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
范文

    庞先立

    摘要:本文基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目标等相关课题研究,针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1-281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课程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之一,虽然其他学科同样具备思维培养价值,但数学课程的思维能力特殊性却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作为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应当重视起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如何设计以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

    一、设计学习起点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相比于书本上的知识,实际生活或身边周围发生的事会令其更加熟悉且印象深刻,也正是因为这种直观性特点,学生们更喜欢通过灵动可感的载体来学习知识。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成长特点和规律来看,数学教学必须要根据其思维特征来对课堂教学方法的选用和情境的选择做深入考虑。例如,在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机选用窗外的树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假如树上一开始有5只鸟,飞走了3只后,还剩下几只?通过简单的画图联想与思考,学生很快就能够知道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继续追问: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境是可以用5-3=2的方式来表示的?在提问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整个过程下来学生不仅知道了答案,而且还在实际情境中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到了除法的意义,并且帮助其学会了如何有条理地表述。所以考虑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定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中直观的教学方式无疑十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也因此能够帮助其当前具体、可视的思维逐渐地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此过程之间具象与抽象逻辑思维是交织发展的,而以培养学生的具象思维来作为起点也是十分正确的。

    二、创设教学情境

    儿童的思想始于运动,而如果切断思想与运动之间的联系,那么思想势必得不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开发和挖掘、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通过有机整合来建立起数学情境,将教学目标直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让学生能够在他们喜爱的环境中学习,在热爱中激发自身思维的潜力与创造力。例如,在初学加法时,教师出示情境图来引导学生从中个提取相关信息,思考自己发现了什么?活动一:桌子一边放有3支铅笔,一边放有2支,加起来一共有多少支?学生通过一支一支的数得到了正确答案。活动二: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片来将一个有关数学的故事。如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玩,来到了大熊猫的家看到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2只在玩皮球。活动三:利用小棒来代替大熊猫,先摆一摆再数一数,独立操作后与同桌合作,看看能否得出正确答案。活动四:用圆圈代表熊猫在纸上画一画,然后得到算式3+2=5,能否正确地读出来?其中的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5又表示什么?3+2=5还可以表示什么?

    根据设置情境来选择合适恰当的教具与学具也是精心设计教学的体现,如此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会有高涨的学习兴趣,既达到了锻炼动手操作能力的目标,也实现了对其思维的促进和提高。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中,课上教师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商店里都卖哪些东西?如果我们要买东西应该用什么买呢?从而引出课题,接着安排活动。活动一:借助硬币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触摸,说说自己都发现了什么?如数字、面额、字样、各种图案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对其进行分类?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按照纸币和硬币来进行分类,有的同学则认为按照大小来进行分类,还有的同学会认为可以按照元、角、分来进行分类。活动二:假设一支圆珠笔1元,我们可以怎样支付?有的学生认为直接给1张1元的纸币即可,有的学生也觉得可以给2张5角,还可以给10张1角的……通过生活情境来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真正学会从正确的点出发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三、注重知识探索

    1、营造有利于思考的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来创设从生活实际出发的问题情境,为其探索知识来提供思考条件。例如,在学习2的相关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个人有几只眼睛,两个人又有多少?一双筷子是几根?两双筷子、三双筷子怎么计算?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数学问题中融入游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校兴趣,而且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能够帮助其较快地掌握目标知识,为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提供助力。总的来说,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才能够使其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养成探索的意识习惯,因此对于课堂上常常敢于质疑的学生,教师不仅要给予鼓励,更要肯定他们的行为,无论是联系生活还是游戏情境创设,都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形成独立的思维。

    2、注重链接

    教学链接学生的思维,能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更深入的思考,从而使学习兴趣更加浓厚,逐渐形成数学思维。例如,要锯一根木头,锯成5段需要锯几次?凭借第一意识和感觉很容易出错,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多加思考,借助画图等方式来得到答案,学生由此便可逐渐养成遇事先思考的好习惯。

    3、体验成功,鼓励学习

    体验代表着投入,在学习活动中情感实现了被投入,所以它要求学生对于客观事物有感觉,从而达到内在自我感知、理解和升华的效果转变。因此教师要一改传统教学中对于知识的机械传输,注重引导、鼓励和体验,使学生永远能够依靠兴趣来作为动力进行不断的前进与探索。例如,在讲解“厘米”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工具去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那么由于测量工具选择的不同,最后的结果自然也会不同,比如有的学生会说课桌有6支铅笔那么长,或3本书那么长等等,此时教师抛出问题:大家得到的答案不同是因为桌子的长度在变化吗?我们应该如何去比较两个事物的长短呢?由此使学生意识到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快速发展,思维与创新能力也成为了评判个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义务教育不应该只再关注知识的传输,而是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作为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思维能力无疑是数学这门本身就具有先天载体优势的课程应当承担的重要责任。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责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探索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以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赵岩.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72.

    [2]李燕霞.思维之花从这儿绽开——浅谈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初步渗透[J].教育,2018(10):46.

    [3]陈延东.小学低年级数学“至简教育”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8(07):49-5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