拟航海事故调查、模拟海事行政处罚、模拟海事法庭等形式,对相关法律知识点进行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教学效果。

    作为船员管理的实施机构,海事部门应当在航海教育和船员培训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海事法律法规宣贯过程中,充分发挥权威解读和现场教学的作用,走进校园、走进公司、走上船舶对航海类专业学生和在职船员开展实践性航海法律教学。建议海事部门根据我国当前航海教育中法律教育的实际情况,与相关航海院校合作,研究建立航海教育海事法律实训基地,为航海类专业学生“走进海事”“登上船舶”实地开展航海法律学习提供平台。

    (四)重视上船实践活动,实现理论实践结合

    对于法规和体系教育来说,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特点,难以通过利用实验室来让学生深刻体验到知识内涵及实用性特点,但可以通过构建实习船来满足学生的应用需求,进一步实现了理论与知识的有机结合。在实习船上,还需要配备与其相关的法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应急措施等相关书籍,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进行上船实践时,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船运法规与体系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对实践注意事项进行阐明,对学生的操作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其次,通过校企联合进一步安排学生跟班作业,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关规范体系内容,教师还需要在实际生产中对船上的各项操作内容、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关法规体系规定等进行详细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结语:

    在航海专业教育教学中,加强对航海技术专业法规和体系思维培养的重视力度,是满足现代化航运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船舶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要不断完善培养计划,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蒋跃川.航海类专业法律教育的问题与建议[J].航海教育研究,2016,33(01):90-93.

    [2]杨海涛.我国高等院校航海法律教育探究[J].大学教育,2014(11):12-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