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
范文 | 吴亦萍 摘要:隨着素质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互动教学逐渐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有效的互动是教学成功的保障,其中提问能够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也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是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手段。本文将着重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优化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给教育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提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217 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在讲授语文知识时,应该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语文学科特点,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让学生在阅读中注重提出问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尤其要注重合理应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并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以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阅读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利用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并实现课堂教学导入,增强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进行阅读与探索,从而为高效阅读教学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问题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理设疑,令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探索欲望,尤其适合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二是围绕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元素进行提问,从而引导学生将兴趣转移到课堂阅读学习上来,多用于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教师抛出一个富含趣味性的问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课堂专注度,让他们积极自主地探求问题的真相。学生要想寻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就必须主动地探索与分析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会产生学习的急迫感,而这种急迫感会促进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趣味性问题并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进行阅读,保障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当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围绕这些内容设置对应问题,让学生在听到问题后能够主动对问题答案进行探索,并通过阅读找出答案,顺利解决问题的同时真正理解阅读内容。 二、巧妙设疑,增强师生互动 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养成的,这需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教师应该结合当前学生在语文阅读当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及阻碍学生阅读能力上升的重要因素,通过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其中,将提问教学法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激起学生的课堂注意度,并通过师生对话交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开展提问教学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因为只有让学生产生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解答问题。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问。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就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他们不喝矿泉水呢?”此问题一出,便引发了学生之间的讨论,有学生回应说:“那个年代哪里有矿泉水?”其余的学生都随声附和,此时,教师应当鼓励提出问题的学生,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深层追问:“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矿泉水虽然在我们当前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在当时的年代,井水都是十分稀缺的,通过现在和以前生活用水条件的对比,同学们对于现在的生活有什么感悟吗?”有的学生回答说:“我们现在用水很方便,但我们不能浪费水。”也有的学生回答说:“我们现在能喝到矿泉水,都是努力工作的叔叔阿姨给我们提供的,我们要不断努力,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为建设更美好的生活献出自己的力量。”由此可见,鼓励学生提问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为课堂营造热烈的学习氛围。 三、注重提问技巧,提高互动效果 在人际交往中,重要的并不是说了什么,而是用怎样的方式去说。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积极提问、主动增加互动交流,但是所取得的成效却并不高。笔者认为,良好的表达方式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能提高互动效果。特别是在提问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更需要注重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展开师生间的对话。 例如,在教学《桂花雨》一课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让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桂花雨”是什么意思?在没有阅读文本以前,很多学生会望文生义,认为这是形容桂花多得像下雨。此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见过桂花飘落的样子吗?”很多学生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于是,教师可以顺利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激发,不仅对文章内容产生了极其强烈的期待,而且还很好奇到底什么是“桂花雨”,作者又会如何描绘这一美丽的景象呢?作者描写“桂花雨”的目的何在呢?在这些疑问的驱使下,学生和教师之间将产生高效、深入的对话。当学生怀揣着好奇心走入文本时,教学效率自然得到提升。 四、在重点段落处设置问题并突出重点 阅读分为略读和精读,这不仅适用于不同文本和作品,同一文本的不同段落往往也需要进行略读和精读。对某些不重要的段落进行略读,简单了解文本信息,能够节省大量时间,提高阅读效率;针对重要段落进行细细品读,认真把握期货总重点,有助于充分理解文本内涵,提升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提问时,一定要在重点段落处设置问题并突出重点,从而引导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保障阅读教学质量。一般来说,重点段落是分析、理解文本的关键部分,只有对这部分内容有正确深入的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对其他段落进行分析和研究,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而且重点段落中通常还包含重点句子和重点字词,教师应当在提问中突出这些重点句子与字词,引导学生反复思考,准确理解文本内容, 总之,教师就教学内容设定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深入理解表层知识,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展开交流,可以有效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黏合度,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在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的基础上也要优化提问环节,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田晴.巧设问激活语文阅读课---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2). [2]王春艳.小学语文阅读问题教学法及其有效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