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做一个优秀的教育“农人” |
范文 | 刘福英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句话对所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育者来说,至今仍有指导意义。那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教育“农人”呢?笔者现结合平时的教育实践在此谈几点看法。 一、允许“杂苗”的存在,给“杂苗”营造宽容的成长环境 农民种田,稻田里的禾苗有的长势喜人,有的差强人意。面对这种情况,农民会怎么办?他们会很着急吗?其实,农民一般是不会着急的,因为经验告诉他们:只要把这些长势差强人意的杂苗周围的杂草除掉,这些杂苗就会同其它稻苗一样茁壮成长的。同样的道理,教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清除影响他们成长的“杂草”,宽容学生出现的错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 案例:笔者班有个小女孩珊,她上课从不听讲,作业也从不完成。但她却很喜欢笔者,每天都会画一幅画送给笔者。笔者问她:“能不能改掉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的坏习惯,把这当作礼物送给我?”她认真地点了点头。但第二天,她依旧如故——上课不听,作业不做。而笔者并没有批评她、指责她,而是告诉她“我很喜欢她的画,如果每天能在画上写上自己今天表现最好的方面,那就更好了”。第二天,她真的在送笔者的画上写上了自己的进步之处——作业做完了。笔者看到后,欣喜若狂,马上拥抱了她,肯定了她的做法。回到办公室,笔者也迫不及待地画了幅画送给她,并写上了表扬她的话。就这样,珊的小毛病也慢慢地在你来我往的书画互赠中改掉了,学习成绩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要从学生的“心”出发,和学生 “心心相印”,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我们要做学生的朋友导师,给予学生宽容的成长空间,而不是只做一个评论家,对学生的错误指指点点,并肆意批评。只有这样,这些“杂苗”们才能发自内心地接纳我们,从而在我们的帮助下改掉陋习。 二、像“农人”那样善待“杂苗”,赏识“杂苗” 稻田里长出了差强人意的“杂苗”,农民们是不会对其不管不问的,他们会认真查找原因,然后想方设法地为其除虫、灌溉、施肥等等,直到这些“杂苗”脱胎换骨跟上其它禾苗的长势,他们才会安下心来。同样的道理,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只要班上的那些所谓的“杂苗”的成长还有一丝希望,我们就要像农民们那样去全力以赴地赏识他、激励他,以促进他们的成长。 案例:锋(化名)是笔者曾经带过的一个班级的后进生,记得有一次,锋的数学考试成绩不甚理想。评讲完试卷后,笔者按照以前的惯例,要求学生把试卷带回家给家长看,并要求家长看完后在试卷上签名。当检查到锋的试卷时,笔者一眼就看出,试卷上那稚嫩的笔迹根本就不是家长的。于是,笔者利用托管时间找他谈心,锋见笔者识穿了他的“鬼把戏”,羞愧地低下了头。当晚,锋就把他的试卷给家长签了名。看到锋终于开始“说话算数”了,于是,笔者又找到他,肯定了他的行为,并让他负责管理班级的窗帘。锋先是吃惊,随后就满口答应了。锋对工作很负责,自从当上“窗帘官”之后,他整个人的状态也比以前精神了很多,尽管他的学习成绩还是进步慢……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每一个儿童都想使自己成为班上的优秀学生,以便获得同学、教师和家长的信任和尊重。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善待班上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发掘他们各自的闪光点,赏识他们,并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在这种教育环境下,这些所谓的“杂苗”,才能不断地汲取教师补给的营养,并茁壮成长,久而久之,也定能和其他的“禾苗”并驾齐驱。 三、像“农人”那样精心呵护、耐心等待“杂苗”的成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勤劳而又纯朴的农民们深谙其中的道理,他们在管理稻田的过程中,不会对田里的任何一株禾苗置之不理。如果他们发现哪块稻田里的禾苗长势差劲,他们就会积极地反思自我,如:是不是因为没有及时除草?还是因为田中所灌溉的水量不够?抑或是因为在施肥的过程中,施得不够均匀等等。然后他们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直到杂苗的长势符合他们心中的预期为止。其实,农民的这套方法极具借鉴意义。在教育学生方面,我们也要时刻反思自我的方法是否正确,例如,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没有急于求成、操之过急,等等。 案例:笔者班的小B,上课不专心,在课堂上爱捉弄同学,影响同学听课。科任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不仅会顶撞,甚至还在课堂上大吵大闹。笔者找到他,问他是什么原因?他的回答让笔者大吃一惊,他说:“我学习基础差,上课什么都听不懂,所以一上课我就觉得无聊,自己一个人玩又很闷,就想找旁边的同学一起玩。”原来这就是事情的真相。他说的话句句发自内心,笔者肯定了他坦诚的态度,并和他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每天的课余时间,笔者帮他补一补以前的知识;他在课堂上能聽懂本节课的知识就听,听不懂的时候,就复习笔者在课间给他补的知识。也许他看出了笔者是真心想帮助他。第二天,他就找来了前几个学期的书本……从那以后,他真的变了,上课不再左顾右盼,而是专心致志、认真学习。于是,笔者又和其他科任老师沟通好,帮他辅导。终于,他的学习兴趣大幅提高,学习成绩都进步了不少。 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但在现实中,我们不少教师对待“优质稻苗”和“劣质杂苗”总是厚此薄彼。这显然是与教师的职业道德相违悖的。其实对于“杂苗”,班主任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我们要了解这些学生成为“杂苗”的原因,并对症下药,精心呵护这些“杂苗”,不仅如此,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的成长。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学生的学习和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生其实都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该用爱心、耐心和宽容之心陪伴学生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农人”,同时,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