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途径 |
范文 | 张慧仙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把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现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任务之一。但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在教学中存有教材数量无法满足学生群体、教学方式有待创新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还会阻碍传统文化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探索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向,进一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教材中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 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体裁众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还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受到文化文化的熏陶。近几年,外来文化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多样,使得越来越多学生开始崇尚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有所降低。基于此,在小学阶段,以语文课堂教学为平台,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十分必要,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纵观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实际情况可看出,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教师缺少充分认识。现如今有很多语文教师都没有在教学中意识到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且还缺少科学、有效的渗透方式。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对著名古诗词及文言文进行背诵,然后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对学生展开考核和批评,长时间使用这种方式展开教学,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传统文化,还会让渗透方式显得枯燥和单一,最终阻碍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发展。其次,只注重理论知识讲解。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情感及思想教育,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学习缺乏认识,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出现一些抵触心理。尤其针对小学生,若是一直以单一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古诗词及文言文进行背诵,只会让学生机械化地记忆相关内容,但无法深入了解其含义,使学生的语文成绩无法得到提高。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1.深入挖掘教材插图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 由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经验较少,为了使其能够看懂教材中的文字,编者在教材中插入了较为丰富的图画,这些图画大多具有深刻的寓意。在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中普遍采用了中国元素,并且使其得到巧妙运用。这样的教材编写特点为小学语文教师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因此,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深入挖掘教材插图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并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例如,教师讲解到“天地人”“金木水火土”这个部分时,教材中插入的是傅抱石先生的水墨画作品,运用了山水写意以及留白的艺术手法,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得以体现。又如,教师讲解到“猜字谜”这个部分时,教材中的插图是具有古典特色的“灯笼”元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喜悦。 2.以汉字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 汉字是小学低段语文课程中的一个基础部分。有效的汉字教学能够夯实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基础。汉字也是我国文化的一种代表形式。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包含的汉字大都体现出深厚的中国特色。因此,教师可以在进行汉字教学活动时,培养学生形成传统文化的学习意识。教师在讲解汉字时融入故事,能够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汉字上,从而激发其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3.借助古诗词元素向学生讲解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加入了较多的古诗词语篇,这也体现出借助古诗词元素向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古诗词不仅具有语言精练、内涵深刻的特点,在对其赏析与诵读中,也能使学生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意识向学生融入传统文化。 4.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文化渗透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要想达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真正将学生带入到传统文化知识的世界当中,从而深刻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在课堂中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并达到理想的传统文化渗透效果。长此以往,能够将学生的多重感官调动起来,使其主动深入学习与探索传统文化,感知文化魅力。 5.开展凸显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仅应该重视课内教学在讲解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还应该积极为学生开展多样的实践性活动,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对于传统文化进行思考。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以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为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节日的氛围,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6.让优秀传统文化点亮小学生的作文 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之一,受到经验的限制,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容易言之无物,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其实就是小学生在写作时很好的素材。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将传统文化作为重点融入到教学中,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以及写作素材,大大丰富他们的作文内容,还可以让他们尝试更多的问题写作,如以诗词为文体形式开展写作等。在写作教学中,学生也能够积累大量的诗词、谚语等,为写作添砖加瓦,学生积累的素材越多,在写作的时候就会越得心应手。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以渗透,是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增强小学生的文化底蕴,也能够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重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并且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课外拓展和多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拓宽传统文化的渗透渠道,让学生在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理解传统的优秀文化,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扬.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11):66. [2]韩露.小学语文教學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11):6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