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PBL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范文

    张婷婷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也更加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PBL教学模式进行简单的介绍,探究了PBL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以小组合作分析问题、展示小组探究成果等策略,希望能够将PBL教学模式与高中化学教学进行有效地融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高中化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10-032

    PBL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引导性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能够有效的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提高国内的素质教育进程。PBL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高中化学教学之中,结合PBL教学的理论,帮助学生突破化学思维的定式,让学生充分享受化学教学的过程。

    一、PBL教学模式的概念

    在1969年,加拿大教授Barrows首次开创了PBL教学模式,在教学领域掀起了新的热潮。PBL是英文“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缩写,意思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通过在教学之中运用PBL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问题着手,进行主动的思考、分析和解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了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

    二、PBL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PBL教学模式的引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即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材内容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创新学生的思维,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和总结,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二)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入PBL的教学模式,转换师生在课堂上的位置,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问题着手来反思自己,转换学生原本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同时,也不断反思自己,及时的改正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弊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引入PBL教学模式到高中化学教学之中,由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探讨,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化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化学理论体系,增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知[1]。这一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化学教学有着极大的差别,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讨论,在无形中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三、PBL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在应用PBL教学模式时,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的思考问题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通过问题来导入课堂,根据学生的化学认知水平以及生活的经验来开展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明白学习的目标,并且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欲望。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模式之前就应该从教学目标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难度。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到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来增强学生对于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了解。含硫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而且对于生活的影响也比较大。在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列举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含硫化合物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之中感悟化学知识[2]。教师可以充分收集与酸雨相关的图片数据以及视频,在实际情境中询问学生“酸雨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地区是否有酸雨?应该如何防止酸雨?”通过相应的问题情境,学生都会积极的进行思维发散,联系生活实际回答问题。并且将课本上的知识迁移到生活运用之中,增强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

    (二)以小组合作分析问题

    在BPL教学之中要充分发挥问题在教学之中的突出作用,鼓励学生积极的着手讨论问题、收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而教师在教学之中,可以结合教材的重难点内容提出问题,以分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共同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在讨论中加强对于新知识的看法,加强学生处理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而且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的探究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提出“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分析。让学生探究二氧化硫是如何形成硫酸进而成为酸雨的,通过让学生对于酸雨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再利用网络、书籍等形式进行资料的收集,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以及变化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提高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并且通过自主思考来解决问题,得出相应的结论。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且在集体的帮助下共同解决问题,享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展示小组探究成果

    在高中化学教学之中,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相应的解题办法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教学评价这一环节让学生对于小组探究的成果进行演示,让学生从问题探究的过程以及问题的提出、解决来进行分享,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逻辑思维。在学生的成果演示完之后,教师可以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且就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相应的更正方法,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不断完善自己,增强学生用化学知识来分析生活问题的意识。

    还是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学来看,教师在学生在对酸雨问题进行充分的探讨之后,已经得到了酸雨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酸雨的危害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讨论结束之后,学生就会以PPT或者客观陈述的方式来讲解自己的探究成果[3]。这时,教师就可以用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评的方式,对于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的态度、能力以及参与度进行综合的评定,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让学生享受探究问题的成就感。

    在高中化学教学之中,通过引入PBL这种模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探究化学问题,减少学生的思维误区,在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之中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利用PBL教学模式,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于晓波,张晓艳.PBL教学模式在化學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4).

    [2]李鑫祥.PBL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

    [3]高姣. 基于化学事实性知识的PBL教学模式研究[D]. 信阳师范学院,202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