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展开模式
范文

    刘莉莹

    摘要:素质教育持续深化背景下,小学教育阶段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合唱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从目前来看,小学音乐教学中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研究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有效路径,对于今后的小学音乐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展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05

    引言

    随着小学教育不断革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音乐课程的开展。在音乐学习中,学生可以放松身心,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在音乐学习中,合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一、引入乐器,丰富合唱教学模式

    我国从古至今都是礼乐之邦,“泱泱华夏,礼乐之邦,兴我中华,器乐为骨。”教师可以借助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丰富合唱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进而激发小学生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与传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文献资料记载,在先秦时期,我国民族演奏乐器已经达三十多种,但是现如今流行在学生中的民族乐器的数量只有几种而已,而且大多数的学生从小学习以西方乐器为主,例如小提琴、钢琴、吉他、贝斯等等。所以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我国民族乐器融入教学中,积极弘扬民族乐器,提高小学生对于民族乐器的了解程度以及兴趣程度,帮助他们了解民族乐器的相关文化,激发小学生对于合唱知识和技巧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鼓和小鼓》中,小学生不仅要学会《大鼓和小鼓》的合唱,主要任务是认识与掌握合唱的技巧;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借助真实的大鼓和小鼓这两种乐器演奏,帮助小学生领悟合唱知识;教师在这节课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合唱技巧,还为学生普及有关大鼓和小鼓这种民族乐器的知识,让小学生掌握大鼓和小鼓的音色特点与外貌特点,做到清晰辨认有关大鼓和小鼓演奏出的音乐。

    二、巧设音乐合唱情境,获取音乐合唱知识

    掌握理论知识是学生进行课堂内外音乐实践的首要前提,而音乐合唱有效教学离不开良好的情境。教师要多层次巧设音乐合唱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化的音乐情境中正确理解、深入探究、轻松获取音乐合唱知识,完善已构建的音乐合唱知识体系,为进行音乐课堂内外实践埋下伏笔。《蜗牛与黄鹂鸟》歌曲内容的过程中灵活应用现代化教学软件,在处理歌曲文字内容的同时制作动画、剪辑视频等,制作语言文字、图片、声像、动画等有机结合的多媒体课件,在动静结合的过程中直观、生动呈现《蜗牛与黄鹂鸟》歌曲文字内容,播放歌曲合唱视频,巧设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情境。教师要在动画、图片、视频、故事导入的过程中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顺利展开《蜗牛与黄鹂鸟》歌曲合唱教学。从歌曲主题、内容、旋律、节奏、速度、情境等方面入手,合理设置音乐课堂思考问题,和歌曲知识点一起渗透到多媒体课件作用下的教学情境中,让各层次学生在听一听、读一读、练一练、唱一唱过程中思考提出的问题,在示范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蜗牛与黄鹂鸟》歌曲节奏朗读歌词,让学生有感情地跟唱、学唱、合唱该首歌曲,在探析、解决歌曲問题的同时准确理解歌曲内容。教师要借助创设的音乐合唱情境,在补充、讲解歌曲内容、合唱知识的同时进行合唱练习指导,让学生在近距离接触《蜗牛与黄鹂鸟》歌曲合唱情境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新知识,准确掌握该首歌曲合唱要领、注意事项。随后,学生在自由组合的过程中唱一唱、演一演,通过真实的合唱情境,在轻松获取音乐新知识的同时利用不同的语气、速度、音色等,直观呈现、深刻感受歌曲中蜗牛、黄鹂鸟各自形象,学习蜗牛身上锲而不舍、不断进取的品质,深化把握歌曲主题以及内涵,顺利提高课中音乐合唱效果。

    三、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效率

    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既要合理运用新兴的教学方式,让小组、个人分段合唱,又要学会将这种教学方式与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结合。如果只是干瘪地教学生合唱,则会使课堂出现脱节的现象。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巧妙地将音乐教学与合唱结合:首先,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合唱时,要契合当时教学的乐器,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干唱。没有配合的合唱不能算是真正的合唱,合唱要为音乐教学、音乐教学目标服务。其次,教师不能单一借助合唱这种教学辅助,而是应该在组织学生合唱之后或之前配上相应的肢体动作。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合唱之中,更好地在合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例如,《邮递员叔叔来了》这首歌的整体旋律比较缓慢。由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合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跟着旋律的高低,了解不同的音高,再结合乐谱和歌曲,模仿邮递员叔叔来了的姿态;让另外一部分学生当合唱小分队,只负责吟唱,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妙的音乐意境。这样,学生通过美妙的歌声以及优美的动作将音乐的情感表达出来。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将富有特色的音乐和合唱结合起来,较好地引导学生跟着律动一起摇摆,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和合唱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对合唱教学的合理运用,音乐教师可以在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强化其音乐感悟能力,从而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新的发展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更新,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来推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芳.关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华夏教师,2020(07):24.

    [2]周莉.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9(33):52.

    [3]徐建红.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研究[J].名家名作,2018(07):3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40:06