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触摸自然之律
范文

    史颖

    摘 要:“亲自然”课程是学生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他的主题为自然、真实、开放、丰富。给传统的教育模式延伸出更多可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整体素养的提高都有帮助。“亲自然”课程不能狭义地理解为让学生接触自然界的事物,它应该是教育观的升华,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同时,此类课程的教育内容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认知上的变化。

    关键词:自然 亲自然 二十四节气

    亲自然教学对学生心理感性能力的构建很有帮助。比如孩子通过认识自然实现了他们对于生活对于社会美好事物的印象和想象。同时对于孩子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十分有助益,亲自然课程应不受桎梏不受束缚,成为学生对于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的启蒙课程。

    一、二十四节气——探索自然的象征符号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反映了多种学科间的综合联系,是我国劳动人民经年累月对于天文、气象等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出的知识,它反映了我国一年四季的变迁以及变化特征。二十四节气最初作为农业耕作的指导诞生,经历千年的更迭和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对于“自然”的感悟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从小培养,二十四节气本身就是伟大的劳动人民对于气候与耕作长年的观察与实践得来的,反映了气候的变化对人与动植物的影响,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对学生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洞察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有重要作用。给学生以节气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地探索自然的奥秘,在学生接触自然、感受自然、融入自然的过程中,发展起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美好道德品质,同时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形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和品格[1]。从另一个角度看来,二十四节气是作为农业耕作的指导诞生出来的,是我国一代代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学习二十四节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实践和探索凝结出的智慧,从而启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善于观察,勇于实践。另外,在学习二十四节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节气农作物的变化特点,从而感受劳动者的辛苦和大丰收的幸福感。

    二、自然本性——架起亲自然课程与节气的桥梁

    1.二十四节气建立学生与自然的联系

    孩子是“自然之子”当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并不以为然,当笔者真正看到孩子纯净的笑脸,听到孩子稚嫩的话语时,那种自然不加掩饰的感觉刻在了心底,是的,孩子就是“自然之子”。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亲自然”课程对于小学教学的重要性。因为年龄特征,可以说小学生是人的一生中与大自然最为亲近的时刻,甚至二者是相融的。

    二十四节气不只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印证。通过对于二十四节气的认识和学习,学生不仅仅了解了节气的由来和规律,还能感受来自大自然奥秘的吸引和启发。二十四节气与学生在自然这一本质上交汇,每一个节气的诞生与发展都是大自然的创造,没有任何人工的掺杂和修饰,与学生天真、单纯的本质相生。在合适的年龄阶段里,学生更能捕捉大自然纯粹的瞬间,这样的默契也会使得学生更加乐于去触摸自然和探索世界。学生通过对于二十四节气的认识解开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纱,他们开始对天气的变化、季节的更迭有所感受,开始对花朵的绽放、落叶的凋零有所感触。加之学生天生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具备探索世界、感知自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发掘问题并勇于实践的潜力,这也是教育的目的所在[2]。

    2.重视实践,触摸自然之律

    学生在学校对于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更迭感受都不是很深刻,也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和感受生活,其实这对他们的心理成长和学习进步都会造成很大影响的。“亲自然”课程有助于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良好性情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而“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只是将知识粗略浅显的进行传授,主观認为这样的认识足够指导以后孩子们的实践,会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实践指导,学生也会缺少相关的实践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其实更容易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学习体验。

    首先让学生深入自然进行“观察”活动,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也是学生不断探索世界的重要一步,对其身心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春”这一节气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儿童去观察春雨、春花,观察小草的发芽,闻闻春天的花香。在“夏”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儿童讨论对于夏这个节气的感受,以及与其他节气的不同之处,引导孩子们体验、探索、嬉戏,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旨在形成“开放的、自然的、丰富的、有趣的、全新的”课程内涵,达成学生“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开阔的视野、发展的能力”的课程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时也说明了大自然的变化。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洞察力。

    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活动进行情景创设的方式是在亲自然课程中比较常见和简易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实用性强适用性高。但由于是基于组织活动的基础上,所以对于教师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有所要求,而且需要教师有对于突发事件的控制和处理能力[3]。这样的活动组织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游戏,比如在认识“秋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里,让学生们寻找关于“秋”的气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比如像学生提问“在秋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哪些变化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天气的变化、树叶颜色的变化、果实颜色的变化,向学生们展示“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栾树”的硕果颜色变深了,由此引领学生们感受大自然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人们告知节气的变更,这也是我们伟大的劳动人民辛勤耕作、不舍昼夜总结出来的规律,是我们民族的智慧结晶。

    结语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其独特的学习价值和传承意义,与“亲自然”课程的结合,使得学生进一步加强对于自然的感知和认识,对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操等的培养都有实际意义,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和教育价值也是我们课程目标的依据和来源。

    参考文献

    [1]丁小琴.建构“亲自然”课程深化幼儿实践体验[J].江西教育,2018(12):95.

    [2]宗艳英.如何提高小学自然课程的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2(27):60.

    [3]龚友文.到大自然中学自然[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Z1):93-9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